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第1章 Web GIS基礎1 1.1GIS及相關技術的發展1 1.1.1Web開發技術的發展1 1.1.2GIS的發展2 1.1.3傳統Web GIS的不足3 1.1.4Web服務成為解決方案4 1.1.5Web服務的發展5 1.1.6Web GIS 2.05 1.2OGC的Web服務規範6 1.2.1OWS服務體系7 1.2.2空間資訊Web服務的角色與功能劃分7 1.2.3空間資訊Web服務的系統框架9 1.2.4OWS中制定的資訊服務介面11 1.2.5服務的請求與回應14 1.3REST及REST風格的Web服務17 1.3.1REST18 1.3.2REST風格的Web服務18 1.3.3REST風格的Web服務實例19 1.4Web GIS的組成22 1.4.1基於REST風格的Web服務的Web GIS系統架構22 1.4.2Web GIS的物理組成23 1.4.3Web地圖的組成25 1.5ArcGIS Enterprise與ArcGIS Server28 1.5.1ArcGIS Enterprise網站的架構28 1.5.2ArcGIS Server發佈的服務類型30 1.5.3服務發佈32 1.5.4Web服務的URL及中繼資料33 1.5.5查看地圖36 1.5.6使用ArcGIS Server REST風格的Web服務的過程36 1.5.7支援的輸出格式37 第2章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介紹39 2.1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版的Hello World39 2.1.13.x版本的Hello World40 2.1.2基於4.x版本使用AMD方式的Hello World43 2.1.3基於4.x版本使用ESM方式的Hello World47 2.2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與Dojo49 2.2.1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的構成50 2.2.2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與Dojo的關係50 2.3開發與調試工具52 2.3.1Visual Studio Code53 2.3.2Visual Studio 201954 2.4調試工具55 2.4.1Google Chrome55 2.4.2Mozilla Firefox62 2.4.3其他工具軟體63 2.5Dojo基礎知識66 2.5.1JavaScript對象67 2.5.2函數也是物件67 2.5.3模擬類與繼承69 2.5.4使用模組與包管理原始程式碼76 第3章 頁面配置設計80 3.1使用佈局小部件設計頁面框架80 3.1.1小部件與佈局小部件簡介80 3.1.2使用面板組織頁面元素81 3.1.3使用容器小部件設計頁面配置88 3.2可移動的小部件微架構91 3.2.1自訂小部件的基礎知識92 3.2.2內容小部件基類的實現100 3.2.3可移動的框架小部件109 3.2.4測試116 3.3集中控制的小部件微架構119 3.3.1可集中控制的框架小部件119 3.3.2小部件容器120 3.3.3測試126 3.3.4Dojo的訂閱/發佈模式的事件處理機制127 3.4使用功能表組織功能128 3.4.1菜單容器小部件128 3.4.2功能表項目小部件130 2.4.3菜單小部件131 3.4.4測試134 第4章 地圖與圖層137 4.1圖層操作137 4.1.1圖層類及其之間的繼承關係137 4.1.2切片地圖圖層138 4.1.3動態地圖圖層150 4.1.4圖形圖層154 4.1.5KML圖層154 4.2自訂圖層155 4.2.1自訂動態圖層——帶地理參考的影像圖層156 4.2.2自訂切片地圖圖層——百度地圖160 4.3地圖操作163 4.3.1地圖內容的操作163 4.3.2地圖視圖與場景視圖的操作165 4.3.3事件處理166 4.3.4使用者介面168 4.4使用圖層融合模式創建高品質的地圖169 4.4.1為什麼需要使用融合170 4.4.2API提供的融合模式171 4.4.3初步使用實例174 4.5使用圖層的effect屬性創建高品質地圖175 4.5.1effect屬性的設置176 4.5.2調整圖層亮度、對比度、飽和度實例176 4.5.3顏色濾鏡實例178 第5章 空間參考系統與幾何物件181 5.1空間參考系統181 