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1789年,法國大革命一聲炮響,為世界送來了現代民族主義。與法國近在咫尺的意大利半島馬上感受到了這股風潮。1796年,為了對付奧地利在意大利的盟友,拿破崙率軍進入半島。自此,意大利民族國家的建構成了意大利知識精英和政治精英優先考慮的議題。彼時,意大利半島政治破碎。北部是名義上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各個小邦,中部是教皇國,南部是波旁家族治下的兩西西里王國,東北部還有獨立的威尼斯共和國。1802年,拿破崙在半島北部成立意大利共和國。可法國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幫助意大利建國,而是掠奪意大利的財富。1815年拿破崙倒台後,意大利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的狀態。 不過,舊勢力的復辟擋不住意大利民族主義的流行。威爾第的歌劇、曼佐尼的小說、萊奧帕爾迪的詩歌和阿耶茲的畫作仍在啟矇著人民。馬志尼等革命者仍在不斷發動革命,企圖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統一意大利。可是,革命不成,啟蒙太慢。意大利精英最終選擇了由皮埃蒙特—撒丁王國領導意大利統一運動。1861年,在拿破崙三世的幫助下,經過一系列戰爭,意大利王國宣告成立。然而,意大利只是實現了政治統一,並未實現精神統一。人民的民族認同依然淡薄,地區之間尤其是南北之間的裂痕並未彌合,加上工業化導致的階級鬥爭等新問題,意大利並未因統一而再次偉大。為了擺脫困境,意大利滑向了對外擴張和法西斯統治的邪路,在二戰中歷經劫難。 二戰後,意大利通過加入歐共體實現了經濟飛躍。如今,它是發達國傢俱樂部G7的成員,擁有菲亞特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但同時,黑手黨在南方依然活躍,主張分離的政黨北方聯盟聲勢日大,人們開始質疑統一,意大利仍然是個未完成的民族國家。本書緊緊圍繞“意大利民族國家建構”這個主題,以知識分子和政治家建構國家、凝聚國民的努力為主線,從拿破崙時代一直講到貝盧斯科尼當政,書寫了一首現代意大利國家從誕生到崛起、從沉淪到重生的命運史詩! 克里斯托弗·達根(Christopher Duggan,1957—2015),英國雷丁大學歷史系教授,雷丁大學語言與歐洲研究院原院長,牛津大學博士,曾任教於牛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是現當代意大利史。他的代表作有《劍橋意大利史》《弗朗切斯科·克里斯皮:從國家到民族主義》《法西斯的聲音》《法西斯和黑手黨》等,其中《法西斯的聲音》榮獲了2013年的沃爾夫森歷史獎。2008年,意大利總統給他頒發了“意大利團結之星騎士勛章”,這是意大利給予外國公民的高級榮譽之一。
序言I 第一章覺醒,1796—1815 1拯救,1796—1799 2尋覓民族之魂 3陰謀與抵抗 第二章佈道,1815—1846 4復辟、浪漫主義與叛亂,1815—1830 5分裂的過去與分裂的當下 6使徒和烈士:馬志尼和民主派,1830—1844 7教育者與改革者:溫和派 第三章詩歌,1846—1860 8革命,1846—1849 9皮埃蒙特和加富爾 10統一,1858—1860 第四章散文,1861—1887 11新的國家 12通向羅馬之路,1861—1870 13來自南方的威脅,1870—1885 14國民教育 15非常不錯之源:國王、教會與議會,1870—1887 第五章戰爭,1887—1918 16弗朗切斯科·克裡斯皮與“歐洲新秩序”,1887—1891 1719世紀末危機 18信仰之爭:社會主義與天主教 19民族主義 20大戰,1915—1918 第六章法西斯主義,1919—1943 21內戰與法西斯主義的來臨,1919—1922 22獨裁的確立,1922—1925 23法西斯的道德國家 24信徒共同體 25陽光之下,1929—1936 26墮入深淵,1936—1943 第七章政黨 27共和國的基石,1943—1957 28經濟奇跡,1958—1975 29通往“第二共和國” 注釋
克里斯多夫·達根(Christopher Duggan,1957—2015),英國雷丁大學歷史系教授,雷丁大學語言與歐洲研究院原院長,牛津大學博士,曾任教于牛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是現當代義大利史。他的代表作有《劍橋義大利史》《弗朗切斯科·克裡斯皮:從國家到民族主義》《法西斯的聲音》《法西斯和黑手黨》等,其中《法西斯的聲音》榮獲了2013年的沃爾夫森歷史獎。2008年,義大利總統給他頒發了“義大利團結之星騎士勳章”,這是義大利給予外國公民的不錯榮譽之一。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