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雲林縣西螺福興宮藏有6案25件法定古物,分別為國家重要古物:「好義從風匾」(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70461號)及雲林縣一般古物:「太平媽南投陶香爐」(府文資二字第1047408514A 號)、「莫不尊親匾」(府文資二字第1053802888B號)、「翹首供桌」(府文資二字第1053802888C 號)、「鎮殿觀音佛祖暨脇侍善才蓮女」(府文資二字第1083811549B號)、「十八羅漢群像」(府文資二字第1083811549C號)等。
本書《西螺福興宮「莫不尊親」匾研究》,為2021年西螺福興宮規劃將典藏之重要古物、一般古物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性出版專書之一,本系列專書亦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並於2022年4月進行出版。
普遍來說,文物具「歷史、藝術與科學」三方面的價值。匾額正是一種提供集體記憶、顯而易見的歷史文本,特別是寺廟中的官方贈匾,足以讓信徒們的集體記憶,得以具體化、視覺化與客體化。匾額本身除了具有某種集體性,更由於它們經常是由政治人物或地方重要人士所贈,因此本身含有濃度極高的政治意涵,不僅反映了社群之間的互動事件,更成為某種政治或社會性的象徵符號。具體來說,臺灣民間經常以官方所賜之匾為榮,視為提升自身地位的一種殊榮。因此,匾額的政治性與正統性,再現(represent)了廟方和官方之間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而且,匾額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意涵和集體記憶的面向,往往是一體兩面的。
如本書「莫不尊親」匾即是體現了族群、經濟如何被彰顯在物質文化上,以及承載日治初期的太平媽化解災殃、拯救西螺街民的歷史傳說。 |
|
|
|
|
|
|
|
|
|
|
|
|
|
|
目錄
Chapter1 壹 緣起
Chapter2 貳 淸代福興宮歷史
一、商賈倡建福興宮
二、遷址街肚起新廟
三、災變與福興宮重修
Chapter3 叄 福興宮傳世的「莫不尊親」匾
Chapter4 肆「莫不尊親」匾的歷史
一、福興宮的傳世古物--「莫不尊親」匾
二、乾隆三十五年遷建福興宮歷史的物證
三、武裝抗日與「莫不尊親」匾的神蹟傳說
Chapter5 伍 「莫不尊親」匾工藝與風格之分析
一、臺灣現階段匾額研究成果
二、匾額的格式
三、「莫不尊親」匾工藝與風格分析
四、臺灣其它傳世的「莫不尊親」匾
Chapter6 陸 「莫不尊親」匾科學鑑定與劣化分析
一、檢視登錄表
二、X光攝影
三、XRF檢測分析
四、彩繪層顯微觀察分析
五、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能量分散分析儀
六、木材鑑定
Chapter7 柒 結論:「莫不尊親」匾的文化資產價値分析
一、史料
二、近人著作
三、西文著作及論文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李建緯
現任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主要專長為臺灣民間宗教文物、古物類文化資產普查與分析、中國古代物質文化。近年主要協助文化部文資局推動全國文物普查輔導中心等工作,著作包括有《文物觀自在》(與盧泰康合著)、《傳神:走進金門祖先畫像》、《歷史、記憶與展示:臺灣傳世宗教文物研究》、《聖物廕福興:大里杙福興宮文物的文化資產分析與詮釋》等,以及發表與臺灣文物相關之期刊、論文等數十篇。
楊朝傑
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經濟史、區域史。長期從事濁水溪中、下游的地方社會與族群關係的探討,發表多篇論著。近年,積極探尋十九世紀濁水溪流域的街庄故事,同時也投身在古物類文化資產與地方社會歷史的發掘,期盼自己能為臺灣各地承載著生命厚度的歷史而努力!
柯光任
彰化溪湖人,熱愛神靈世界和地方史蹟。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研究領域為臺灣民間信仰、宗教文創產業、籤詩文化、寺廟史志編撰。著作有《五甲龍成宮廟史》、《彰化縣田尾鄉聖德宮鎮化堂簡史》(皆與王志宇教授合著)。曾發表〈西螺福興宮宗教文化創意產業及其運作模式〉、〈文獻與傳說的交融運用──以溪湖福安宮建廟與蛇年建醮為例〉等學術論文。近年來嘗試透過籤詩解開人心枷鎖。
吳盈君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副教授,西班牙國立Sevilla 大學繪畫暨修復保存博士。專長為架上繪畫、彩繪木質雕刻、當代藝術修護,從事文物修護保存工作十餘年。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