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自1900年起,人類壽命已增加了30年。30年幾乎是17世紀人類的正常壽命長度。如此非凡的進步改變了一切:職業生涯、愛情、家庭生活、與世界的關係、與疾病的關係,甚至是人類自身命運的含義。從50多歲起,人類開始踏入位於成熟與衰老間的間奏期。從此時起,我們開始懂得何為需要捍衛的珍貴之物,何為無理智的覬覦,何為理應期待的美好。該怎樣面對這樣的年齡,這份來自命運的曖昧禮物?長壽的挑戰不就是裁判厭倦與狂熱、新生的恩賜與遁世的不幸嗎?本書將探討如何過好生命中的這一重要階段,獲得長壽的智慧。 帕斯卡爾·布呂克內(Pascal Bruckner),著名小說家、哲學家。其主要作品為:《無辜的意圖》(La Tentation de l鈥檌nnocence,格拉塞出版社,1995,美第奇獎獲獎作品)、《盜美賊》(Les voleurs de beauté,格拉塞出版社,1997,雷諾多文學獎獲獎作品)、《悔罪之暴政:試論西方受虐癖》(La tyrannie de la pénitence,格拉塞出版社,2006,蒙田文學獎獲獎作品)、《好兒子》(Un bon fils,格拉塞出版社,2014,馬塞巴紐爾獎獲獎作品)、《虛構的種族主義,反伊斯蘭教及罪惡感》(Un racisme imaginaire,格拉塞出版社,2017,反種族主義獎獲獎作品)。
引 言 第一部分 生命中的“小陽春” 第一章 拒絕遁世 自動門 冷水澡 睿智通透還是無奈屈服? 第二章 欲望不消,興趣不減 退休還是覆滅? 哲學年齡 該如何對待這額外的二十年人生? 第二部分 循環往復的生命 第三章 救助規則 “活著真的夠了”(拉法葉特夫人) 平庸的高雅 從此刻起,重獲新生 “重複”的兩種本質 永遠在重生 是“天鵝之歌”還是晨曦之光? 第四章 時間交錯 像你隨時可能死去一樣生活 過去的老客廳 不被“祖父母”身份套牢的小技巧 永遠的次 返老還童? 鬼魅般的“自我” 第三部分 遲來的愛 第五章 暮色朦朧中的覬覦 兩性間的不平等與“過期人生” 淫欲的桎梏 過分的要求 第六章 死神陰影下的肉欲之愛與神聖之愛 暮年的品鑒人 生命中後一段愛情的悲劇 貞潔、柔情與情欲 第四部分 實現自我還是忘卻自我 第七章 不再,太遲,再來! 被錯失的良機 令人扼腕的圓舞曲 卡伊洛斯,機會之神 你的未來存在的空白頁 第八章 人生贏家,然後呢? 我就是我,哎…… 自由的三副面孔 通往未知的門 成功,但並非百分之百成功 並非“一切皆有可能” 第五部分 精神不死 第九章 死亡,你的勝利在哪? 《塞甘先生的山羊》 永遠愛時間 未來,死亡會成為一種運氣? “熱愛永遠不會再次出現的東西”? 堅持己見的殉難者 身體裡的僵屍 第十章 會死的人的不朽 病痛教會我們什麼? 疼痛的等級 蹩腳的安慰 大人,請刀下留人 永恆即是當下 結語 愛、頌揚、支持 後 記
巴斯卡·布呂克內(Pascal Bruckner),著名小說家、哲學家。其主要作品為:《無辜的意圖》(La Tentation de l’innocence,格拉塞出版社,1995,美第奇獎獲獎作品)、《盜美賊》(Les voleurs de beauté,格拉塞出版社,1997,雷諾多文學獎獲獎作品)、《悔罪之暴政:試論西方受虐癖》(La tyrannie de la pénitence,格拉塞出版社,2006,蒙田文學獎獲獎作品)、《好兒子》(Un bon fils,格拉塞出版社,2014,馬塞巴紐爾獎獲獎作品)、《虛構的種族主義,反伊斯蘭教及罪惡感》(Un racisme imaginaire,格拉塞出版社,2017,反種族主義獎獲獎作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