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21740783 |
定价 |
RMB88.00 |
售价 |
RM96.80 |
优惠价 |
RM72.60 * (-25%)
|
作者 |
(美)錫南·阿拉爾
|
译者 |
周海雲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5-01 |
装订 |
平裝. 無. 473 页.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4.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人類一直是社交動物。但在過去十幾年間,隨着社交媒體的出現,人類的社交方式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交網絡、機器智能和智能手機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個全球性的信息交流網絡,一台龐大的、多面向的“炒作機器”,炒作機器以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理為目標,旨在操縱我們的選擇,改變每一個人購物、投票甚至是交友擇偶的方式。它改變了原有的世界運行的規則,塑造了人們的思想、觀點和行為。這本書就深入探究了炒作機器的運作機制,列舉了使用虛假新聞的典型案例,以及使用炒作機器的後果,系統介紹它對社會、商業甚至大眾健康的影響。
虛假新聞為什麼比真相傳播更快?有哪些防範方法?10萬+、帶節奏,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如何獨立思考?社交媒體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的大腦與演化?推薦算法、網紅營銷不斷升級,品牌營銷人員如何借科技控制人們的思想與行為?產品之所以大受歡迎,是因為本身質量好還是因為網上評價高?科技巨頭是否形成壟斷力?應該要拆分嗎?炒作機器對人類社會來說風險與機遇並存,作者認為,可以通過商業政策、社會規範、政府監管和技術設計這些杠桿對其加以管理,建立一個更健康的社交生態系統。
[美]錫南·阿拉爾,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在社交網絡與傳播領域從事了20年的專業研究,專註于資訊如何透過社交媒體擴散、影響市場與消費者行為。企業家、投資人,曾任社交商務分析公司SocialAmp首席科學家、社交平台Humin董事長,以及Manifest Capital創始合夥人。長期與臉書、推特、微軟、IBM、思科、英特爾等企業合作。曾獲得微軟傑出研究獎、PopTech科學獎、傑米森傑出教學獎等眾多獎項。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