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的短短三十年左右時間裡,就從一個封閉的經濟體成長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 本書以全球價值鏈為框架,從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的角色出發,揭示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品牌和市場行銷網路對中國出口奇跡形成的決定性作用。以全球價值鏈為基礎的國際貿易,與古典的布匹換葡萄酒的貿易存在著本質的區別,並導致了中美貿易平衡被扭曲。 作者以iPhone貿易和美國蘋果公司為案例, 詳細解析了貿易統計是如何扭曲中美雙邊貿易的。全球價值鏈不僅是一種新的貿易方式,也是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的一條新路徑。超級全球化時代催生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但是,中美貿易摩擦、中美之間的技術博弈,以及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氾濫,正在威脅著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的穩定運作。 作者最後對未來全球價值鏈的發展和重構, 進行了前瞻性分析,並揭示了中國企業的未來成長之路。
前 言 第一章 導 言 第二章 1980—2018年間的中國出口奇跡 第三章 全球價值鏈: 中國出口爆炸性增長的催化劑 第四章 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中美貿易失衡 第五章 全球價值鏈:弱化人民幣匯率傳導機制的新變數 第六章 中國成功融入全球價值鏈的外部因素:支持性的政策環境 第七章 全球價值鏈與中國手機行業的崛起 第八章 貿易摩擦與新冠疫情大流行: 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上的挑戰 參考文獻
邢予青,西安人,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亞洲開發銀行研究院能力建設和培訓部部長、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教授、芬蘭中央銀行訪問研究員、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院訪問研究員、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院訪問研究員等。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獲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 是《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 2021:超越製造》的主編。論文《iPhone是如何擴大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開創性地提出了用貿易增加值評估中美貿易平衡的理論, 引發了國際貿易統計的改革。他關於全球價值鏈研究的觀點與成果受到《華爾街日報》 《時代週刊》 《金融時報》和 《中國日報》 《中國新聞週刊》 《財經》等報導,產生了較大影響。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