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言 1
第一章 緒論 27 對於元代中國武術界發展及其與政治史的關係的學術研究,至今仍付之闕如。只有查良鏞博士在《天之劍與龍之刀》(倚天屠龍記 The Heaven Sword and Dragon Saber)一書中進行過極其富有想像力的探討。但查良鏞博士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作為「通俗歷史作家」的揣測而被學術界所忽略。
第二章 南宋後期的武術界政治地圖(1195—1279) 31 據《射鵰的英雄:一部傳記》(The Condor-Shooting Heroes:A Biography)記載,第一次華山劍術研討會在1195年舉行。發動這次比賽的緣由是為了爭奪一部被稱為《九陰真經》(Canonica Vera Enneadae)的武術典籍,作者據認為是著名的道家學者黃裳。其表面的理由是,《九陰真經》中包含能大幅度提高武術能力的秘密技術,因而幾乎為每一個習武者所覬覦。
第三章 武術門派政治的形成(1279—1330) 41 在14世紀30年代,六大派並立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位於第一梯隊的是武當和少林,而峨嵋和崑崙緊隨其後,較弱的華山和崆峒則屬於第三等級。中衰的乞丐黑手黨仍然人多勢眾,但是已經無法主導武林大勢。而其他許多幫會、鏢局等江湖勢力實際上也直接間接在各派的控制之下。
第四章 宋代和元代初期的明教(1120—1291) 53 一年後,長途跋涉的明軍——此時只剩下三千多人——到達了遠在西藏和新疆邊境的崑崙山地區,將攜帶的「聖火」點燃在海拔6880米的布格達板峰上,並將其命名為「光明頂」。在此之後,光明頂熊熊燃燒的聖火成為每一個明教徒心中信仰的最高支撐。聖火不會熄滅,明教不可戰勝的神話迅速傳播開去。在這次遠征中受到磨練的一批青年戰士,如陽頂天、殷天正等人,將成為明教在下一個世紀中興的領導人物。
第五章 明教的復興與武術界的分裂(1292—1326) 61 明教要實現推翻元帝國的夢想,就必須在江湖世界中大為擴張,而這一擴張必然會與現存秩序發生激烈衝突。對於既得利益集團的六大派及丐幫來說,維護自己在武林中的優勢地位,比起推翻元政府的遠大目標,是更為緊迫的任務。
第六章 明教宗座空位期的開始(1327—1330) 72 但即使沒有成崑的存在,失去了陽頂天的明教處境也岌岌可危:明顯的問題在於,他們缺乏一個眾望所歸的教主繼承人。由此出現了長達三十年的宗座空位期。事實上,陽頂天之死導致明教中的結構性隱患突然爆發,使得此時的任何人都難以得到教主之位。
第七章 元朝中期政治與汝陽王的崛起(1328—1335) 81 汝陽王阿魯溫(1280—1345)並非黃金家族的直系後裔,而因為屢立軍功被拔擢至此高位。從十四世紀三十年代以降,他的藩府逐漸聚集了數量和品質上僅次於明教和少林的資深武術家。在這一時期他開始了一項野心勃勃的計畫:在剿滅江湖世界政治異見分子的名義下,他向政府請求撥款以招攬肯為朝廷效力的武術家。
第八章 明教的宗教改革與分裂(1330—1357) 89 早在1328—1332年的內戰時期,作為明教的「鷹派」領袖,殷天正就主張立即趁元朝的內亂主動發動打擊。這一建議得到了五行旗系統的支援。另一方面,「鴿派」領袖楊逍則認為,雖然被內部的分裂所折磨,但元朝的軍事實力並沒有被嚴重削弱,如果不首先聯絡六大派等江湖主導勢力組成反元聯盟,任何單方面的軍事冒險都很難成功。韋一笑和五散人則動搖於兩派之間,但是越來越多地倒向了殷天正方面。
第九章 武當的崛起及其與少林的衝突(1320—1335) 99 一個現代武術史讀者可能不會對倚天屠龍史中武當的重要地位感到奇怪,他已經熟悉了歷史上著名的少林—武當二元體系,並將這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但是如果我們意識到,武當僅僅是在十四世紀初期才被創建——這在六大派中是最晚的——而在其創建後三十年內就超越了其他各門派而成為同少林並列的最具聲望的武術集團,就可以看出這一事實的令人驚奇之處。
