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拆解四大投資方向股票:詳解普通股、優先股、定向增發等各類權益類資產投資:詳解利率債、信用債、可轉債等各類票據期權:詳解美式期權、歐式期權等各類期權結構期貨:國債期貨在理財產品中解決什麼問題理財產品投資五大技巧利用貨幣基金判斷理財產品走勢通過滾存法提高理財產品收益通過啞鈴型配置兼顧資金使用選擇銀行及理財經理的策略及時鎖定理財產品收益率本書解答問題為什麼理財產品還能虧錢?——講述理財背後的風險凈值型理財和基金有何異同點及如何搭配?——講述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好好的傳統理財為何不做了?——講述資管新規的來龍去脈購買凈值型理財有哪些注意事項?——講述凈值型理財產品的購買技巧銀行銷售凈值型理財是怎麼賺錢的?——講述凈值型理財產品那些費用。
第1章 理財產品面面觀 1 1.1 什麼是銀行理財產品 2 1.1.1 銀行理財產品的官方定義 2 1.1.2 銀行理財產品的民間定義 3 1.1.3 銀行理財產品的特徵 3 1.2 理財產品的分類 4 1.2.1 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和淨值型理財產品 4 1.2.2 普通理財產品和結構化理財產品 5 1.2.3 活期類理財產品 6 1.2.4 信託類理財產品 6 1.3 銀行銷售理財產品賺的是什麼錢 7 1.3.1 銷售服務費 7 1.3.2 託管費 8 1.3.3 認購費和贖回費 9 1.3.4 浮動管理費 10 1.4 理財產品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11 1.4.1 我國理財產品的發展現狀 11 1.4.2 趨勢一:理財產品淨值化 12 1.4.3 趨勢二:理財產品專業化 13 1.4.4 趨勢三:銀行的理財業務水準將拉開差距 15 1.4.5 理財產品的“未來簡史” 15 第2章 看懂理財產品說明書 17 2.1 理財產品說明書是什麼 18 2.2 業績比較基準和期限 19 2.2.1 業績比較基準越高越好嗎 19 2.2.2 年化收益率和收益率 20 2.2.3 期限越短、越靈活越好嗎 21 2.2.4 期限和收益率要相匹配 21 2.3 到期日和到賬日 22 2.3.1 類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到期日和到賬日 22 2.3.2 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到期日——開放日 23 2.3.3 如何規避到期日“陷阱” 24 2.4 銷售期和起息日 25 2.4.1 什麼是銷售期和起息日 25 2.4.2 銷售期和起息日對於銀行來說意味著什麼 26 2.4.3 銷售期理財產品購買技巧 27 2.5 其他要點 28 2.5.1 費用 28 2.5.2 募集金額 28 第3章 理財產品投資方向詳解 30 3.1 你買理財產品的錢,銀行拿去幹什麼了 31 3.2 債券投資之利率債 33 3.2.1 國債 33 3.2.2 金融債 34 3.2.3 央行票據 35 3.2.4 地方政府債券 36 3.2.5 利率債收益率的查詢 37 3.2.6 債券的收益率和債券的價格的關係 39 3.3 債券投資之信用債 40 3.3.1 信用債的概念及分類 40 3.3.2 公司債 40 3.3.3 可轉債 42 3.3.4 可交換債券 43 3.3.5 短期融資券 45 3.3.6 中期票據 47 3.3.7 機構投資者如何進行債券投資 49 3.4 信貸資產 50 3.4.1 傳統信貸資產投資 50 3.4.2 從信貸資產到表外業務 52 3.5 權益類資產 52 3.5.1 股票和理財產品的股票投資 53 3.5.2 優先股 56 3.5.3 定向增發 58 3.5.4 基金和委外業務 59 3.5.5 ETF及ETF套利 62 3.6 其他投資品種 64 3.6.1 大額存單 64 3.6.2 同業存款 65 3.6.3 人民幣利率互換 66 3.6.4 國債期貨 67 3.6.5 期權 68 第4章 認識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 70 4.1 認識風險承受能力及產品風險等級 71 4.1.1 為什麼要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71 4.1.2 風險評估問卷 72 4.1.3 產品的風險等級 73 4.2 理財產品說明書中的風險提示 74 4.2.1 本金及理財收益風險 75 4.2.2 利率風險 75 4.2.3 流動性風險 76 4.2.4 提前終止風險 77 4.2.5 政策風險 78 4.2.6 管理風險 78 4.2.7 理財產品不成立風險 79 4.2.8 資訊傳遞風險 80 4.2.9 信用風險 81 4.2.10 延期清算風險 81 4.2.11 不可抗力風險 82 4.3 正確認識風險 82 4.3.1 無處不在的風險 83 4.3.2 認識風險收益性價比 83 4.3.3 投資者應該怎麼做 83 第5章 “特殊”的理財產品之淨值型理財產品 86 5.1 淨值型理財產品概覽 87 5.1.1 為什麼會有淨值型理財產品 87 5.1.2 淨值型理財產品的發展現狀 89 5.1.3 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投資範圍 91 5.1.4 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 