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是德國當代作家馬丁•瓦爾澤“法蘭克福詩學講座”的五次演講結集。 馬丁•瓦爾澤對20世紀盛行的、主要肇始於湯瑪斯•曼的反諷概念提出了質疑,他細緻梳理出一個文學淵源:從弗裡德里希•施勒格爾對資產階-浪漫主義反諷所下的定義,到這一種反諷的之作,即湯瑪斯•曼《托尼奧•克呂格爾》。馬丁·瓦爾澤認為,在這裡,反諷是確立主人公身份的手段,主題與反主題相互駁斥,而主人公不會偏袒哪一方,他站在所有對立面之上。然而,這樣的文學只能產生反諷式角色,卻與蘇格拉底式反諷迥然不同,黑格爾說:“蘇格拉底的悲劇反諷是他針對現存道德的主體反思活動。這種反諷不是高高在上的自我意識,而是無拘無束的目的,把人引向真正的善、引向普遍理念。”
馬丁·瓦爾澤 1927年生於德國博登湖畔的瓦瑟堡,二戰期間在德軍防空部隊服役,戰爭結束後,馬丁•瓦爾澤先後在雷根斯堡和蒂賓根攻讀文學、哲學、歷史,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7年,發表處女作《菲城婚事》,從此成為職業作家;1978年,出版《驚馬奔逃》,在德國文壇引起轟動;1998年,出版了自傳體小說《迸湧的流泉》,描寫一個生活在第三帝國下的十歲男孩的成長經歷。 除了長篇小說,還著有諸多中短篇小說、劇本、文學評論以及政論、隨筆。曾獲多種文學獎項,包括四七社文學獎、黑塞獎、畢希納獎、德國書業和平獎等。他與海因裡希•伯爾、君特•格拉斯等同屬戰後德語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兼具現實關懷和神秘傾向,並數度在德國引起強烈爭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