✧劉淑雯(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ers College 課程總監、臺北市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伯樂老師畫的鳥既專業又充滿哲思。候鳥還是留鳥?除了大自然賦予的原始基因,也會因環境變化而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美麗的圖文看到精彩的台灣島嶼生態!欣賞歡迎身旁來去遷徙的鳥類,也讓願意留下來的在此能安身立命。――孫心瑜(繪本創作者)
✧有些鳥的離開是要回家,牠們暫時將這裡當成臨時的家,牠們被稱為侯鳥。有些鳥從不同的地方飛來,已經把這裡當成家,牠們被稱為留鳥。劉伯樂老師愛鳥、畫鳥,自稱劉鳥,牠一直在這塊土地上觀察著許多鳥的來去,發現在來去之間,因為不同理由、配合季節發展出的節奏,在互相說聲Bye-bye時,總有著無限期盼與祝褔。――粘忘凡(作家、兒童文學工作者)
✧藉由向北返的鳥兒道別,創作者巧妙的呈現同一科鳥類,留鳥與候鳥之間的差異。每一隻栩栩如生的鳥兒,靈動的躍然紙上,讓我們彷彿親臨棲地現場,架起高倍速望遠鏡,好好的欣賞和認識這些濕地的居民和訪客,也一起揮手道別。――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賞析繪本中似靜而動、栩栩如生的每一種鳥類,得以細看其構造與功能,感受自然界生物的組成與特性,並隨著季節變化候鳥進行方向確定、有規律和長距離的遷徙行為,及理解相異於留鳥的現象及作用。受氣候變遷影響,臺灣已銳減濕地自然生成條件,「何處是鳥家?」提醒我們再思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讓臺灣成為環境友善的生態島。――劉淑雯(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ers College 課程總監、臺北市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