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發熱性疾病是各級綜合醫院感染科門診與住院部收治的一類重要疾病。對於發熱性疾病,需要清晰的診療思路,結合完善的實驗室檢查,層層剖析。 本書主要基於國內外各種疾病指南,以及編者的臨床經驗,基本涵蓋各種類型發熱性疾病,各系統相關疾病。從感染性發熱到非感染性發熱,從藥物熱到發熱性疾病常用藥物使用要點,都有詳盡介紹。本書可作為感染科臨床醫師的工具書,也可為其他各科醫師在處理發熱性疾病時提供參考。
第一篇發熱性疾病概述001 第一章發熱性疾病的診治思路/001 一、定義001 二、病因歸類003 三、診療流程003 四、治療原則010 第二章定植與感染/013 一、定植與感染的概述013 二、定植與感染的區分014 三、細菌定植與感染的判斷016 四、真菌定植與感染的判斷017 第三章發熱性疾病相關檢測共識及臨床應用/022 第一節降鈣素原臨床應用共識022 一、降鈣素原(PCT)概述022 二、感染性疾病中PCT的臨床意義024 三、非感染性疾病中PCT的臨床意義027 第二節宏基因組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029 一、傳統的感染性疾病病原檢測方法與其不足030 二、測序技術及其在感染性疾病病原檢測中的優勢030 三、宏基因組在感染性疾病病原檢測中的應用032 四、二代測序臨床應用推薦意見037 五、二代測序在感染性疾病病原體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040 第二篇病原體感染041 第四章病毒感染/041 第一節DNA病毒感染041 一、水痘041 二、EBV感染043 三、CMV感染049 四、人類細小病毒B19(HPVB19)感染051 第二節RNA病毒感染053 一、流行性感冒053 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058 三、流行性腮腺炎061 四、麻疹063 五、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067 六、腸道病毒感染068 七、脊髓灰質炎070 八、手足口病072 九、流行性乙型腦炎074 十、腎綜合征出血熱077 十一、登革熱083 十二、狂犬病086 十三、愛滋病089 十四、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093 十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095 十六、風疹102 十七、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104 第五章典型細菌感染/108 第一節G+球菌感染108 一、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108 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感染112 三、肺炎鏈球菌肺炎114 四、A群鏈球菌感染116 五、消化鏈球菌感染118 六、腸球菌感染120 第二節G-球菌感染122 一、流行性腦脊髓膜炎122 二、淋病125 第三節G+桿菌感染127 一、李斯特菌病127 二、白喉129 三、放線菌病131 四、諾卡菌病133 第四節G-桿菌感染135 一、大腸埃希菌感染135 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38 三、細菌性痢疾140 四、變形桿菌感染141 五、霍亂143 六、空腸彎麴菌腸炎145 七、百日咳146 第五節專性厭氧菌感染148 一、破傷風149 二、產氣莢膜梭菌感染151 三、艱難梭菌感染153 四、脆弱擬桿菌感染156 五、肉毒梭菌感染158 第六章不典型病原體感染/161 第一節螺旋體感染161 一、鉤端螺旋體病161 二、梅毒163 三、回歸熱165 四、萊姆病166 第二節動物源性細菌感染167 一、布魯氏菌病167 二、鼠疫170 三、耶爾森菌病171 四、炭疽173 五、鼠咬熱174 六、貓抓病176 第三節細菌L型感染178 第七章胞內菌感染/180 第一節兼性胞內菌感染180 一、結核病180 二、鳥分枝桿菌病189 三、麻風病191 四、布魯氏菌病193 五、傷寒193 六、軍團菌肺炎196 七、支原體感染198 第二節專性胞內菌感染200 一、衣原體感染200 二、流行性斑疹傷寒202 三、地方性斑疹傷寒204 四、恙蟲病206 五、人無形體病207 第八章非發酵菌感染/209 第一節鮑曼不動桿菌感染209 第二節銅綠假單胞菌感染212 第三節嗜麥芽窄食單胞菌感染215 第九章深部真菌感染/217 第一節隱球菌病218 第二節念珠菌病224 第三節麯黴病234 第四節毛黴病237 第五節組織胞漿菌病239 第六節耶氏肺孢子菌肺炎241 第十章寄生蟲感染/243 第一節原蟲感染243 一、瘧疾243 二、阿米巴病246 三、弓形蟲病248 四、黑熱病250 五、附紅細胞體病252 六、隱孢子蟲病252 第二節蠕蟲感染254 一、血吸蟲病254 二、並殖吸蟲病256 三、華支睾吸蟲病258 四、薑片蟲病259 五、鉤蟲病260 六、蛔蟲病261 七、蟯蟲病262 八、絲蟲病263 九、旋毛蟲病265 十、腸絛蟲病266 十一、曼氏裂頭蚴病267 十二、棘球蚴病269 第三篇器官系統感染270 第十一章淺表組織感染/270 