第十章 1336年事件及其對武當派的影響(1336—1347) 105 少林的主攻方向轉變源於1336年的一次偶然衝突。這次衝突是因為一把著名的兵器「龍之刀(屠龍刀 Dragon Saber)」而起,這把刀堪稱中國人的「朗吉努斯之槍」,兵器中據說有著能夠主宰世界的秘密。
第十一章 張無忌的早期活動(1347—1356) 117 隨著張無忌的日益康復和成長,種種潛在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例如,張三丰為了治療張無忌的痼疾,親自傳授給他武當九陽功,這幾乎是成為武當掌門的象徵。宋遠橋對此十分不滿:他的獨子宋青書從未蒙張三丰親授任何武術。
第十二章 光明頂戰役的準備(1248 對少林來說更有吸引力的是:這場戰役的勝利不但可以鞏固少林對於其他五派的優勢地位,而且還可以為建立以少林為首的更加廣泛的武術界聯盟奠定基礎。而如果整個武術界都服從少林寺的命令,肅清彌勒宗、天鷹教等明教殘餘勢力,進而控制整個江湖世界就輕而易舉了。
第十三章 偉大的光明頂戰役(1356—1357) 131 這一天剩下的時間見證了中國武術史上最大的奇蹟之一。張無忌如同機械之神一樣出現,逐一挑戰六派的武術菁英們並無例外地取得了勝利,拯救了瀕臨滅亡的明教。即使他的偶像張三丰也從未有過如此的輝煌時刻。
第十四章 張無忌的就職與新秩序(1357.2—1357.8) 142 張無忌擔任第三十四代明教教主已成定局。他原先不是明教徒的身分在此並非障礙,甚至恰恰被視為他本人不同凡人的表徵。實際上,他已經不僅僅被看作一般意義上的教主,而是被視為明尊的化身。
第十五章 對六大門派的營救及與波斯人的衝突(1357.8—1358.1) 157 蝴蝶谷會議後不久,張無忌親自主持了對六大門派的營救行動。明教發達的情報系統迅速有了工作成果,六大派武術家在汗八里被秘密囚禁的資訊很快就被報告給張無忌。在蝴蝶谷會議後,他立即率楊逍和韋一笑前往汗八里或大都。
第十六章 張無忌統治的終結和朱元璋的崛起(1358.1—1358.5) 165 隨著起義的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非明教甚至反明教勢力投身到這一收益和風險同樣巨大的冒險事業中來。明教在深受鼓舞的同時,也感到其中的巨大隱患。為了牢牢確立明教對反元事業的主導權,作為教主的張無忌應該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然而此時卻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
第十七章 明教的再度分裂和內戰(1358—1363) 184 楊逍在少數幾個將領的簇擁下舉行了冷清的繼位典禮。明教的另外兩個實權人物,天完政權的徐壽輝和應天政權的朱元璋,都只是派使者參加典禮而並未親自到來。在張無忌突然失蹤後,韋一笑也因為不滿楊逍的繼位而遠走波斯,明教中樞的權力被進一步削弱,這導致軍隊脫離中央教廷控制的趨勢更加無法遏制,楊逍的教主之位幾乎被架空。
第十八章 從明教到大明帝國(1363—1368) 192 朱元璋在1368年中國曆新年登基,宣佈自己是中國皇帝。他並沒有按照歷史上的慣例,將他的帝國命名為「吳」,雖然秦、漢、唐及其他王朝的開國者們都是這麼做的,卻不無突兀地使用了「大明」的國號。直到這個新帝國在近三個世紀後覆滅,人們都以「大明」稱呼這一階段的中華帝國。就此而言,明教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這是摩尼教自創始以來最大的輝煌,同時也是最後的餘暉。
附錄一:大事年表 201 附錄二:明教歷代教主列表 204 附錄三:對話:張三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剽竊者? 206 附錄四:謝遜思想傳記(引自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元代卷) 215 附錄五:《明史‧韋一笑傳》 218 附錄六:勸進表 223 附錄七:倚天從考 226 一、空見真實面目考 二、武當七俠奪嫡考 三、龍門鏢局滅門案真相考 四、殷野王武功考 五、小龍女身世考
後記:超越邊界——朝向歷史話語的轉換性解釋學 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