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顧名思義,本書用三章分別分析了法律的客觀性的諸維度、法治的分類及內涵,以及客觀性及法治的關係及其在政治權威或政治道德中的作用。作者運用實證主義的方法,將法律的客觀性分為六個主要維度,並分別予以詳細分析;將法治概念分為“作為任何法律體系運行所必須的條件的法治”和“作為西方政治傳統的道德要求的法治”,並以富勒法治八大原則為線索,對兩種法治分別展開分析;最後論證了客觀性多個維度與兩種法治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對政治權威的影響。總之,本書結構清晰,論述簡單,但仍保持一定深度,中文版翻譯亦準確、通順,若對法理學尤其是實證法學有興趣,推薦一讀。
中譯本作者序 / 006 譯者序 / 008 前言 / 024 第一章 客觀性的維度 / 027 1.1 概述 / 028 1.2 客觀性的種類 / 028 1.2.1 作為思維獨立性的客觀性 / 030 1.2.2 作為確定正確性的客觀性 / 041 1.2.3 作為統一適用性的客觀性 / 065 1.2.4 作為超越個體可識別性的客觀性 / 074 1.2.5 作為不偏不倚的客觀性 / 080 1.2.6 作為真值—能力的客觀性 / 095 1.2.7 其他類型的客觀性 / 109 1.3 小結 / 127 第二章 法治的要素 / 129 2.1 法律的本質 / 131 2.1.1 普遍性規範的治理 / 138 2.1.2 公開確定性 / 142 2.1.3 可預測性 / 148 2.1.4 明確性 / 152 2.1.5 反對衝突和矛盾 / 154 2.1.6 可遵循性 / 160 2.1.7 歷時穩定性 / 162 2.1.8 制訂與實施間的一致性 / 164 2.2 作為道德理想之法治 / 172 2.2.1 普遍性規範的治理 / 174 2.2.2 公開確定性 / 180 2.2.3 可預測性 / 184 2.2.4 明確性 / 186 2.2.5 反對衝突和矛盾 / 189 2.2.6 可遵循性 / 194 2.2.7 歷時穩定性 / 200 2.2.8 制訂與實施間的一致性 / 204 2.3 結論 / 213 第三章 客觀性與法律的道德權威 / 217 3.1 關於感知的思維獨立性的初步評論 / 218 3.2 權威性原則 / 220 3.3 弱的感知思維獨立性 / 224 3.4 強的感知思維依賴性與非確定性 / 232 3.5 其他類型的非確定性 / 237 3.6 為什麼非確定性的氾濫對道德權威是毀滅性的? / 240 3.7 一些明顯衝突的觀點 / 247 3.7.1 科爾曼和萊特論非確定性 / 247 3.7.2 沃爾德倫論分歧和確定性 / 255 3.8 結論 / 261 有關延伸閱讀書目的說明 / 264 參考文獻 / 267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