第一節皮膚/軟組織感染270 一、總論270 二、癤273 三、癰275 四、丹毒275 五、急性蜂窩織炎277 六、燒傷創面感染279 七、褥瘡281 第二節哺乳期乳腺炎/膿腫282 第三節非哺乳期乳腺炎/膿腫285 一、導管周圍乳腺炎/膿腫285 二、肉芽腫性乳腺炎/膿腫287 第四節臍炎289 第十二章五官系統感染/291 第一節口腔頜面部感染291 一、智齒冠周炎292 二、頜面部間隙感染293 三、頜骨骨髓炎295 第二節耳鼻感染297 一、外耳道炎297 二、中耳炎299 三、中耳膽脂瘤304 四、乳突炎305 五、鼻竇炎306 第三節眼感染311 一、瞼腺炎311 二、瞼緣炎313 三、眼眶蜂窩織炎314 四、淚囊炎316 五、淚小管炎318 六、淚腺炎319 七、結膜炎321 八、角膜炎324 九、眼內炎326 第十三章內分泌系統疾病/329 第一節甲狀腺功能亢進症329 第二節亞急性甲狀腺炎332 第三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334 第十四章循環系統感染/338 第一節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38 第二節感染性心內膜炎341 第三節急性心包炎349 第十五章呼吸系統感染/352 第一節社區獲得性肺炎352 第二節醫院獲得性/呼吸機相關性肺炎355 第三節急性支氣管炎364 第四節胸膜炎366 第五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368 第六節肺膿腫370 第十六章腹腔感染/375 第一節急性腹膜炎376 第二節自發性腹膜炎379 第三節急性膽囊炎386 第四節急性化膿性膽管炎389 第五節肝膿腫393 第六節急性闌尾炎397 第七節急性感染性腹瀉400 第八節腹膜透析相關感染404 第十七章泌尿生殖系統感染/408 第一節泌尿系統感染408 第二節盆腔炎413 第十八章骨和關節系統感染/420 第一節急、慢性骨髓炎420 第二節關節或滑囊感染422 第三節椎間盤感染423 第十九章免疫缺陷者感染/426 第一節終末期肝病合併感染426 第二節脾切除者感染438 第三節中性粒細胞缺乏者感染439 第四節實體器官移植後感染443 第二十章血流感染/453 第一節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453 第二節膿毒血症458 第四篇血液/腫瘤疾病465 第二十一章血液疾病/465 第一節再生障礙性貧血465 第二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469 第三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症473 第四節紅細胞增多症476 一、真性紅細胞增多症476 二、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478 第五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479 第六節白血病485 一、急性白血病485 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492 三、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494 第七節噬血細胞綜合征496 第八節淋巴瘤499 第九節多發性骨髓瘤503 第十節Castleman病505 第十一節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509 第二十二章胃腸道腫瘤/513 第一節胃癌513 第二節大腸癌516 第三節小腸癌521 第五篇其他疾病524 第二十三章藥物性疾病/524 第一節藥物熱524 第二節輸液反應526 第二十四章慢性低熱性疾病/529 第一節感染性疾病529 一、結核病529 二、慢性咽炎和扁桃體炎542 三、慢性前列腺炎544 四、慢性膽囊炎545 五、其他低熱性疾病546 第二節非感染性疾病547 一、風濕熱547 二、結核性風濕症549 三、甲狀腺功能亢進症549 四、炎性腸病550 五、結締組織病552 六、淋巴瘤553 七、間腦綜合征553 八、腫瘤554 九、功能性低熱554 第二十五章週期性發熱性疾病/556 第一節感染性疾病556 一、布魯氏菌病(波狀熱)556 二、回歸熱556 三、瘧疾556 四、鼠咬熱556 五、黑熱病557 六、弓形蟲病557 七、絲蟲病557 八、膽道感染伴膽管梗阻/尿路感染伴輸尿管梗阻557 九、敗血症557 十、局灶性細菌感染557 十一、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557 第二節非感染性疾病558 一、淋巴瘤558 二、結節性脂膜炎558 三、嗜鉻細胞瘤558 四、炎性腸病558 五、成人Still病559 六、週期性發熱綜合征559 七、痛風559 八、鑄造熱559 第六篇常用藥物使用經驗560 第二十六章藥代/藥效動力學/560 第一節藥代動力學560 一、藥物的體內過程560 二、常用給藥途徑561 三、影響藥物經消化道吸收的因素563 四、影響藥物在體內分佈的因素563 五、藥物轉化方式564 六、藥酶的類型564 七、影響藥物轉化的因素565 八、體內藥物排泄的途徑565 九、藥代動力學參數565 第二節藥效動力學566 一、藥物的基本作用566 