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緒論部分介紹了柏格森的生平與思想體系,以及《時間與自由意志》跟柏格森其他五部主要著作之間的關係。接下來重點對《時間與自由意志》中涉及的三個問題進行了闡釋:廣度與強度之間的關係、空間與時間之間的關係、寄生自我與基本自我之間的關係。柏格森認為,廣度適用於外物,強度適用于人的心理;空間在於廣度,而時間在於強度;空間化的自我是社會化的寄生自我,時間化的自我則是個性化的基本自我,只有當寄生自我符合基本自我時,人才是自由的。但自由不可被定義,因為定義是空間化的,一旦用空間與廣度來定義自由,自由就僵死了。 《時間與自由意志》中的自由理論是柏格森倫理學思想的根基,後來在晚年著作《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中,柏格森將其發展為“開放道德”理論,思想出現了重大昇華。
緒論柏格森的生平與思想體系 第一節柏格森的生平 第二節柏格森的思想體系 1.以“綿延”與“直覺”為核心的生命哲學美學思想體系 2.兩大核心觀念:生成與體驗 3.生命哲學美學集大成者 第三節《時間與自由意志》與柏格森其他著作的關係 1.柏格森的六本著作 2.作為柏格森思想體系樞紐的《時間與自由意志》 第一章“心理狀態的強度”詳釋 第一節什麼是廣度與強度·直覺的引入 第二節兩種不同強度:根深的心理狀態、使用肌肉的努力 第三節心理強度的變化 第四節思想延展一:“美在綿延說” 第五節思想延展二:審美的優選境界是使人獲得道德自由 第二章“意識狀態的眾多性”詳釋 第一節數目是空間並排置列且單一性的 第二節區分兩種眾多性:空間與時間 第三節純一綿延與純綿延的差別 第四節基本自我與寄生自我 第五節思想延展一:生命與綿延 第六節思想延展二:本能與直覺 第三章“意識狀態的組織”詳釋 第一節動力論與機械論的分野 第二節聯想派的錯誤與自由意志之源 第三節自由意志不可被決定 第四節自由不可被界說 第五節思想延展一:柏格森的自由觀 第六節思想延展二:從“封閉道德”到“開放道德” 第七節思想延展三:神秘主義與“博愛” 第四章“結論”詳釋 第一節全書結論 第二節《時間與自由意志》作為聯結紐帶 第五章結語 第一節“柏格森熱”消失的原因 第二節柏格森的歷史貢獻 主要參考文獻
朱鵬飛,1969年生,浙江工商大學中文系教授。畢業于浙江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博士,專業方向文藝基礎理論、美學。博士論文題為《柏格森生命哲學美學思想研究》,畢業後從事柏格森專門研究長達二十年。曾在《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戰線》《文藝理論與批評》等雜誌發表關於柏格森生命哲學美學思想研究論文十餘篇。出版有《直覺生命的綿延——柏格森生命哲學美學思想研究》《梁啟超與柏格森》。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