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言 概述 第一部分 東北篇(1644年以前)源頭——山林中的粗獷與實用 第一章 袍服與山林中的滿人先祖 一、滿人及其先祖 二、滿人袍服的發展變遷 第二章 滿人袍服的基本形制 一、滿人袍服的特點 二、滿人袍服的整體服飾形象及搭配 第三章 滿人袍服的形成原因 一、根植于本民族傳統服飾文化 二、吸收其他各民族服飾文化 第二部分 北京篇(1644—1919年)入關後——皇城裡的精緻與奢華 第四章 繁複精美的宮中袍服(1644—1911年) 一、基本形制及類型 二、典型整體形象及搭配 三、旗裝袍與滿人宮廷生活 四、旗裝袍與漢族服飾文化 第五章 西化萌芽時的簡便袍服(1912—1919年) 一、基本形制及變遷 二 旗裝袍與民主之風 第六章 清代滿人袍服的形成與發展 一、清代滿人袍服的形成 一、—從東北山林走進京城 二、清代滿人袍服的特點 三、清代滿人袍服的流行與傳播 四、清代滿人袍服與滿族女性 五、清代滿人袍服的審美 第三部分 上海篇(1920—1949年)西化——洋場中的嫵媚與時髦 第七章 反傳統的樸素旗袍(1920—1929年) 一、基本形制及變遷 二、典型整體服飾形象及搭配 三、旗袍與西方時尚 第八章 技術革命下的花樣旗袍(1930—1939年) 一、基本形制及變遷 二、典型整體服飾形象及搭配 三、旗袍與西方時尚 四、旗袍技術與工藝的大革命 第九章 簡潔與現代化的時尚旗袍(1940—1949年) 一、基本形制及變遷 二、典型整體服飾形象及搭配 三、旗袍與西方時尚 第十章 海派旗袍的形成與發展 一、海派旗袍的形成及特點 二、海派旗袍的流行與傳播 三、海派旗袍的流行變遷與社會風尚 四、海派旗袍與上海女人 五、海派旗袍的審美 第四部分 中國港臺篇(1949—1977年)餘存——西化的性感與懷舊的優雅 第十一章 中國香港篇(1949—1977年) 一、基本形制及變遷 二、中國香港旗袍的傳播與流行 三、中國香港旗袍與中國香港社會 四、港派旗袍的審美 第十二章 中國臺灣篇(1949—1977年) 一、中國臺灣旗袍的流行原因 二、中國臺灣旗袍的穿著人群——外省人 三、中國臺灣文藝作品中的旗袍形象 第五部分 全球篇(1977年以後) 變革——多樣化與符號化 第十三章 重拾後的尷尬與驚喜(1977—1997年) 一、中國大陸旗袍的歷史斷層及其原因 二、旗袍風潮的新一輪湧起 第十四章 多姿多彩的新旗袍(1997年至今) 一、設計師手中的旗袍 二、當代電影中的旗袍 三、當代文學作品中的旗袍 第十五章 當代旗袍與當代社會 一、旗袍東山再起的原因 二、消費文化中的中國符號 三、文化全球化的產物 第六部分 旗袍與中國城市文化 第十六章 中國旗袍文化的三要素 一 旗袍文化與種族 二 旗袍文化與時代 三 旗袍文化與環境 第十七章 旗袍與中國城市性別 一 北京的城市性別與旗袍 二 上海的城市性別與旗袍 三 中國香港的城市性別與旗袍 參考文獻 初版後記
劉瑜 東華大學服裝及藝術設計學院教授,藝術設計理論部副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時裝設計)及中國紡織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雙碩士,東華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學科為藝術學理論,主要從事女性服飾裝扮文化、時尚媒體與傳播論研究、時尚文化產業方面的研究。 發表論著包括有《中國旗袍文化史》《西方服裝通史經典圖鑒》《簪花仕女圖》中的女裙款式疑問及猜想等。2001年 獲上海市“育才”獎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2006年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2006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008年 獲屆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 論文 二等獎;2010年 獲第八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優秀論文獎。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