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卡羅爾·史密斯的兒子小克里斯多夫在他七歲那年驟然離世。史密斯想要利用繁重的工作讓自己擺脫失子的煎熬,直到一條關於兒童早衰症的文章映入她的眼簾。 在《穿過悲傷的河流》中,作為記者的史密斯講述了她通過報導別人應對突發事故,進而拯救自己嚴重受傷的心靈的故事。 對旁人及其人生際遇的好奇,讓史密斯以一種她不曾預料到的方式,從7個故事中汲取希望,勇敢地接受悲傷的饋贈,治癒了自己破碎的心靈。
第一篇 童年的禮物 孩子們衡量幸福的方法與我們不同,他們對世界的理解與我們不一樣。賽斯即使身患不治之症,他們關心的也永遠不是死亡,而是活著,要活成飽滿的生命。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只有愛能定奪。在愛的尺度下,他們的一生與別人的一樣長,一樣飽滿。 第二篇 母愛的力量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是燒傷患者身心蛻變的完美寫照,他們從內心深處找到了以前不知道的力量。我常常思考當一個人的外貌變得連自己都認不出來時,心中是什麼感覺。“我仍然是那個我,不曾因傷疤而有所改變”是約翰和比利給我共同的答案。 第三篇 不確定的確定 沙利曾是這個國家位高權重的將軍,卻也和幼小的克里斯多夫一樣,害怕進入磁共振的檢查艙中。每個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被困在一個狹小密閉的空間中,獨自面對自己心中最大的恐懼。這個狹小密閉的空間,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第四篇 悲傷的考驗 當悲傷如海嘯般襲來,我們如何能夠勇敢地站在它面前,即使被它吞沒也毫不退縮?格裡用意想不到的方法給了我們答案。因為她,我學會接受悲傷的饋贈,不再將快樂視為當然之物。痛苦是癒合的一部分,癒合不是痛苦的終結。 第五篇 完整的意義 失去後想要重新變得完整,我們既要接受好的痛苦,也要接受不好的痛苦。好的痛苦意味著成長,意味著新的開始;不好的痛苦是與世隔絕,不與他人來往,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不允許自己體驗任何美好。羅斯一路的經歷,讓我看清了完整的意義。 第六篇 共舞的生命 失去最重要的人之後,最難的是再次微笑,再次享受生活,再次去愛別人。我們不必因快樂而內疚,快樂更不是對失去之人的背叛。失去與希望,痛苦與慈悲,哀傷與快樂,都是可以共存的,也必須共存。 第七篇 戰爭的烙印 失去和痛苦,會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你看到的每一道傷疤,都在向你訴說一個故事。傷疤藏在故事裡,別人可以沿著故事線,探知我們哪裡受過傷,哪裡癒合了,哪裡仍在隱隱作痛。有些人,有些事,需要用盡一生才能放手。 第八篇 黃色風鈴草 有些人突然闖入你的人生,像從霧裡冒出來的,他們短暫出現後又消失在迷霧之中。克里斯多夫就是這樣,匆匆地與我打個照面,很快又消失不見。在我的記者生涯中,許多人與我亦是如此,短暫交會,匆匆別過。失去、重生、緬懷及生存,是他們的故事,亦是我們的故事。
卡羅爾·史密斯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西雅圖分公司KUOW的獲獎記者兼編輯。 曾在《西雅圖郵報》(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和《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工作。 她的報紙作品獲得了數十項國家和地區獎項,七次獲得普利策獎提名,寫作作品也出現在十多家文學期刊上。 史密斯曾被公共媒體記者協會(Public Media Journalists Association)評為年度編輯。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