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大乘起信論義記
第一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一
第一節、法藏序文
第二節、開十門
1.初教起因者
一、依何智者
二、示何法者
三、云何示者
四、以何顯者
五、依何本者
六、藉何力者
七、為何義者
八、以何緣者
九、由何起者
十、幾何益者
2.明藏攝分齊者
3.顯教分齊者
4.教所披機
5.能詮教體者
一、隨相門
二、唯識門者
三、歸性門者
6.所以詮宗趣者
7.釋論題目者
一、境大性
二、行大性
三、智大性
四、精進大性
五、方便善巧大性
六、證得大性
七、果大性
8.造論時節者
9.翻譯年代者
第二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二
第一節、開十門
10.隨文解釋者
10.1.三歸頌之佛寶
一、明諸論有無
二、歸敬之意
三、能歸異相
四、顯所敬勝相
五、釋文
1、歸指趣向義
2、歸是敬順義
10.2.三歸頌之法寶、僧寶
10.3.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
第二節、說有五分
(一)初說因緣分
(二)次說立義分
(三)解釋分
(1)一心法有二種門
(2)真如門
1.如實空
2.如實不空
第三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三
第一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第二節、不生滅與生滅和合
1.以本從末
2.攝末同本
3.本末平等
第三節、覺與不覺
(1)覺
(2)本覺
(3)始覺
(一)生相
(二)住相
(三)異相
(四)滅相
(4)不覺
(5)本覺
第四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四:顯示正義
第一節、不覺三種相
第二節、境界緣復生六種相
第三節、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第四節、覺與不覺的同相、異相
第五節、心、意、意識
(1)心意意識
(2)意有五種名
第六節、無明
第七節、染心
第八節、生滅相
(1)生滅相有粗細二相
(2)心相滅,非心智滅
第五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五研究
第一節、四種法熏習
(一)染法熏習
1.妄境界熏習
2.妄心熏習
3.無明熏習
(二)淨法熏習
1.妄心熏習
2.真如熏習
第二節、真如自體相及真如用
(一)真如自體相
(二)真如用
第三節、隨順入真如門
第六章、大乘起信論義記研究
第一節、對治邪執
(1)我見有二種
(2)人我見有五種
(3)法我見
(4)一切法從本以來畢竟不可說相
第二節、分別發趣道相
(1)發心有三種
A.信成就發心
1.四種修行方便
a.行根本方便
b.能止方便
c.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d.大願平等方便
B.解行發心
C.證發心者
(2)一切種智
(3)為何世間多不能見諸佛有自然業
第七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七
第一節、修行信心分
(一)四種修行信心
(二)修行有五門
1.施門
2.戒門
3.忍門
4.進門
5.止觀門
(三)如何修行止観
(1)一行三味
(2)廣辨魔事
(3)真如三味
(4)十種利益
(四)止觀俱行
(五)專念西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第二節、勸修行利益分
第二部分 大乘起信論別記
一、釋題目 332
(一)辨名有四 333
(二)明體性有二:無分別智及真如為體
(三)業用有二
(1)心境門中
(2)體用門中
二、頌中敬意
三、佛寶中義
四、法寶中藏義
五、用大唯善義
六、覺不覺義
(一)開義:
(1)本覺有三義
(2)不覺亦三義
(二)由起者
(三)諸義相由(和合)
七、隨染二相義
(一)此二相各受染
(二)此二相俱隨自染而起
(三)二相俱隨他染
八、釋本覺義
(一)覺察義
(二)覺照義
九、本有修生義
十、生滅因緣中七科義
十一、生滅中一科義
十二、染法熏中四科義
十三、淨法熏中七科義
十四、略科文
十五、分別發趣中四種發心義
十六、科釋正行義
十七、色心不二中一義
十八、釋賴耶識有惑義
十九、如來藏中恒沙功德義
(一)建立者。曲有四義
1、依真如上義
2、對染義
3、為因義
4、依持義
(二)顯義分齊門
(三)以因屬果
二十、生滅、不生滅和合成梨耶義
(一)分相門
(二)融攝門
二十一、九相義
(一)釋名者。有業相、能見相、能現相、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
(二)言體性者