5.1.1空間參考系統類181 5.1.2參考系統轉換185 5.2幾何對象187 5.2.1幾何物件類及其之間的繼承關係187 5.2.2幾何對象的繪製188 5.2.3幾何物件相關的功能模組189 第6章 符號與圖形190 6.1符號190 6.1.1標記符號191 6.1.2線符號192 6.1.3填充符號192 6.1.4文本符號193 6.1.5製圖資訊模型符號200 6.1.6三維符號201 6.1.7Web樣式符號201 6.2圖形201 6.2.1圖形物件的構成202 6.2.2popupTemplate與popup202 6.3符號與圖形代碼優化210 第7章 要素圖層與專題圖212 7.1要素圖層212 7.1.1要素圖層的創建213 7.1.2返回資料的限定214 7.1.3用戶端的查詢與過濾215 7.1.4要素高亮顯示216 7.1.5要素效果216 7.2專題圖219 7.2.1獨立值專題圖219 7.2.2點密度專題圖221 7.2.3範圍專題圖223 7.2.4等級符號專題圖225 7.2.5多變數專題圖230 7.2.6熱力圖專題圖232 7.2.7多比例尺專題圖233 7.3自訂專題圖235 7.3.1長條圖專題圖235 7.3.2圓形圖專題圖241 7.4高密集資料的視覺化243 7.4.1數據聚類243 7.4.2設置每個要素的不透明度247 7.5智能製圖248 7.5.1為地圖選擇更好的符號大小與顏色249 7.5.2優勢欄位視覺化253 7.5.3欄位之間關係視覺化256 7.6圖層標注259 第8章 空間分析261 8.1圖形查詢屬性261 8.1.1利用identify實現空間查詢261 8.1.2利用query類實現空間查詢267 8.1.3表格形式顯示查詢結果271 8.1.4圖形化表達查詢結果277 8.2屬性查詢圖形281 8.3幾何服務285 8.3.1緩衝區分析285 8.3.2確定空間關係289 8.4地理處理服務292 8.5網路分析294 8.5.1最優路徑分析295 8.5.2最近設施點分析295 8.5.3服務區分析296 8.6影像分析298 8.6.1查詢影像服務299 8.6.2影像測量301 第9章 三維Web GIS306 9.1場景視圖與三維圖層306 9.1.1場景視圖306 9.1.2相機307 9.1.3三維圖層310 9.2三維視覺化311 9.2.1符號層311 9.2.2使用圖示、線條和填充符號312 9.2.3使用物件、路徑和拉伸符號314 9.2.4使用屬性工作表示要素的實際大小318 9.2.5場景圖層的專題圖320 9.2.6藝術風格製圖322 9.3高亮與標注324 9.3.1高亮三維要素324 9.3.2高亮集成網格圖層328 9.3.3三維要素標注331 9.4性能和品質334 第10章 小部件339 10.1圖層列表小部件339 10.2量測小部件341 10.3捲簾小部件344 10.4搜索小部件345 10.5時間滑塊小部件347 10.6列印小部件350 第11章 創建自訂圖層與圖層視圖353 11.1創建自訂圖層353 11.1.1自訂高程圖層354 11.1.2自訂切片圖層358 11.1.3創建融合圖層360 11.2利用Canvas API創建自訂圖層視圖364 11.2.1自訂圖層視圖的過程364 11.2.2點圖層動畫效果365 11.3利用WebGL創建自訂圖層視圖368 11.3.1WebGL基礎368 11.3.2利用WebGL自訂圖層與圖層視圖的基本過程371 11.3.3使用WebGL輔助庫377 11.3.4使用WebGL引擎deck.gl381 11.4自訂外部渲染器384 11.4.1自訂外部渲染器的過程384 11.4.2自訂外部渲染器實例386 第12章 混搭地圖應用實例393 12.1混搭維琪百科393 12.1.1GeoNames393 12.1.2實例395 12.2混搭天氣服務400 12.2.1Geolocation API400 12.2.2OpenWeatherMap介紹401 12.2.3獲取氣象條件實例402 12.2.4顯示氣象雷達資料404 12.3新冠疫情地圖406
劉光 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所博士,現任職於北京市地理信息中心,長期從事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工作,出版過多部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專著。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