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導言001 一新舊交爭的歷史時刻001 二政治與文化的纏結008 三近代史與城市史的交織014 第一章 近代北京城市化進程的最初圖景021 一管理體制變革021 二市政基礎設施030 三文化新風向046 第二章 城市形態演變與人口增長059 一清末民初北京人口變動曲線059 二人口密度、性別比例與年齡結構067 三階層分化與空間區隔072 四旗人生計078 第三章 1920年代北京的文化環境與知識群體南遷084 一新文化運動落幕之際北京大學的學術危機084 二薪潮、教潮、學潮:潮起潮落089 三“逃離”北京104 四知識群體南遷與中國文化格局重組112 第四章 國民黨組織在北京的早期發展121 一國共合作與國民黨北京黨務逐漸恢復122 二孫中山入京與國民黨在京組織的進一步分裂126 三從學生運動到市民運動134 第五章 1928年京津易幟與國民黨人的北京論述143 一國都之爭與國民黨人的北京觀感144 二易幟之後國民黨人的“舊都”刻畫150 三南北之見156 第六章 滌蕩舊京——故都初期國民黨人對北平的文化改造165 一儀式展演:勝利者的自我書寫166 二“非除舊無以布新”174 三舊京依舊183 第七章 從“中心”到“邊城”——國都南遷後北平發展路徑的討論與規劃190 一潮流更易,景象全非190 二如何“繁榮北平”198 三中原大戰之後北平經濟漸有起色205 四袁良與城市重振217 第八章 消費空間與北京文化新秩序的構建229 一王府井:民國北京的都市景觀229 二天橋:平民社會縮影236 三摩登與粗鄙:一座城市的雙面敘事244 第九章 1930年代城市書寫中的“舊都”北平——以上海為參照255 一“大家閨秀”與“摩登女郎”255 二古城與洋場259 三北平的“地道精神”263 第十章 抗戰時期北平的文化生態271 一殖民宣傳管制體系271 二殖民主義教育277 三文學創作285 四留平人士的文化活動288 附錄 近代北京史研究的方法審視與境界提升295 一 近代北京史研究的追趕之勢296 二 多學科方法的融匯與碰撞301 三 國家視野與地方視野306 四 如何深化近代北京史研究309 參考文獻316 後記329
王建偉 1979年生,內蒙古通遼人,歷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曾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目前主要關注領域是民國政治文化史、近代北京城市史。出版專著一部《民族主義政治口號史研究》。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