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14394658 |
定价 |
RMB78.00 |
售价 |
RM85.80 |
优惠价 |
RM64.35 * (-25%)
|
作者 |
(美)哈爾·阿伯爾森,(美)肯·勒迪恩,(美)哈里·路易斯,(美)溫蒂·塞爾澤
|
出版社 |
現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1-01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369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2.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你要學會:在這個數字世界中如何保全自己。
數字大爆炸已經把一切都炸成了“比特”——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和機遇。
無論你對已經到來的數字世界喜歡與否,在本書中,你會知道如何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數位資訊,並在團團迷霧之中獲得成功!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通過一條條清晰的解釋、一個個實際的例子,無論是以個人角度,還是以公民角度出發,相信你都會對數位技術的真正意義產生深刻的見解。
l 瞭解到底是誰收集了所有關於你的資料,以及他們能從中推斷出什麼
l 學會如何挑戰演算法決策
l 看看自己離發送一條真正安全的消息有多近
l 思考你是否真的想要自己的攝像頭和麥克風一直線上
l 發現互聯網言論自由的真相
l 保護自己不會受到失控的科技(以及操控著它們的強大組織)的影響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數字大爆炸 / 001
為什麼會發生,又潛藏著什麼危險 / 002
比特大爆炸,以及其他一切 / 006
關於比特的公案 / 011
好與壞,機遇和風險同在 / 025
第二章 暴露在陽光下 / 029
毫無隱私可言
1984年到了,而我們很喜歡它 / 030
位置,位置,位置 / 038
識別公民身份,再不需要身份證 / 045
物聯網 / 057
誰來負責物聯網的安全? / 061
第三章 誰掌握著你的隱私 / 067
個人資料的商品化
你是哪種蔬菜性格 / 068
腳印和指紋 / 076
公平資訊實踐原則 / 087
一直線上的“電幕” / 095
第四章 網路中的“看門人” / 099
這裡誰說了算
誰在控制比特的傳播 / 100
互聯網是開放的嗎? / 101
連點成線:可用于分享和生存的網路設計 / 105
互聯網沒有“看門人”? / 113
連接看門人:負責連接 / 115
搜索看門人:如果你找不到它,那它還是存在的嗎? / 126
社交看門人:被你的好友發現 / 140
第五章 神秘的比特 / 153
密碼是如何變得牢不可破的
信息加密的威脅 / 154
密碼學的歷史 / 162
在互聯網時代學到的教訓 / 173
永遠在變化的加密技術 / 179
變幻莫測的密碼學 / 195
第六章 被打破的平衡 / 197
誰有比特的所有權
購買的音樂被偷走 / 198
自動化的犯罪,自動化的正義 / 200
端對端系統引發的動亂 / 208
不允許過濾廣告 / 218
僅限授權使用 / 219
被禁止的技術 / 225
版權的混亂:失去平衡的生活 / 232
所有權的界限 / 241
第七章 你不能在互聯網上那麼說 / 247
守住網路表達的底線
網路中的未成年性交易 / 248
是出版商還是經銷商? / 255
保護“善良的撒瑪利亞人”,以及一些“壞人” / 266
數位保護、數位審查和自我審查 / 280
那社交媒體呢? / 285
撤銷發佈的內容 / 288
第八章 在空中的比特 / 289
舊隱喻、新技術和言論自由
對於總統候選人的審查 / 290
廣播內容是如何被監管的 / 292
頻譜管制的解除之路 / 309
世界上美麗的發明家 / 315
無線電的未來是什麼 / 328
第九章 下一個技術前沿 / 337
人工智慧和未來的比特世界 / 338
一輛“橫穿馬路”的公車 / 339
人工智慧的智慧之處是什麼 / 340
機器學習系統:我會弄明白一切的 / 342
演算法決策系統:我還認為只有人類可以做到 / 348
接下來的是什麼 / 354
比特照亮了世界 / 362
最後的結論 / 368
|
|
|
|
|
|
|
|
|
|
|
|
|
|
|
哈爾·阿伯爾森: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和電腦科學系教授,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協助推行了在技術創新方面的許多專案,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式課程、知識共用、公共知識和自由軟體基金會等。
肯·勒迪恩:尼沃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在數家科技公司的董事會任職。
哈裡·路易斯:哈佛學院和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前任院長,哈佛大學電腦科學系的戈登·麥凱研究教授,哈佛大學伯克曼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的研究員。
溫蒂·塞爾澤:麻省理工學院萬維網聯盟的法律顧問和戰略領導者,創立了 Lumen 檔案庫。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