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序言/XV 前言 經濟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XXIII 導讀 經濟學的新視野/XXXIX 第一部分經濟學與教育/001 經濟學教育的任務_003 奧地利學派貼合實際的經濟學教學_021 自發秩序下,誕生於大眾的經濟學如何服務大眾_032 第二部分經濟學大師課/059 第一課——漢斯·森霍爾茨:追求現實世界中的相關性_061 第二課——穆瑞·羅斯巴德:關於蘇聯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_069 第三課——肯尼士·博爾丁:以主觀主義精神審視市場_094 第四課——沃倫·薩繆爾斯:讓“政治”回歸政治經濟學_107 第五課——戈登·圖洛克:優選化利己主義的行為與市場競爭的力量_127 第六課——奧斯特羅姆夫婦:方法論個人主義和經濟學思維方式_140 第七課——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產生合作、避免衝突的自治規則_162 第八課——唐·拉沃伊:讀者與作者要實現視野融合_177 第九課——彼得·伯格:以人文主義的視角,而不是科學主義的視角看待經濟人_180 第十課——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分析性敘事方法_199 第十一課——伊斯雷爾·柯茲納:變化與企業家的行動應被納入經濟學理論的核心範疇_223 第十二課——弗裡德里希·哈耶克:經濟學思維方式的標識_238 第十三課——詹姆斯·布坎南:古典傳統對形式主義的抵制_254 第三部分經濟學與生活/281 經濟學錯在哪裡_283 人如機器_343 經濟學專業知識的局限_359 高級祭司和低級哲學家_394 第四部分結論/417 如何教經濟學以及為什麼教經濟學_419 致謝/427 參考文獻/433
彼得· J. 貝奇(Peter J. Boettke),美國喬治· 梅森大學經濟學與哲學教授,同時擔任詹姆斯· 布坎南政治經濟中心副主任、美國市場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以及俄羅斯科學院、馬克斯· 普朗克經濟系統研究所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客座教授。2010 年獲得私營企業教育協會亞當· 斯密獎。著有《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計算和調試》《新思維為何失敗》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