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序 第一次對話從波羅的海到泰晤士河 兩次俄國革命 20世紀30年代的牛津 卡爾·馬克思:我的第一次接受委託 維也納小組 阿赫馬托娃和帕斯捷爾納克 奧斯維辛的發現 哲學家還是思想史家? 沒有哲學家的哲學? 列奧·施特勞斯的“魔眼” 關於文化的差異 文化相對主義和人權 兩種自由概念 關於多元論的爭論 理想的追求 通向歐洲大陸的橋樑 第二次對話現代政治學的誕生 馬基雅維裡:政治的自律性 國家與湯瑪斯·霍布斯 斯賓諾莎和一元論 反啟蒙運動:約瑟夫·德·邁斯特和艾德蒙·柏克 維柯或一種新科學 關於漢娜·阿倫特 身為今日之猶太人 赫爾德和社會觀 思想史:一個寂寞的學科 第三次對話政治思想:時間的檢驗 接受委託或候車 德國人的恥辱感 赫爾德、民族主義和猶太複國主義 18世紀的相對主義 道德與宗教 休謨和英國哲學 人權 威爾第、斯特拉文斯基、瓦格納 摩西·赫斯:猶太複國主義者 馬克思和19世紀的社會主義運動 左派和馬克思主義的命運 第四次對話自由哲學 斯蒂芬·斯彭德:60年的友誼 哲學的目標 多元論與民主 平等和自由 牛津哲學和實證主義 柏格森、謝林和浪漫主義 第五次對話個人印象 19世紀的俄國思想 涅恰耶夫和虛無主義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亞歷山大·赫爾岑 知識份子和知識階層 1848年 刺蝟和狐狸 別林斯基 從帕斯捷爾納克到布羅茨基 邱吉爾、魏茨曼和尼赫魯 喬治·索雷爾和伯納德·拉紮爾 索引
拉明·賈漢貝格魯(Ramin Jahanbegloo,1956― ) 伊朗哲學家,曾任哈佛大學研究員,現任金達爾全球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聖雄甘地非暴力和平研究中心執行理事,2009年獲西班牙聯合國協會和平*。著有《甘地:非暴力之源》《伊朗:傳統與現代之間》《不寬容的衝突》《文明的衰落》等,以及與以寒亞·伯林、喬治·斯坦納等人的談話錄。 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1909―1997) 英國哲學家、觀念史學家、20世紀著名自由主義知識份子,因對政治和道德理論的貢獻而聞名。作為傑出的觀念史學家和學科主要奠基人,先後被授予耶路撒冷文學*和伊拉斯謨*。主要著作有《自由論》《俄國思想家》《反潮流》《個人印象》《扭曲的人性之材》《現實感》《浪漫主義的根源》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