二、藥物劑量與效應關係570 三、藥物的作用機制571 四、藥物作用的受體機制574 第二十七章診斷性治療/578 第二十八章解熱鎮痛抗炎藥/581 第一節非甾體抗炎藥581 一、阿司匹林581 二、對乙醯氨基酚581 三、布洛芬582 四、安乃近582 五、尼美舒利583 六、雙氯芬酸鈉584 七、複方氨基比林584 第二節退熱中成藥585 一、柴胡注射液585 二、小兒柴桂顆粒585 三、羚羊角口服液585 四、連花清瘟膠囊586 五、新癀片586 六、清開靈顆粒587 第二十九章糖皮質激素的合理應用/588 第三十章抗病毒藥物/593 第一節抗流感病毒藥593 一、阿比多爾593 二、奧司他韋593 三、金剛烷胺594 四、金剛乙胺595 五、帕拉米韋596 六、紮那米韋597 第二節抗皰疹病毒藥597 一、阿糖腺苷597 二、阿昔洛韋598 三、伐昔洛韋601 四、噴昔洛韋602 五、泛昔洛韋603 六、更昔洛韋604 七、曲金剛胺606 八、酞丁安606 第三節抗肝炎病毒藥607 一、阿德福韋607 二、阿舒瑞韋608 三、恩替卡韋609 四、拉米夫定610 五、替比夫定613 六、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614 第四節抗HIV藥615 一、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藥615 二、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藥623 三、HIV蛋白酶抑制藥627 四、其他抗HIV藥635 第五節其他抗病毒藥637 一、利巴韋林637 二、α干擾素639 第三十一章抗菌藥物/644 第一節概論644 一、抗菌藥物相關基本概念644 二、抗菌藥物重要作用機制645 三、細菌耐藥性645 四、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646 第二節青黴素類648 一、青黴素G648 二、普魯卡因青黴素650 三、苄星青黴素650 四、青黴素V651 五、苯唑西林652 六、氯唑西林653 七、氟氯西林654 八、萘夫西林655 九、阿莫西林656 十、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657 十一、氨苄西林658 十二、巴氨西林659 十三、侖氨西林659 十四、舒他西林660 十五、阿洛西林661 十六、呋布西林鈉661 十七、磺苄西林鈉662 十八、美洛西林662 十九、美洛西林/舒巴坦663 二十、呱拉西林664 二十一、呱拉西林/他唑巴坦665 二十二、羧苄西林鈉666 第三節頭孢菌素類667 一、第一代頭孢菌素667 二、第二代頭孢菌素669 三、第三代頭孢菌素671 四、第四代頭孢菌素675 第四節非典型β-內醯胺類677 一、氧頭孢烯類677 二、碳青黴烯類678 三、頭黴素類684 四、單環β-內醯胺類687 五、β-內醯胺酶抑制劑689 第五節大環內酯類700 一、阿奇黴素700 二、紅黴素701 三、克拉黴素702 四、羅紅黴素703 第六節喹諾酮類703 一、安妥沙星704 二、吡呱酸705 三、環丙沙星705 四、吉米沙星707 五、加替沙星708 六、莫西沙星709 七、諾氟沙星710 八、氧氟沙星711 九、左氧氟沙星713 十、奈諾沙星715 第七節氨基糖苷類715 一、硫酸慶大黴素715 二、硫酸阿米卡星717 三、依替米星718 四、異帕米星718 五、鏈黴素720 第八節氯黴素類721 一、氯黴素721 二、甲碸黴素722 第九節四環素類723 一、米諾環素723 二、多西環素724 三、替加環素726 第十節硝基咪唑類727 一、奧硝唑727 二、甲硝唑728 三、替硝唑730 四、嗎啉硝唑732 第十一節硝基呋喃類733 一、呋喃妥因733 二、呋喃唑酮734 三、硝呋太爾735 第十二節磺胺類736 一、複方磺胺甲唑736 二、柳氮磺吡啶737 第十三節唑烷酮類739 利奈唑胺739 第十四節糖肽類740 一、萬古黴素740 二、替考拉寧742 第十五節林可胺類744 一、克林黴素745 二、林可黴素746 第十六節磷黴素747 第十七節抗結核藥物748 一、異煙肼748 二、利福平750 三、利福布汀751 四、利福黴素752 五、乙胺丁醇753 六、異福醯胺754 七、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755 八、丙硫異煙胺755 九、對氨基水楊酸鈉756 十、吡嗪醯胺757 第十八節抗麻風病藥物758 一、氨苯碸758 二、氯法齊明759 第十九節其他類抗菌藥物761 一、環脂肽類761 二、多黏菌素類763 第三十二章抗真菌藥物/766 第一節多烯類766 一、兩性黴素B766 二、兩性黴素B脂質體767 第二節吡咯類768 一、氟康唑768 二、伊曲康唑769 三、伏立康唑770 四、泊沙康唑771 第三節棘白菌素類772 一、卡泊芬淨773 二、米卡芬淨773 第四節氟胞嘧啶774 第五節外用及其他抗真菌藥774 一、特比萘芬774 二、灰黃黴素776 三、制黴菌素777 四、大蒜素778 第三十三章抗寄生蟲藥物/779 第一節抗原蟲藥779 一、抗瘧藥779 二、抗阿米巴藥784 三、抗利什曼原蟲藥785 第二節抗蠕蟲藥785 一、阿苯達唑785 二、甲苯咪唑786 三、左旋咪唑787 四、呱嗪788 五、吡喹酮788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