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轉寫體例說明 第一章 緒論 1 引言 1.1 定義 1.2 功能浮現機制 2 漢語研究的視角 2.1 歷時視角的研究 2.2 共時視角的研究 2.3 系統分析 2.4 韻律特徵 2.5 漢語方言研究 3 漢語語用標記的來源 3.1 來源於詞的 3.2 來源於短語或小句的 4 本書的觀點和分析視角 4.1 詞彙化、語法化、語用化 4.2 分析視角 第二章 會話結構與連詞的浮現功能 1 引言 2 連詞的浮現功能 2.1 事理上的起因→說話人推斷的理由→告知舉證 2.2 事理上的後果→說話人推斷的結果→告知回應行為 2.3 遞進→告知追加信息 2.4 轉折→質疑 3 言域用法與話語標記用法 4 影響連詞的意義和功能的篇章因素 第三章 講述行為與時間成分的功能擴展 1 引言 2 故事講述的多重話語世界 2.1 敘述的不同層次與敘述者職能 2.2 會話中故事講述的多重話語世界 2.3 敘述行為的切換手段 3 時間成分在故事講述中的功能 3.1 交代事件背景 3.2 說明事件細節 3.3 轉換敘述行為或切換故事情節 3.4 表達講述者立場 4 元話語屬性及其功能浮現 4.1 元話語屬性與概念命題義的聯繫 4.2 話語銜接功能的浮現 4.3 言者立場表達功能的浮現 5 小結 第四章 講述行為與“再”的功能擴展 1 引言 第五章 講述行為與“這樣”及“這樣 語氣詞”的功能擴展 第六章 講述行為與“對”的序列結束功能 第七章 回應行為與“哪兒”的立場表達功能 第八章 序列位置與“是嗎”的功能擴展 第九章 序列位置與“是吧”的功能擴展
方梅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語文》雜誌副主編、編輯部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長期從事語法學和篇章語言學的研究和教學,運用功能主義語言學理論,研究漢語共時系統中語法範疇的浮現,關注話語中交際因素對語法結構的塑造,是國內較早從事話語功能語言學研究的學者。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