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这些未被录音的广播讲稿偶然重现,使我们有机会将其整理,在近百年后的今天出版成书,读者除了有幸阅读这些上世纪的珍贵文献,也能透过作者的视角,穿越时空回到近百年前的马来亚,感受及了解马来友族同胞的风土民情。
目次:
前言
巴黎电台广播讲座
马来礼节
马来婚俗
皮影戏
马来美食
我如何同沙盖土著成为朋友
玛诺拉舞
走进珍妮·库西尼尔的幕后花絮
克服质疑
失败和疾病
不远万里
遇见野生动物
研究马来戏剧
在哥打峇鲁的日子
研究马来戏剧
关于原住民
调研的规律
考察暹罗社群
在马来亚东北部的十八个月
前言
1935年6月,巴黎广播电台开始播放一系列关于马来亚的精彩讲座,在当时那可是全法收听率第一的电台。演讲者珍妮·库西尼尔小姐,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民族学家,一位思想独立的科学家。她讲得一口流利的马来语,在马来半岛进行了将近两年的实地考察研究,而其中的大部分日子她都待在吉兰丹。
2018年,这些未被录音的广播讲稿偶然重现,使得我们有机会将其整理出版,首次以书籍的面貌,在近百年后的今天与公众见面。这些上世纪的珍贵文献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它们最初被存放在法国民族博物馆的图书室,之后被转移到法国人类博物馆,最后又被转移到了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感激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雅量,授权我们出版这些讲义。
这项奇妙的发现鼓舞我们下决心展开对珍妮·库西尼尔档案的系统化研究,结果还真收集到了不少有趣的资料。本书第二章就将带大家走进幕后,看看上世纪三十年代,作为民族学家的珍妮在马来亚开展研究时到底经历了哪些考验和磨难。第三章则会带您走进1934年的伦敦皇家亚洲学会。珍妮当时在那儿发表了有关她在吉兰丹工作的英文演讲,同时公布了她在各领域的研究成果。
珍妮·库西尼尔(1890—1964),成长于布鲁塞尔,后定居巴黎,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和作家。她的一些诗词被改编成了美丽的歌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她就曾游历马达加斯加,随后又去了印度支那(1926—1927)。回到法国后,求知若渴的珍妮决定前往民族学院进修,同时在巴黎东方语言学院学习马来语。
1932年,42岁的珍妮被法国教育部派往马来亚进行一项关于民族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她在当时的吉兰丹苏丹国逗留了18个月之久。那之后,珍妮·库西尼尔辗转东南亚各地,继续她的研究。这些研究项目囊括了当代柬埔寨、越南、印尼的圣舞,以及印度尼西亚早期的女权运动。珍妮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关注也体现在本书主题为《马来婚俗》的广播演讲中。
在吉兰丹的那段日子,珍妮走访了整个吉兰丹苏丹国,不仅走进皇宫见到了苏丹和贵族,也走进村庄,走进原始森林,同贫苦农民,同土著原住民相处生活。她想要与人面对面地交流,她想要在与人沟通相处的过程中获得独属于她的见解和经历。她将新式的民族学研究方法付诸实践,收集到了很多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大量的照片和录音。这当中的500多件至今仍被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巴黎奎布兰利-雅克·希拉克博物馆珍藏。她渴望与法国人民分享她的发现,出版了一系列书籍,特别是关于马来亚传统表演艺术的书籍,比如:<Danses Magiques de Kelantan>《吉兰丹的神奇舞蹈
》(1936),和 <Le Théâtre d'Ombres à Kelantan>《吉兰丹皮影戏》(1957)。本书出版的这些讲
义都是她曾发表过的演讲,不仅如此,她还曾在大学(特别是在日惹和雅加达的学校)任教。
库西尼尔女士游历马来亚,在吉兰丹待了那么长时间,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在当时的法国国内,民众对于遥远未知国度的人、事、物相当好奇,这一度成为民间的传统趣味。而这类哲学范畴的传统又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乡民主义恰好相反。珍妮认为人类是一体的,人类文明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这份平等超越了各自间的差异。尽管拥有这种普世人文主义的思想,但世间万物总是很难百分百天真无邪。
无论如何,珍妮是属于她那个时代的人,即使她认为众生平等,但有时仍难摆脱那个年代的偏见。当您阅读这些讲义时,您会发现珍妮偶尔会流露出一丝身为“白人”的优越感,尽管她自嘲自己是一个“好白人”。我们出版的是原滋原味未经修饰掩饰的讲义和文章,意在让读者能够从真实的视角去感受库西尼尔女士的所思所想。因此,恳请读者朋友们包容文中的某些遣词造句,试着去理解当时历史背景下的语境鼓励读者用自己的批判能力面对这些文章;也希望读者们能体谅珍妮在描述土著部落时使用“Sakai”一词。在今天,这个词语是带贬义且不恰当的。显然珍妮并没意识到,毕竟这个词语在
一百年前的马来语中很常见。
首次读到这些讲义时,我们就被珍妮对马来亚人民的爱和尊重所震撼和感动。因此,与马来西亚的读者分享这些文章是绝对必要的——尽管有些迟到!希望您能享受这些从旧时光穿越而来的文字,欣赏库西尼尔女士独特的幽默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她的感性和人性。她开的小玩笑让人忍俊不禁,她与土著朋友告别时的依依不舍也令人动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近百年前的文献资料让您回味马来半岛迷人的文化根源,领悟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理解沟通的巨大价值。
前法国驻马来西亚大使 Frédéric Laplanche(庞维德)
前法国驻马来西亚大使 Hélène Ly-Batallan(李海伦)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