92 5.1.5 淨值型理財產品相比傳統理財產品的優勢與劣勢 93 5.2 如何選擇淨值型理財產品 95 5.2.1 看產品管理人 95 5.2.2 看投資比例 97 5.2.3 看風險控制 98 5.2.4 看產品設計 99 5.3 購買基金還是淨值型理財產品 100 5.3.1 基金和淨值型理財產品的異同 101 5.3.2 基金和淨值型理財產品該如何搭配購買 102 5.4 淨值型理財產品實例介紹 103 第6章 “特殊”的理財產品之活期類理財產品 110 6.1 活期類理財產品的演變 111 6.1.1 活期類理財產品的演進史 111 6.1.2 活期類理財產品的優勢 111 6.2 活期類理財產品面臨的變化 113 6.3 現金管理新規之後,活期類理財產品要怎麼投資 114 第7章 “特殊”的理財產品之結構化理財產品 116 7.1 什麼是結構化理財產品 117 7.2 結構化理財產品的構成 117 7.2.1 結構化理財產品的結構 118 7.2.2 結構化理財產品的核心——期權 119 7.2.3 期權的收益從哪裡來 120 7.2.4 影響期權價格的因素 121 7.2.5 結構化理財產品的結構舉例 122 7.3 掛鉤股票市場的結構化理財產品 125 7.3.1 掛鉤股票市場的結構化理財產品介紹 125 7.3.2 常見的股票指數及其背後的含義 126 7.3.3 掛鉤股票市場的結構化理財產品實例講解 133 7.3.4 判斷股票市場走勢的基本指標 136 7.4 掛鉤黃金市場的結構化理財產品 138 7.4.1 黃金市場介紹 138 7.4.2 掛鉤黃金市場的結構化理財產品實例講解 140 7.4.3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 142 7.5 掛鉤原油市場的結構化理財產品 144 7.5.1 原油市場概述及影響因素 144 7.5.2 掛鉤原油市場的結構化理財產品實例講解 146 7.6 投資結構化理財產品的注意事項 149 第8章 “特殊”的理財產品之信託產品 151 8.1 信託及信託背後的故事 152 8.1.1 什麼是信託 152 8.1.2 信託的發展歷史 153 8.1.3 信託的功能 154 8.1.4 信託的新變化 156 8.2 影響信託產品投資的因素 156 8.2.1 信託產品的投資方向 156 8.2.2 信託產品的還款來源 158 8.2.3 信託產品的保障措施 158 8.2.4 信託公司 160 8.3 信託產品投資實例 162 第9章 “特殊”的理財產品之全權資產委託 166 9.1 全權資產委託介紹 167 9.1.1 什麼是全權資產委託 167 9.1.2 全權資產委託的優勢 168 9.2 全權資產委託產品要素詳解 170 9.2.1 期限 173 9.2.2 申購、贖回條款 173 9.2.3 投資方向 174 9.2.4 產品超額業績提成及收費標準 176 9.2.5 購買前的工作 177 9.3 從全權資產委託看未來理財產品的發展趨勢 177 9.3.1 大資料參與產品定制 178 9.3.2 投資顧問式銀行帶來專業資產配置 178 9.3.3 理財經理和專業機構角色的變化 179 第10章 理財產品的購買經驗及技巧 181 10.1 理財產品期限搭配和選擇技巧 182 10.1.1 利用貨幣基金判斷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走勢 182 10.1.2 滾存法助力獲得高收益 184 10.1.3 啞鈴型配置兼顧資金使用 185 10.2 待購資金處理 186 10.2.1 貨幣基金 186 10.2.2 活期類理財產品 188 10.2.3 自動通知存款 190 10.2.4 定期存款增強產品 191 10.3 有效的觀測指標 192 10.3.1 貨幣市場的觀測指標 193 10.3.2 債券市場的觀測指標 195 10.3.3 股票市場的觀測指標 196 10.3.4 信貸資產的觀測指標 199 10.4 購買理財產品的小技巧 200 10.4.1 選好銀行 201 10.4.2 選好理財經理 202 10.4.3 逆向思維配置淨值型理財產品 205 10.4.4 合理看待收益率 206 第11章 個人理財產品資產配置實戰 208 11.1 認識自己 209 11.1.1 瞭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209 11.1.2 瞭解自己的資產配置和預算 211 11.1.3 設定自己的理財目標 213 11.1.4 儲備和更新自己的理財知識 214 11.2 選擇產品並實施配置 220 11.2.1 低風險產品介紹 220 11.2.2 中風險產品介紹 221 11.2.3 高風險產品介紹 222 11.2.4 保障型產品介紹 224 11.2.5 資產配置方法概述 225 11.3 資產配置完成之後的再調整 230 11.3.1 設置止盈點和止損點 230 11.3.2 每年對投資進行評價 231 11.4 樹立良好的理財觀念 232 11.4.1 投資理財的終目的是過上更好的生活 232 11.4.2 投資理財可以幫助投資者跟上時代的步伐 233 11.4.3 投資理財是為了享受時代發展的紅利 234 11.4.4 投資理財的經歷本身就是財富 235
林大千,擁有14年銀行從業經驗,深度服務過上百名私行客戶;擁有CPB、AFP、證券、期貨、保險等多張證書,在股票、債券、基金、保險、貴金屬、外匯等多個投資領域均有豐富的投資經驗。此外,還自創威爾多芬指標,把握市場中大概率賺錢的機會。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