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Part 1.大腦的發育劇變期:第一次是在0~3 歲,第二次則在10 多歲的時候 01. 第一次劇變期順利發育的大腦支撐著“青春期的大腦” 嬰幼兒期應該完成的三大發育任務 002 人在出生時,大腦神經網路的發育只進行到三分之一 006 通過修剪神經元不斷發育的大腦 009 嬰幼兒期養成習慣的重要性 012 02. 親子間的依戀關係所維繫的大腦健康 由身體接觸產生的幸福激素——催產素 016 社會認同與社交的關鍵——鏡像神經元系統 021 平衡與控制理性和感性的集合 025 03. 會玩的大腦打造會學習的大腦 想像和音樂擁有強壯大腦的力量 027 多巴胺——打造專注的大腦 029 血清素——打造情緒穩定的大腦 030 04. 讓孩子的大腦為經歷10 多歲劇變期做好準備 培養對抗壓力的能力 034 少兒期就應培養的道德觀是通往幸福的必備條件 037 應對10 多歲大腦時父母應做出轉變 040 嬰幼兒期建立的親子關係決定著青春期大腦的發展方向 045 10 多歲的大腦介於依賴父母和自我獨立之間 048 Part 2.10多歲的大腦就如同地殼變動,充滿發生劇變的可能性 01. 大腦發育的爆發期,人生中的第二次機會 青春期既是大腦迅速發育的第二次機會,也是一次危機 054 大腦的第一次地殼變動在0~3 歲,第二次則在10 多歲 056 在發育過程中反而變得越發脆弱的額葉機能 057 “中二病”是孩子大腦發育的證明 060 02. 睾酮,一種觸碰恐懼和焦慮的大腦領域的雄性激素 能夠同時引發身體變化與情緒刺激的青春期睾酮 062 攻擊性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 064 出於本能的等級之爭與地盤爭奪是長大成人的過程 066 03.10 多歲大腦的“越軌”——我的孩子變得很不一樣 心理的脆弱期 069 最難應對的10 多歲孩子的“叛逆”與“攻擊性” 072 青少年後期,認知與道德發展的最佳時期 076 04. 為什麼只有我的孩子這麼奇怪? 10 多歲正是大腦混亂期,為什麼每個孩子的狀況都有所不同呢? 078 讀懂青春期行為的關鍵字 1——依戀 079 讀懂青春期行為的關鍵字 2——獨立 081 讀懂青春期行為的關鍵字 3——氣質 083 通過“訓練”學會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 086 05. 不能拖延也無法逃避的“危機時期” 危機——應該表現出來 089 拖延能讓危機消失嗎? 090 10 多歲的本能——尋找“屬於自己的” 093 培養10 多歲大腦的方法——放寬時間和空間 094 是學習還是做別的? 10 多歲正是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的年紀 099 為了智力開發犧牲良多的時期 101 06. 比嬰幼兒更需要關愛的時期 親子間依戀關係的真面目正式暴露的時期 104 決定孩子人生的依戀關係與氣質 107 如果在嬰幼兒期沒能建立起深厚的依戀關係…… 109 寫給正為10 多歲孩子的問題行為感到苦惱的父母 111 Part 3.我的孩子變得有些陌生了——奇怪的大腦,受傷的大腦 01. 是變得奇怪了,還是生病了?難以捉摸的10 多歲的大腦 為什麼要瞭解10 多歲孩子受傷的大腦? 116 青少年期響起的警鈴——精神健康問題的開端 119 超越極限的精神——好好管理,不要隨意刺激 123 02. 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時,不要執著於問“為什麼” 當“為什麼”變成目的時,會發生什麼呢? 126 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 130 尋求專家幫助的常見誤區 132 03. 當10 多歲孩子的攻擊性與個性相遇時 攻擊性強的孩子的三大特質 135 反復將暴力自我合理化的孩子 140 因同齡人壓力而火上澆油的“青少年的攻擊性” 141 無視孩子的反抗舉動,“獨裁專制”的父母造成的悲劇 145 04. 遊戲和社交媒體成癮帶來的認知扭曲問題 網路世界中的無限可能VS 過度刺激 149 10 多歲孩子的大腦額葉變得脆弱,易上癮 151 網路成癮的四大因素 153 對遊戲上癮是一種病嗎? 156 缺乏時間活動的孩子 160 10 多歲孩子對遊戲的欲望,應該控制在哪種程度範圍? 162 “無限可能”與“危機四伏”共存的網路世界 163 試圖通過遊戲來克服自卑的孩子 166 在虛擬空間對“點贊”越渴望,內心就越孤獨 169 追星——我的孩子沉迷于粉絲應援活動 173 與10 多歲的孩子保持良好關係的父母,應該是經常 和孩子“吵架”的父母 174 05.10 多歲孩子面對的情緒問題:情緒障礙,焦慮症等 日益增多的青少年抑鬱症、自殺等問題 176 要怎麼判斷10 多歲的孩子得了抑鬱症? 181 青少年抑鬱症帶來的問題 186 經常被混淆的悲傷反應與抑鬱症 187 抑鬱症會遺傳嗎? 190 10 多歲的孩子得了抑鬱症,需要吃藥嗎? 193 10 多歲孩子的焦慮症 196 06. 進入“持續管理”這個長期戰的青少年神經發育障礙 嬰幼兒與青少年在神經發育問題上的差異 202 當我們需要尋找新的道路,新的可能性時 205 患有ADHD 的孩子:相比學業,更適合社交 210 Part 4.風暴中,父母在守護“青春期的大腦”健康方面起到的作用 01. 不要讓孩子在父母身上感受到挫敗感 請相信緊閉房門的孩子 216 請相信孩子所說的“我會自己看著辦的” 219 請與一直表示抗拒的孩子持續對話 224 經歷挫折與困難的青少年期:父母要起到緩衝作用 227 02. 改變對孩子的既存想法和態度 瞭解亞文化才能進行有效溝通 230 “變成怪物的孩子”也有恢復能力 233 青春期子女與中年父母的對抗 236 03. 為了健康的親子關係,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父母 “我”為什麼不能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238 回顧父母的依戀、氣質和自信心 240 04. 當你必須介入孩子“受傷的大腦”那一刻 10 多歲孩子發出的預警信號 243 誰都有可能“領取”受傷的大腦 246 糾正思維缺陷的早期干預的必要性 250 頭疼,意味著精神問題正在被治療 251 05. 為了孩子的大腦健康應該做的事和不應該做的事 請遵守“不該對子女做的事” 254 對抗壓力,留一些“發呆的時間”給自己 256 抓住靈感 260 確保孩子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262 孩子的性教育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268 讓青少年子女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270 成為朋友一樣的父母,但也要保持權威 273 不要隨意評判,更不要橫加指責 275 不帶偏見地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 278
金朋年,首爾大學兒童醫院小兒精神病學教授,精神病學專家,治療患有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作者身為國際兒童和少年精神醫學及有關學科學會(IACAPAP)的副主席,致力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關課題的科研工作。因其對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貢獻,曾獲韓國保健福利部長官獎和韓國教育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獎。著作包括《我想把他們養得比我聰明》《孩子的友誼和同理心是答案》《攻擊性兒童和青少年的學校暴力治療計畫 》《發展階段和特徵——走近自閉症家長》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