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中醫經典辨惑》一書,收集了李今庸教授對有關中醫經典和中醫學術問題的辨惑解疑。李老針對中醫經典疑難問題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所提出的中醫學術問題而作的答疑解惑,及對國內刊載發行的某些醫學文獻的質疑與辨識,以商榷的語氣對原作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議。 《中醫經典辨惑》中所涉及的中醫經典和中醫學術問題的考證、辨識、解惑和答疑,反映出作者研究中醫科學的細緻和嚴謹,也反映了作者高深的中醫學術思想。讀者亦可從中體會到作者對中醫學的熱愛與所做的努力。 《中醫經典辨惑》中全部內容寫作於上世紀1957年至今,時間跨越半個多世紀。
我對《傷寒論中消化器證候》一文的幾點意見 《金匱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三篇”的我見 對《金匱要略語譯》中“婦人懷娠腹中療痛”一證語譯的商榷 讀“命門的初步探討”一文後的幾點意見 從“粉”的歷史談到張仲景用粉的藥治作用 我對甘草粉蜜湯中是什麼粉的看法 我對《黃帝內經》中“水為陰……氣傷於味”一段的看法 讀《內經摘誤補正》一書後的幾點意見 我對《靈樞經》一書中的《經水》《邪客》兩篇的看法 對《靈樞經校釋》中若干問題的看法 對中醫學院試用教材重訂本《內經講義》的幾點意見 對“杜仲”等藥初稿閱讀後的幾點意見 信函:“正氣失常就是邪氣”的商討 信函:“雞胸患兒宜常服六味地黃丸”及“補藥”問題 對江陵漢墓出土的朱砂和黑豆的初步看法 讀《略論王冰整理(內經)》一文後的幾點意見 信函:《辭海》中醫學科部分徵求意見稿閱後的一些看法 醫學雜談——對“證”“證”“症”在祖國醫學中使用的不同意見 信函:雲夢秦簡中“糜突”“令”之義 答:“《金匱要略》析疑三則”的商榷 對所謂“是動”“所生病”解釋的一點商榷 信函:“在胎兒期及新生兒飲食未進之先,有無榮衛二氣”的答覆 答:讀史小識——“脈”字當訓為“診”說 答:《黃帝內經》成書及“侯王”“將軍”二詞的起始 一點商榷:《金匱要略》中的“白汗”釋義及其斷句 關於《內經》教材注釋的幾個問題 信函:就撰寫《中國古代身形名詞疏證》談及中醫古籍中 身形名詞的注解問題/148熨斗療法發明在中國古代 “蛤蟆吞蛇”考 信函:《內經學》中的幾個問題 “痓”非“痙”的俗體字 就“腦主神明”一文——與王新陸同志商榷 讀《金匱要略校注》後 讀《黃帝內經太素新校正》後 《黃帝內經》無“茜草” “冤”“宛”有別,“蠱”“瘕”相通 對《傷寒論講義》教材中若干問題的質疑 信函:古典醫籍中的幾個問題 信函:對“讀《神農本草經》劄記”的答覆 《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新校》的三點商榷 《備急千金要方校釋》讀後的幾點商榷 對《傷寒論講義》的又幾點質疑 信函:“瘈”“瘛”“藏”“髒”“府”“腑”等字解 讀《柯氏傷寒論注疏正》後的幾點意見 再論“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李今庸 男,1925年出生,湖北棗陽市人,當代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學家,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國醫大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定的第一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