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CH 1】筋膜「線」概念,全「面」升級! ‧連結肌肉群、維持身體活動度的筋膜 ‧把筋膜連成線─人體的七大筋膜線 ‧並不是每條筋膜,都能「沿線找到痛點」 【CH2】從筋膜構造和功能,發現疼痛的原因 ‧淺層筋膜:讓皮膚固定和滑動,保護血管和神經 ‧深層筋膜:協調肌肉,控制動作和力量 ‧變成「帶狀」的深層筋膜,疼痛都和它有關 【CH3】五大肌筋膜疼痛診斷書 ──了解造成疼痛的真正原因,才能確實循線解痛 ‧筋膜疼痛不是「緊繃」,而是「卡住」了! ‧缺乏運動、老化和受傷,讓筋膜「纖維化」 ‧劇烈運動和重複動作,讓筋膜卡卡的「緻密化」 ‧疤痕、壓力、天氣──意外的筋膜疼痛原因 【CH4】肌筋膜的疼痛和保健觀念大解密 ──關於筋膜的伸展、保養、強化和休息,最常見的7個誤解 ‧好的筋膜,不等於「鬆」的筋膜 ‧保養筋膜的兩個重點:按摩和補水 ‧拉筋後柔軟度變好,是筋膜被拉長了嗎? ‧避免運動,筋膜就不會受傷? ‧範圍和時間,兩個關鍵分辨疼痛的來源 ‧保養關節,除了練肌力,還要練筋膜 ‧運動後的痠痛感,其實來自於筋膜 【CH5】改善肌筋膜痛症的四大解痛技巧 ──伸展、按摩、徒手、道具:選擇最適合的疼痛改善方法 ‧用「伸展‧放鬆」,改善淺層筋膜的滑動 ‧用「加熱‧按壓」,解開深層筋膜的沾黏 ‧依「癒合狀況」,解開疤痕造成的筋膜疼痛 【Part6】16個常見肌筋膜疼痛部位的對症自療 01肩頸痠痛 ‧淺層筋膜 A-1頸部側邊伸展 A-2 耳朵多方向拉伸伸展/B-1放鬆頸部前側筋膜 B-2放鬆頸部後側筋膜 B-3放鬆頸部側面筋膜 ‧深層筋膜 C〈筋膜滑罐〉放鬆肩頸後側筋膜 02中背疼痛 ‧淺層筋膜 A貓牛式伸展/B跪姿扭轉伸展/C單槓淺蹲伸展 ‧深層筋膜 C上背滾筒放鬆 03肩部旋轉肌肌腱炎 ‧淺層筋膜 A-1 90度前彎伸展肩膀 A-2伸展肩胛筋膜 A-3夾背放鬆肩胛/B放鬆胸肌筋膜 ‧深層筋膜 C〈按摩球〉肩膀後側肌群放鬆/D〈筋膜滑罐〉肩膀激痛點筋膜放鬆/ E〈彈性加壓帶〉改善肩膀活動度 04五十肩 ‧淺層筋膜 A側躺扭轉伸展肩部/B固定肩部筋膜的放鬆伸展 ‧深層筋膜 C腋下筋膜放鬆/D〈彈性加壓帶〉改善肩關節活動空間 05網球肘/高爾夫球肘 ‧淺層筋膜 A-1手肘和前臂外側放鬆 A-2手肘和前手臂內側放鬆 A-3伸腕肌肌腱放鬆/B-1〈筋膜球〉前臂外側肌群放鬆 B-2〈筋膜球〉前臂內側肌群放鬆 ‧深層筋膜 C-1〈筋膜滑罐〉前臂外側伸腕肌放鬆 C-2〈筋膜滑罐〉前臂內側屈腕肌放鬆/D-1〈彈性加壓帶〉減輕前臂肌肉的緊繃張力 D-2〈彈性加壓帶〉改善前臂肌肉內側的疼痛 06媽媽手 ‧淺層筋膜 A按摩手腕筋膜肌腱 ‧深層筋膜 B按壓前手臂肌肉/C〈彈性加壓帶〉改善手腕筋膜支持帶和肌腱疼痛 07下背疼痛 ‧淺層筋膜 A按摩放鬆下背胸腰筋膜/B身體反向扭轉伸展 ‧深層筋膜 C〈筋膜滑罐〉鬆開下背激痛點/D活化下背穩定肌群 08髖關節疼痛 ‧淺層筋膜 A-1仰躺單腳畫圈伸展/A-2仰躺單腳抱膝伸展/B-1放鬆臀部和大腿前側肌肉 ‧深層筋膜 C〈筋膜滑罐〉改善臀部和大腿前側緊繃/D〈彈性加壓帶〉改善髖關節緊繃和活動度 09退化性膝關節炎 ‧淺層筋膜 A坐姿伸展大腿內側/B放鬆膝蓋外側和後側筋膜 ‧深層筋膜 C〈筋膜滑罐〉放鬆連結膝蓋的肌肉群/D〈彈性加壓帶〉改善膝關節活動度和空間 10髂脛束疼痛 ‧淺層筋膜 A 膝蓋外側按摩/B滾筒放鬆大腿外側 ‧深層筋膜 C〈筋膜滑罐〉放鬆大腿外側髂脛束/D〈彈性加壓帶〉改善膝蓋和髖關節活動度 11髕骨肌腱炎(跳躍膝) ‧淺層筋膜 A 大腿前側按摩/B滾筒放鬆大腿前側 ‧深層筋膜 C〈筋膜滑罐〉放鬆髖部外側/D〈彈性加壓帶〉改善膝蓋下側疼痛 12鵝掌肌肌腱炎 ‧淺層筋膜 A 大腿內側按摩/B滾筒放鬆大腿內側肌群 ‧深層筋膜 C〈筋膜滑罐〉放鬆大腿內側 13踝關節扭傷慢性期 ‧淺層筋膜 A-1 放鬆腳踝內側筋膜 A-2解開腳踝內側沾黏 A-3解開腳踝外側沾黏/B解開腳踝關節前側筋膜 ‧深層筋膜 C〈筋膜滑罐〉放鬆腳踝和小腿/D〈彈性加壓帶〉改善腳踝活動角度 14阿基里斯肌腱疼痛 ‧深層筋膜 A〈筋膜滑罐〉放鬆小腿後方與側面/B〈彈性加壓帶〉改善跟腱疼痛 15足底筋膜疼痛 ‧淺層筋膜 A 足底按摩 ‧深層筋膜 B〈筋膜滑罐〉放鬆足底筋膜/C〈彈性加壓帶〉改善足底筋膜疼痛緊繃
