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認識自己是我們一生的功課。本書針對大學生族群,就自我知識與覺察做探索,以期更了解、悅納自己,清楚自己的生命課題。 ★本書將每一個單元分為兩頁,一頁文一頁圖,左右兩頁互為參照、互補,增進讀者理解與閱讀效率。 本書是從實務觀點出發、輔以簡單容易了解的圖表,希望讀者可以很容易入手、也方便操作。本書介紹一般學校的班級輔導主題與可進行方式,重點放在新手領導者如何進入團體諮商之堂奧。本書介紹團體從設計、招募到執行及評估,讓讀者可以在「做中學」時,對於兼具教育與治療的諮商團體有貼切的體驗與感受,同時也就團體進程會發生的挑戰與問題做簡單解說、提供可行的解決之道。
序 第1章 諮商師自我覺察的重要性 1-1 自我探索與覺察的重要性 1-2 自我探索與覺察的重要性(續一) 1-3 諮商師的自我探索與覺察訓練 1-4 自我與專業成長並行 1-5 自我與專業成長並行,成為成熟諮商師 1-6 自我覺察的定義與項目 1-7 自我覺察項目與行動跟進 第2章 知汝自己 2-1 自我認同與發展 2-2 自我認同與發展、影響因素 1-3 自我知識 2-4 自我的面向之一:關鍵自我 2-5 自我的面向之一:關鍵自我(續一) 2-6 自我的面向之二:社會自我 2-7 自我的面向之三:因應自我 2-8 自我的面向之四:創意自我 2-9 自我的面向之五:身體自我 2-10 自我的面向之五:身體自我(續一) 第3章 檢視與覺察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3-1 自我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3-2 原生家庭的依附關係及其影響 3-3 從原生家庭帶來的未竟事務 3-4 原生家庭與自我的成形 3-5 原生家庭是自我與他人互動的原型 3-6 雙親的教養模式 3-7 雙親相處的方式 3-8 雙親相處的方式(續一) 3-9 手足間的相處 3-10 失功能的原生家庭 3-11 失功能的原生家庭(續一) 3-12 原生家庭對專業助人者的影響 第4章 檢視與覺察人際關係 4-1 人際關係是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標 4-2 人際界限與自我性格 4-3 情誼維繫 4-4 情誼維繫(續一) 4-5 家人關係 4-6 親密關係的覺察 4-7 從人際學習 4-8 真誠是人際關係的要素 4-9 霸凌是人際關係中的問題 4-10 人際關係與溝通 4-11 檢視自我的語言及模式 4-12 檢視自我的姿勢、動作及需求 4-13 檢視自我習慣使用的溝通模式與態度 4-14 與自己溝通,獨處的智慧 第5章 檢視與覺察自己的價值觀 5-1 價值觀常存而不論,卻影響深遠 5-2 價值觀與偏見的由來 5-3 諮商師的價值觀 5-4 諮商師的價值觀對專業的影響 5-5 對家庭、父母與婚姻的態度 5-5 為人處世的標準,對人性、生活與成就的看法 第6章 檢視與覺察身體和情緒 6-1 身體與感官的覺察 6-2 身體與感官的覺察(續一) 6-3 行為與姿勢的覺察 6-4 感受或情緒的覺察 6-5 情緒的文化制約與意涵 6-6 性別與情緒 6-7 情緒教育與管理 6-8 情緒與自我覺察 6-9 情緒管理技巧 6-10 情緒管理技巧(續一) 第7章 檢視與覺察壓力及自我照顧 7-1 認識壓力、了解壓力來源 7-2 了解壓力來源 7-3 因應壓力的方式 7-4 自律與時間管理 7-5 自律與時間管理(續一) 7-6 自律與時間管理(續二) 7-7 自我照顧的面向與方式 7-8 自我照顧的面向與方式(續一) 7-9 自我照顧的面向與方式(續二) 7-10 自我照顧的面向與方式(續三) 第8章 檢視性別敏感度與議題 8-1 性別是自我的一部分 8-2 諮商理論與性別 8-3 諮商中的性別 8-4 諮商中的性別(續一) 8-5 