1、當相出體
2、窮源辨體性
(三)生起次第者
(四)約識分別者
(五)約惑者
(六)滅位者
(七)配攝者
二十二、真如二義
二十三、智淨不思議相義
(一)釋名者
(二)出體者
(三)約體用分別者
(四)約染淨分別者
(五)約二利分別者
(六)三身分別者
(七)四智分別者
(八)二智分別者
(九)本末者
(十)因緣所起分別者
二十四、覺體相中四鏡義
(一)釋名
(二)出體者
(三)生起次第者
(四)約染淨分別者
(五)約因果分別者
(六)相對分別者
(七)對智淨等分別者。本覺隨染有智淨及不思議業
(八)以約三佛性分別者
(九)約喻分別者
(十)約體相用三大分別者
二十五、始本相依文
二十六、染法熏習中無明妄心各有二義
(一)無明細者
(二)無明粗者
(三)染心粗細各二義。准無明取之
(四)妄境界
二十七、淨分緣起中有四句義
二十八、生滅門中真妄緣起義
(一)真如四義者
(二)無明四義者
一、約分相門
二、本末不二門
二十九、法身義
(一)初釋名者
(二)體性者
1.依佛地論
2.或唯約智
3.亦智亦境
4.境智雙泯
5.此上智境四句,合為一無礙法身,隨說皆得
6.此上總別五句,相融形奪,泯並五說,逍然無寄,以為法身。此上單就境智辨也
7.通攝五分(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勸修利益分)及悲願等諸行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證理故,融攝無礙,如前智說
8.通收報化色身相好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
9.通攝一切三世間故
10.總攝前九為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自在法身之義
(三)生因者
(四)業用者
三十、真妄心境四句義
(一)約「情有」心境。情有「遍計所執」去執有無。情有即是妄心,所對的境當然是妄有無
(二)約「法有」心境。法有即依法之「法性」看有無。法有即是真如心,所對的境當然是真如境
(三)以「情就法」說。雖以情執之心觀境,但其所觀境是「理無」
(四)以「法就情」說。雖境是「理無」,但卻情執為「理無」
三十一、二諦無礙義
(一)約喻者
(1)兔亦二義。兔表眾生生死
(2)巾亦二義。巾表真如如來藏
一、非異者有四句:巾喻真如如來藏;兔喻眾生生死
二、非一義者,亦有四句
(二)就法說者
三十二、諦義
(一)開合者
(1)開者
(2)合者
(二)理事相即不相即
三十三、染淨義
(一)不善法雖違真,也不見得全是幻不善
(二)又三細六粗,應作四句
(三)又約三細六粗相配者
(四)又交絡作四句
三十四、如來藏
三十五、四謗章
(一)增益謗
(二)損減謗
(三)相違謗
(四)戲論謗
第三部分 問題研究
一、大乘起信論的真偽
(一)作者的真偽
(1)中國的懷疑
(2)日本的懷疑
(二)譯者的真偽
(1)中國的懷疑
(2)日本的懷疑
(三)印順大師的觀點
二、真如緣起的三大難
(一)真妄別體之難
(二)真前妄後之難
(三)悟後卻迷之難
三、無明厚薄有無論
四、大乘起信論的地位及其影響
(一)大乘起信論的地位
(二)大乘起信論對中國佛教各宗的影響
(1)對天台宗的影響
(2)對華嚴宗的影響
(3)對禪宗的影響
(4)與唯識宗略有不同
(5)與淨土宗之關係
五、大乘起信論的註疏
(一)印度
(二)中國
(三)日本
六、大乘起信論的體相用三大論
(一)體大: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
(二)相大: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
(三)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善因果
七、本論法數與修行位階
(1)本論有五分
(2)造論八因緣
(3)立義分總說摩訶衍,有二義:法及義
(4)摩訶衍體相用
(5)解釋分有三種
(6)心真如門:離言真如、依言真如
(7)修行位次
(8)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
1.一心
2.二門
3.三大
4.四信
5.五行
(9)三定聚
(10)始覺四位
(11)根本不覺、枝末不覺、本覺、始覺
(12)真如的體相用
(13)本覺有隨染及性淨二種
1.隨染本覺有二種相
2.性淨本覺:本覺的體相
(14)不覺生三種細相
(15)有境界緣(外六麈境及內我法執惑)生六種粗相
(16)生住異滅四相
(17)心、意、意識
(18)始覺四相
(19)染心有六種
(20)真如根本智與世間自然業智
(21)分別生滅相有粗細二種
(22)四種法熏習
(23)真如的自體、相、用
1.六種真如自體相、如來藏、法身
2.真如用
(24)對治邪執分:離於我則無邪執
1.人我見
2.法我見
(25)分別發趣道相分
(26)粗細惑與我法執
1.我執
2.法執
