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當前,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數字經濟已經進入數智經濟的發展新階段。為了促進區域及國民經濟高品質持續發展,很有必要系統地梳理數智經濟的本質、演進過程、發展戰略及實踐案例等。本書比較研究和闡述了數智經濟的理論體系、產業模型和發展方略,共分為6章。 第1章簡要分析了數智經濟發展新動向;第2章深入研究了數智經濟的本質、演進過程和演進機理,第3章提出了數智經濟的平臺、智慧、生態三大基礎戰略,並以江蘇經濟為樣本提出了數智經濟戰略目標體系;第4章提出了江蘇經濟發展的新定位、要素及結構創新;第5章從組織、人才、資本、政策、認知等角度提出了相關保障措施和協同機制;第6章介紹了江蘇發展數智經濟的市區級和企業級案例。
第1章 大勢解讀 1.1 數字 風起雲湧 2 1.1.1 美國新佈局 2 1.1.2 歐洲新努力 3 1.1.3 日本新動作 4 1.1.4 新機遇 5 1.2 數字中國急流勇進 6 1.2.1 數字中國頂層設計 6 1.2.2 數字創新全面推進 8 1.3 數智經濟生態初現 11 1.3.1 從數字經濟到數智經濟 11 1.3.2 產品分形:智慧化應用生態漸成日常 13 1.3.3 企業破圈:數智化經營生態嶄露頭角 14 1.3.4 產業跨界:數智化市場生態初現端倪 18 1.3.5 區域融合:數智化社會生態正在探路 21 第2章 原理洞察 2.1 數智經濟本質解讀 26 2.1.1 數智經濟的概念與內涵 26 2.1.2 數智經濟的特徵與屬性 28 2.1.3 數智經濟的要素構成 33 2.2 數智經濟的演進過程 37 2.2.1 數智經濟演進過程分析 38 2.2.2 數字經濟端點期——小數據數字時代 39 2.2.3 數字經濟聯網期——中數據聯網時代 40 2.2.4 數字經濟智慧期——大數據智處理時代 41 2.3 數智經濟的演進機制 42 2.3.1 超範圍滲透、破圈與跨界機制 42 2.3.2 無限價值複製、反覆運算與再生機制 43 2.3.3 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驅動的競爭機制 43 2.3.4 異質數智市場需求拉動的選擇機制 44 2.3.5 數智產業協同發展創新的融合機制 45 2.3.6 數智安全風險協同治理的框定機制 46 2.3.7 數智生態環境的適應性選擇機制 46 2.4 數智經濟帶來的 紅利 47 2.4.1 數字化網路協同效應加速供需市場融合發展 47 2.4.2 數字化線上即時效應顯著提升經濟運行效率 48 2.4.3 數字化演算法智慧效應促進科技水準跨越發展 49 2.4.4 數字化混合體驗效應助力人文經濟發揚光大 50 2.5 數智經濟生態思維 51 2.5.1 利眾思維 52 2.5.2 創見思維 53 2.5.3 共生思維 54 第3章 戰略構想 3.1 平臺戰略 58 3.1.1 打破職能導向 58 3.1.2 升級流程驅動 60 3.1.3 走向平臺協同 63 3.2 智能戰略 66 3.2.1 突破經驗體制 66 3.2.2 知識模型 69 3.2.3 建立智慧系統 71 3.3 生態戰略 79 3.3.1 擺脫競爭模式 79 3.3.2 揚棄聯盟形態 81 3.3.3 構建生態戰略 84 3.4 戰略目標 89 3.4.1 總目標 89 3.4.2 子目標 89 第4章 創新路徑 4.1 重新定位產業分工,打造新型產業生態 94 4.1.1 數字經濟驅動建立新產業生態 94 4.1.2 江蘇經濟產業結構新定位 97 4.2 重新創立要素優勢,拉升數字經濟勢能 104 4.2.1 創立數據要素優勢 104 4.2.2 創立演算法要素優勢 108 4.2.3 創立算力要素優勢 109 4.2.4 創立人才要素優勢 111 4.2.5 創立資本要素優勢 112 4.2.6 創立基礎設施要素優勢 115 4.3 融合發展平臺經濟,形成區域一體聯動 121 4.3.1 眾創前臺 121 4.3.2 中台 122 4.3.3 公共後臺 123 4.4 突破關鍵領域瓶頸,創新技術應用實踐 126 4.4.1 數據公器化 126 4.4.2 數據資源資本化 129 4.4.3 身份可信化 133 4.4.4 商業透明化 136 4.4.5 安防融合化 138 4.4.6 生態全息化 141 第5章 全面部署系統協同,全域保障形成合力 5.1 組織保障:強化頂層設計,運用數字技術 146 5.1.1 決策領導的頂層設計要在全國出位 146 5.1.2 分層協同的組織體系要全域滲透 146 5.1.3 整體運作的模型機制要數字賦能 147 5.2 人才保障:定義新型人才,培育骨幹人才 147 5.2.1 定義數字化人才新標準 147 5.2.2 優化數字化招才新模式 148 5.2.3 創新數字化育才新機制 148 5.3 投資保障:啟動投資主體,創新資本市場 149 5.3.1 投資方向:從舊產能轉向新產能 149 5.3.2 投資主體:從PGC到UGC 150 5.3.3 資產市場:加快證券化實驗 150 5.4 政策保障:推動思想解放,大膽創新制度 151 5.4.1 數據產權 計畫 151 5.4.2 數字貨幣 市場 152 5.4.3 智能合約 公鏈 153 5.4.4 家庭法人 實驗 153 5.5 認知保障:普及數字教育,提升數字素養 153 5.5.1 覆蓋整體,全面升級認知 154 5.5.2 追求實效,推動教育方式多元化 154 5.5.3 提升素質,繁榮數字文化 155 第6章 生態實踐案例 案例1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發力數字化,打造智能化新業態 158 案例2 南鋼集團有限公司:產業鏈生態數智化轉型 167 案例3 海瀾智雲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工業互聯網,打造全行業智慧化服務提供者 175 案例4 紫光雲引擎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產城融合,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182 案例5 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佈局智慧化,助力重資產流程工業數字化轉型創新 192 案例6 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專精特新“小巨人” 企業, 助力化工新材料等行業數字化轉型 200 案例7 蘇州智造:著力“新兩化”轉型,打響“蘇州智造”品牌 206 案例8 無錫智造:擁抱數字化,賦能產業升級發展 213
丁榮餘 江蘇高郵人,第十二屆 代表,管理學博士,現任江蘇省委財經辦專職副主任、多所大學兼職教授。曾在省級綜合經濟部門、地方政府、工商聯、智慧財產權部門工作,並留學美國。從事區域經濟發展和現代企業發展研究多年,近年來專注於數字經濟和創新經濟的研究,實地調研了大量企業,發表論文多篇,完成 及省級應用性諮詢課題多項,著有《掘出第二桶金:企業從成長到成熟的戰略路線圖》《創新力場:江蘇創新生態系統的提升之道》等。 卜安洵 江蘇省數字經濟聯合會副會長、秘書長,大任智庫創辦者,數位化戰略專業人士,透明商業領創人,南京市企業數位化轉型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數字經濟與產業變革、企業數位化轉型戰略、數位化領導力體系、知識與學習創新等。創新研發了“透明商業”“細胞體團隊”“三體績效”“雙螺旋品牌”等數位時代商業和管理IP,著有《細胞體班組》《規模型企業再成長》,先後為近百家企業提供數位化戰略顧問和數位化轉型培訓服務。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