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是作者的近期新專著,以穿衣鏡為線索,運用豐富的藝術史材料,跨越歐、亞、美三洲,將品質品、繪畫和影像在優選物質和文化流通的語境中串聯起來。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研究穿衣鏡的產生和演變,通過18世紀中國宮廷史料記載和文學、繪畫、建築中對鏡屏的表現,提出大膽設想:穿衣鏡是東西方聯合的創造——歐洲提供了大玻璃鏡面,中國則從它的屏風傳統中演繹出“鏡屏”這種物件;下編轉而聚焦於19世紀發生的一個波及面更為廣大的優選現象,即當攝影術在19世紀上葉被發明之後,穿衣鏡在攝影中的運用以及對優選化的圖像流布所帶來的影響。
解題一個虛構的微電影腳本 楔子“史前”大鏡 上編 物件與映射 第一章從凡爾賽到紫禁城:東西方聯合創造穿衣鏡 壁鏡的時代 清帝的鏡屏 《對鏡仕女圖》 第二章從怡紅院到養心殿:文學和視覺想像中的鏡屏 曹雪芹的鏡屏想像 乾隆的鏡像幻想 下編 媒材與主體 第三章從歐洲到全球:穿衣鏡攝影模式的流通 克萊門蒂娜夫人的女兒們 新奧爾良的白奴女孩 暹羅國王的妃子 中國:傳教士寫作到影樓實踐 第四章從程式到主體:在鏡像中發現自我 辛亥剪辮紀念照 莫里索的《賽姬》 尾聲大鏡的失落 後記
巫鴻,有名藝術史家、藝術評論家、策展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斯本德傑出貢獻教授”,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近年來致力於中國現當代藝術的研究與靠前交流,策劃眾多重要展覽,包括《瞬間:20世紀末的中國實驗藝術》(1998)、《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2000)、《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2002)、《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2004)、《關於展覽的展覽》(2000、2016)、《中國當代攝影40年》(2017)。 代表著作有《武梁祠》《禮儀中的美術》《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碑性》《重屏》《廢墟的故事》《走自己的路》《作品與展場》《榮榮的東村》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