作者簡介 【復健專科醫師】凃俐雯 長庚大學中醫系畢業,中醫、西醫雙主修,並取得復健專科醫師執照,專長是運動醫學、復健醫學和針灸。熱愛各種運動,在大學時期因為運動傷害導致肩關節脫臼之後,下定決心走向運動醫學的領域。致力於推廣各種運動治療和運動恢復的概念,深信運動傷害最終須以運動訓練來治療和預防。希望越來越多人能夠了解,很多運動傷害其實能夠不藥而癒,而正確的運動訓練才是關鍵。 〈專業執照〉 臺灣復健專科醫師執照 台灣運動醫學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醫師高考西醫師執照 中華民國醫師高考中醫師執照 美國運動醫學會私人健身教練執照(CPT) 〈經歷〉 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 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理事 臺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理事 亞洲足球聯盟(AFC)醫療官 職棒中信兄弟隊醫療顧問 達欣工程籃球隊隊醫 臺北市立大學講師及校醫 海碩盃國際職業女子網球賽醫療長 三太子盃國際職業男子網球賽醫療長 聯邦杯網球賽中華隊隊醫 力康復健科診所院長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 林口長庚針灸科住院醫師 【動作設計協力】蘇柏文 起初抱持著想學到有別於高中學科科系的想法,選填了運動防護員相關學系;國立體育學院運動傷害防護研究所畢業,並考取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員證照,成為2001年北京世大運的國家隊防護員。曾任職復健科診所,也曾任職知名球隊的醫療顧問和防護員,並持續在各個世界級運動賽事擔任國家代表隊的防護員。 〈專業執照〉 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員證 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 CSCS CPT 體能教練雙證照 Flossband亞洲區講師資格 〈經歷〉 北京世界大學運動會國家代表隊 運動傷害防護員 杜哈亞運會運動醫療組 運動傷害防護員 台北達欣男子籃球隊 體能教練、運動傷害防護員 力康復健科診所 運動治療與訓練組長 〈現任〉 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 三屆理事 現任常務理事 T1職業籃球聯盟桃園雲豹隊醫療顧問 中國文化大學 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 運動傷害防護專任講師 【動作示範】陳雅芬 萌少女 「我跑我想我享受」──我是個愛跑馬拉松的女生。因為跑步而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自信和笑容,對於跑步這份的執著與熱情,讓我開始學習自我探索、主動思考,更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調整與成長,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非常享受這追求更好更快更不一樣的運動員的歷程。 FB粉專∣「陳雅芬 Ya Fen Office」 〈得獎經歷〉 2019 全運會馬拉松銅牌 2016 Wings for Life台灣站女子冠軍 2015 全運會馬拉松銅牌 2013 全運會馬拉松金牌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