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哥倫比亞大學開放課程百大法律書單之一 弒親、分屍、姦殺、隨機殺人等駭人案件層出不窮, 但犯罪者並不是精神失常,一切都有跡可尋, 因為他們的思維模式原本就與一般人不同。 張艾如 心靈之美心理治療所院長 陳建安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黃富源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系講座教授 蘇益賢 新田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專文推薦 露西因為對家人心懷不滿,抱起學步的孫子一把從六樓扔出去,孩子當場喪命。 她說:「因為每個人都愛她,不再愛我。」 泰瑞趁妻子外出時,在家猥褻自己七歲的兒子。 他說:「這是屬於我們兩人之間的愛,這可以跟父親建立更親密的感情。」 傳統的犯罪研究總是認為犯罪者是社會、心理和生理因素下的受害者,他們對這些因素少有、甚或完全沒有掌控力。與罪犯交手五十多年的臨床心理學家沙門諾挑戰這樣的觀點,他認為想找出犯罪行為的肇因是無謂之舉,這只會提供犯罪者更多藉口,好從法律制裁脫身。 沙門諾博士指出,我們應該將焦點放在所有罪犯都共有的思維與行為模式,也就是「犯罪人格」。透過毒癮、家庭暴力、職場犯罪、網路犯罪和恐怖攻擊的實例,他深刻剖繪犯罪者的心理運作方式,也羅列這種人的人格特質:自我膨脹、控制欲強、不負責任、說謊成性、冷酷無情。 罪犯的思維模式,使他們選擇犯下罪行。但他們的思維錯誤並非無法矯治,沙門諾博士詳述協助罪犯建立正確思維的方式,使得他們能夠重新做出選擇,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如果有一種人性的黑暗,是極致的黑,那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 蘇益賢 犯罪者最硬核的心理問題——不負責任 陳建安 不識廬山真面目——剖析犯罪人格 黃富源 逆襲揚昇——為悄然上身的黑色能量來點平衡光吧! 張艾如 二〇二二年新版序言 第一章 專注於找出犯罪成因是徒勞無功之舉 第二章 釐清「犯罪心理」的概念 第三章 思想錯誤 第四章 兩名謀殺犯:不同的背景但雷同的思想錯誤 第五章 犯罪前、中、後的心理過程 第六章 不是父母讓孩子變成罪犯 第七章 罪犯父親 第八章 同儕壓力不是犯罪的理由 第九章 學校:犯罪的舞台與掩護 第十章 工作與罪犯 第十一章 性征服以及建立自我 第十二章 罪犯的遷怒 第十三章 犯罪與毒癮 第十四章 恐怖份子 第十五章 那些所謂的「好人」 第十六章 是精神疾病,還是犯罪人格? 第十七章 只要把他們關起來? 第十八章 犯罪者真的有改變的可能? 第十九章 還可以做些什麼?
作者簡介史丹頓.沙門諾Stanton E. Samenow, Ph.D.臨床心理學家,一九七○年開始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聖伊莉莎白醫院從事犯罪行為的研究;五十多年來持續參與評估罪犯的心理狀況、與罪犯朝夕相處。沙門諾博士是犯罪心理領域的佼佼者,進行大量相關臨床治療與諮詢,並因專業備受肯定而受邀擔任法庭專家證人,以及兒童監護爭議的心理評估員,身負適法、維護受害者權益和反毒三大任務。傳統的心理學與社會學向來主張犯罪者基本上跟一般人沒兩樣,他們之所以會變得暴力或消極,是因為心理創傷或欲望無法被滿足。而沙門諾博士建議另一種取徑,跳脫想要找出犯罪「原因」的迷思,針對犯罪行為人的思維模式進行更多的瞭解,以發展出一套協助他們改變的方法。沙門諾博士另著有《孩子變壞了嗎?預防青少年反社會行為》(Before It’s Too Late)、《讓我們坦白談談犯罪》(Straight Talk About Criminals)。譯者簡介盧相如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目前為自由譯者。譯作有《晚安,美人》、《記憶游離》、《偷心賊》、《Q&A》(電影「貧民百萬富翁」暢銷原著小說)、《那年夏日湖畔》、《幽暗森林》、《就說你和他們一樣》等多部小說。麥慧芬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奧勒崗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譯作包括《隱形的奧義》、《紅字》、《單騎伴我走天涯》、《查理與我》、《錫卡的鳳凰木》、《狗史》、《暗星薩筏旅》、《在遙遠那方的太陽鳥》、《道德抉擇的艱難》、《破解基因碼的人》、《他的地板是你的天花板》等三十多本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