(27)三種發心: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證發心
1.信成就發心
2.解行發心:十行、十迴向。
3.證發心:十地
(28)信成就發心發三種心:直心、深心、大悲心
(29)發心修行四種方便行
(30)菩薩發心有三種心微細相:真心、方便心、業識心
(31)根本智、後得智、一切種智
(32)修行信心分
1.四種信心
2.五門修行
(33)真如三味與一行三味
(34)修行三味之十種利益
(35)止觀之缺失
(36)止觀並用
八、大乘起信論的熏習
(一)與唯識宗熏習之異同
(1)唯識宗的熏習
(2)真如凝然不受熏
(二)染法熏習
1無明熏習
2.妄境界熏習
3.妄心熏習:有淨法及染法二種妄心熏習
(三)淨法熏習
1.真如熏習
2.妄心
九、大乘起信論的心識論
(一)眾生心
(二)心、意、意識
1.本論缺少第七識
2.五意的配對
(三)與唯識宗心識論之不同
(四)與其他各宗心識論之比較
(五)阿賴耶識的染淨
(1)攝論宗:以阿賴耶識為染識
(2)地論宗:南道以阿賴耶識為淨識
(3)華嚴宗:三界唯是一心所造
(4)天台宗:一念無明法性心
(5)三論宗
(6)唯識宗
(7)本論:阿賴耶識為染淨和合識
十、大乘起信論的生滅與不生滅論
(一)不生滅
(1)眾生心
(2)真如
1.真如與生滅
2.真如與不生滅
(3)生滅心
1.阿梨耶識
2.覺與不覺
3.本覺與始覺
4.根本不覺與枝末不覺
5.覺與不覺的同異
(4)生滅因緣
1.二重生滅因緣
2.性起
3.二重能所(三細之現識心及所對境;與意識心及所對境)
4.真如、無明、梨耶的關係
(5)生滅因緣的體相
1.緣起的三要素
2.九相、五意、六染、生住異滅四相、生滅的粗細相等的比較
(6)生滅的相狀
(7)真生不二
十一、大乘起信論的真如與如來藏
(一)離言真如與依言真如
(1)離言真如
(2)依言真如
1.如實空
2.如實不空
(二)真如的體相用
(1)真如體
(2)真如相:自體的功德相
(3)真如用
1.應身
2.報身
(4)唯識宗的真如說
1.七真如與六無為
2.唯識三十頌第二十五頌
3.成唯識論卷二的真如詮釋
(5)華嚴宗的十真如
(三)真如與如來藏及法身
(1)如來藏亦名法身
(2)楞伽經的真如、如來藏說
(四)真如與不覺、本覺、始覺
(1)本覺即是法身
(2)本覺
(3)始覺
(4)本覺、始覺之不同:
(五)真如與無明
(1)起信論的無明: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
(2)其他宗的無明
(3)真如與無明的關係
(六)真如與佛性
十二、大乘起信論的三身論
(一)起信論的三身說
1法身
2.報身:如前述
3.應身:如前述
4.眾生何以不見諸佛法身
(二)其他各宗的三身看法
1.楞伽經:
十三、大乘起信論的智論
(一)起信論的智論
1.根本智
2.後得智
3.一切種智
(二)唯識宗的智論
(1)唯識三十頌
(2)成唯識論
十四、大乘起信論的修行
(一)四信心
(二)三種發心
(1)信成就發心
(2)解行發心
(3)證發心
(三)五行
(1)施:財施、無畏施、法施
(2)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3)忍:他不饒益忍、安受忍
(4)進:勤勇精進、難壞精進、無足精進
(5)止觀
(A)起信論止觀
(B)其他宗之止觀
(B1)華嚴宗
(B2)天台宗之止觀
(B3.)唯識宗
(B4.)三論宗
(B5.)涅槃經四智觀
(B6.)圓覺經止觀
(B7.)解深密經的止觀
(B8.)禪宗的止觀
(B9.)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止觀
(B10.)淨土宗
(B11.)小乘禪法
(四)念佛法門
一、起信論的念佛法門
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探討
三、如何修行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四、三輩往生後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修持
五、淨土宗的爭議問題
(一)可以帶業往生嗎?
(二)禪、教、淨需兼修嗎?
(三)其他各種爭議問題
(1)「往生論註」的問答釋疑有那些?
(2)什麼是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前五疑)?
(3)什麼是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後五疑)?
(4)什麼是永明延壽的西方六重問答?
(5)什麼是蓮池大師的「淨土疑辯」?
(6)什麼是曇鸞大師的安樂淨土九問答?
(7)蓮池大師的「西方發願文」的內容及六大綱要是什麼?
(8)「彌陀要解」中什麼是善根福德因緣?
(9)實賢大師的「西方發願文註」,其中的二十八問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