女性主義不是「恨男人」主義 8-6 了解男性經驗與其影響 8-7 當諮商師面對男性當事人 8-8 性傾向 8-9 性別與情慾、語言文字 8-10 諮商師的責任與性別考量 第9章 檢視與覺察生命意義/靈性需求 9-1 生命意義的思索與對周遭環境的覺察 9-2 對死亡的覺察 9-3 對死亡的覺察(續一) 9-4 對不確定的覺察與寬容 9-5 對宗教與信仰的態度 9-6 對宗教與信仰的態度、當事人故事的正面力量 9-7 覺察生命的美善 9-8 覺察生命的美善(續一) 第10章 對助人專業的自我探索與覺察 10-1 生涯探索與決定 10-2 生涯探索與決定(續一) 10-3 生涯探索與決定(續二) 10-4 生涯探索與決定(續三) 10-5 諮商師專業覺察面向 10-6 諮商師專業覺察面向(續一) 10-7 諮商師專業覺察面向(續二) 10-8 諮商師專業覺察面向(續三) 10-9 危機的敏銳度與處理 10-10 危機的敏銳度與處理(續一) 10-11 諮商技能從自己本身做起 10-12 多元文化覺察與培力 10-13 多元文化覺察與培力(續一) 10-14 多元文化覺察與培力(續二) 10-15 多元文化覺察與培力(續三) 10-16 檢視對當事人的態度與文化偏見 10-17 求助能力 10-18 從不同理論中做自我覺察與省思 10-19 諮商師的專業倫理、道德操守與責任 附錄 從這裡開始 從這裡開始(續一)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邱珍琬 現職: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學歷: 德州理工大學諮商師教育博士 經歷: 筆名仞岡,已出版《生命教育》〈五南〉、《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五南〉、《讓家自由,讓自己愛-35個家庭諮商的故事》、《爸爸,我不會忘記你-心輔系教授記錄失智父親的生活點滴》〈新銳文創〉、《圖解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圖解團體輔導與諮商》〈五南〉、《狗狗心事誰人知-心輔系教授的觀察筆記》〈新銳文創〉、《從逆境走來 滿心正能量》(達觀)、《國小諮商實務與案例分析》(五南)、《給大一外甥的四十封信》(雅書堂)、《認識心理諮商的第一本書》(五南)、《小學生諮商》(五南)、《女孩勇敢向前衝》(驛站)、《認識心理諮商的第一本書》(書泉)、《關鍵溝通,讓你更成功》(書泉)、《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一位心理學博士給外甥的五十封信》(驛站)、《協助自傷青少年──了解與治療》(五南)、《父親形象與其轉變》(五南)、《生活的道理》(德威)、《生命是很棒的禮物》(德威)、《心理衛生》(五南)、《諮商技術與實務》(五南)、《遇見諮商》(書泉)、《留學紀事》(書泉)、《女性主義治療理論與實務》(五南)、《我們的父親母親》(書泉),《要愛不要傷害-家庭溝通宅急便》(書泉)、《尋回失落的一角》(宏道)、《A+大學生的42把關鍵鑰匙》(宏道)、《成長書》(東陽)、《親職教育》(五南)、《做個諮商人》(心理)、《作自己的諮商師》(書泉)、《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對應策略》(東陽)、《甜蜜的婚姻書》(新迪)、《我的家缺角了—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觀察》(張老師)、《完美的分手—失去,沒甚麼大不了》(書泉)、《有情人生》(廣廈)、《簡簡單單的生活哲學》(宇河)、《仞岡散文》、《背景》(文祥)、《短歌吟》(知青頻道)等,其他學術著作見專業期刊。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