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對教養不需勇氣:「展賦」父母學 阿德勒理論再進化(二版)
|
|
|
|
|
|
|
|
|
ISBN |
9789869794046 |
售价 |
RM46.90 |
作者 |
楊文貴
|
出版社 |
洪葉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0-06-10 |
装订 |
平裝.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你聽過生存動力嗎?你的生存動能是什麼?
本書告訴你,你有四大動能,在出生後的前五年就已奠立雛形,並且,終其一生影響著你的生活品質,而動能發展是否順利取決於教養。正確的教養,包括治標與治本。作者楊文貴博士投注三、四十年心力,從阿德勒到腦科學,建構出以「生存動力觀」為核心的「展賦教育」及教養系統。
根據「展賦」,做對教養不需勇氣,只要喚醒初心,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養他。最理想的是從談戀愛開始就談教養,防範未然,建立教養共識,以維護父母和孩子的賞味期到最長期限。
為了因應已經出現的教養困擾,本書以「展賦」父母學的系統,介紹了治標的三段六式行為輔導,和治本的5S性格調育模式,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PART 1 基礎理論入門︰基礎理論入門——阿德勒理論再進化
01 阿德勒教養的優勢與限制
02 展賦教養新主張——以化解手足爭吵為例
03 展賦教養與大腦可塑性
PART 2 生存動力理論︰展賦父母學的核心——生存動能
04 何謂生存動力觀
05 生存動力觀與四大動能
06 偵察嬰幼兒的動能︰重新看待孩子的哭聲
07 從阿德勒教養到生存動能︰找出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真正根源
PART 3 三段六式模式︰治標——三段六式模式
08 運用三段六式模式解決教養困擾
09 三段六式第一階段——連結︰無條件接納與真誠一致
10 三段六式第二階段——回饋︰訊息與感同(同理)
11 三段六式第三階段——執行︰後果與陪伴
12 三段六式的實施程序與應用
PART 4 性格調育策略︰治本——「5 S」性格調育策略
13 更新後重新啟動—5S性格調育策略
14 5S第一式——呵護愛苗 種下健康SEED
15 5S第二式——重修心房 讓孩子住進你心中的SPACE
16 5S第三式——鼓勵獨立探索 孩子更SMART
17 5S第四式——幫忙交到好朋友 孩子很SWEET
18 5S第五式——啟動親子懇談 當孩子的SENIOR
PART 5 三大主題融合︰實務演練——生存動力+治標+治本
19 國小展賦教育實驗班的運作與成果
20 教養跳脫「三不一沒有」——「展賦」帶你站上阿德勒的肩
21 讀者回饋 |
|
|
|
|
|
|
|
|
|
|
|
|
|
|
楊文貴
被同學戲稱為「台灣的杜威」,師專時就喜歡實驗。他是派任的學生總幹事,卻把下任改成學生票選。當時還是戒嚴期,竟敢暗地創立「木鐸學會」,避開學校安全人員耳目,揪集學弟妹讀教改的書。兩年後,學校因為評鑑需要,主動讓這個學會變成正式的國民教育研究社。師專第一名畢業可以分發到都市大學校,卻自願返回偏鄉母校,進行教訓整合環境的實驗。在二十年後才有第一所文山社區大學時,他就開辦了社區教室。
其後因為進修,請調板橋某國小,擔任有六十名學生的高年級導師,上國語與數學課時,就依學生能力分成三組給予不同引導。為了優化學習資源,在沒有交換教學制度前,私下商請班上美術專長的自然老師教美術,自然課則自己扛下,而美術老師曾是補習班名師,所以請他客串數學講座。為了鼓勵學生文藝創作,帶領學生在自己教室外牆,每兩週推出大型壁報。
考上輔導主任被派任新店一所有四千多名學童的國小,因學生常規不佳,竟請纓訓導工作,一年後績效卓著。而鑒於學校的資源與人力的不足,創辦親師通訊,鼓勵家長出錢出力,並設立家長志工隊。但因為全國尚無此例,幾位老師擔心家長介入太深,向教育局舉報,差點被記上大過。
此外,在進修師大夜間部教育系行政組一年後,發現行政解決不了教育的核心問題,開始自修心理輔導,畢業後考上心輔所,愛上阿德勒理論,因而採用阿德勒團體諮商模式,完成兒童輔導效果研究的碩士論文。隨後,考上心輔所博士班的同時,也回到北教大任職輔導組長,繼續用阿德勒理論協助教師與家長。
2003年8月1日接受佛光山星雲大師的邀請,借調擔任宜蘭縣公辦民營人文國小校長,從此展開連續十五年翻轉體制推動實驗的歷程。為了使教育實驗可以延續,創立「人文適性教育基金會」(現更名為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接續佛光山受託經營人文國中小,直到2018年與縣府解約。十五年間,以「後現代課程」與「有機體學校」的思維,推動教育實驗,包括博物館化校園、主題統整、動態分組、混齡教學、家族課程、班群活動、學力自主檢定、國內外行動學習、及優勢智慧動能家族等,這些措施都可以在當前百花齊放的實驗教育系統中看到影子。而為了挑戰家長對學歷的依賴,創立無學籍行動高中,推出不被課綱框住的實驗課程。為了喚醒社會對於教育問題的關心,創立人文展賦劇團,連續幾年推出實驗性的教育舞台劇。
然而,也因為他進行實驗的速度與內容,超過世俗的理解和修法的進度,自然成為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抨擊為善變的獨裁者,也有人表達教育實驗給孩子新生機;在地方,有人稱頌人才下鄉,卻也被議員控訴十大罪狀。甚至,為貫徹公辦民營精神,以負全責大水庫的思維,調整了老師職位與薪資應用,卻在分文未入私庫的情況下,仍然被判詐欺取財,成為台灣第一位教改受刑人。即便如此,投入教育實驗的意志絲毫未受影響。目前在北部帶領兩個實驗教育團體,並積極推廣以「發展任務」替代「課綱」的「展賦教育」系統。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