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100197984 |
定价 |
RMB68.00 |
售价 |
RM74.80 |
优惠价 |
RM52.36 * (-30%)
|
作者 |
(英)阿德里安·福蒂
|
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 |
2021-07-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30 页. 19.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在現代建築中,混凝土幾乎普遍使用,隨之而來的觀點也兩極分化:有人厭惡,甚至噁心,但另一些人則對混凝土充滿激情。
本書不是一部通過混凝土去認識歷史的材料史,而是將混凝土視為一種有歷史的材質,作為材質,混凝土可以表達各種各樣的思想,關於建築的、攝影的、藝術的等等,它呈現的不是一種物質簡單而純粹的平凡世界,通過對混凝土的考察,我們同樣進入了一個信仰與反信仰、希望與恐懼、渴望與厭惡的無常世界。
阿德里安·福蒂探討了混凝土如何改變了我們對“自然”、時間、甚至“物質”的理解。雖然這本書主要關注建築師對混凝土的反應,因為他們對這種媒介有了更多的瞭解,但它也考慮了混凝土在政治、文學、電影、勞資關係以及當今關於可持續性的爭論中所扮演的角色。
政治家、企業家、神職人員、攝影師、藝術家和電影製作人都利用混凝土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同時也涵蓋了歐洲、北美、南美和遠東地區,探討了混凝土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現代主義的一致性,並探討了它引發的爭論。這是關於混凝土對全球影響的第一次反思,這本書提供了一種看待過去一百年來我們的環境的新方法。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前言 /1
第一章 泥與現代性 /9
第二章 天然還是非天然 /53
混凝土與石材(59) 不完美(65) 風化(67) 改造自然(77) 可持續性(91)
第三章 沒有歷史的材質 /105
混凝土的歷史真實性(107) 一種沒有歷史的材質 ( 115) 融合過去與現在:戰後義大利(121)
第四章 混凝土的地緣政治 /135
混凝土的國家性(139) 混凝土的國家歸屬( 163 )
第五章 政治 /197
蘇聯與東歐(203) 西歐(215) 冷戰之後(223 )
第六章 天國與人間 /227
法國和德國的混凝土教堂,1919-1939年(232) 1945年後(240) 教堂與城市(244) 貧窮與庸俗(249)
第七章 銘記還是忘卻 /263
第八章 混凝土與勞動力 /301
有技術還是無技術? (301) 混凝土與科學管理(317) 專家(323) 建築師(327)
第九章 混凝土與攝影 /341
指示(341) 時間(344) 彩色/單色(350) 實地攝影(351) 融混凝土于“文化”(359) 混凝土與作為藝術的攝影(364)
第十章 混凝土的復興 /375
中性物(377) 剛強,還是柔順(387) 室內室外(391)
致謝 /400
索引 /403
譯後記 /428
|
|
|
|
|
|
|
|
|
|
|
|
|
|
|
阿德里安•福蒂,倫敦大學學院(UCL)建築史教授,建築史研究生課程主管,歷史與理論系前主管。他早年在牛津大學歷史系學習,擅長以更寬闊的視野研究建築歷史。其理論研究的主要特色是從人們身邊最習以為常卻*容易被忽視的角度出發,探討人與生活其中的物質環境的關係。著有《欲求之物: 1750 年以來的設計與社會》《語詞與建築:現代建築詞彙》。
譯者簡介
:
尚晉,2012 年碩士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翻譯協會會員。致力於建築歷史與理論研究,譯著有《從包豪斯到生態建築》《美國國家地理125 周年》《洛吉耶論建築》《建築師解讀古德曼》《理想城市:及其在歐洲建築學中的演變》。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