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E9789862139097 |
定价 |
NT2520 |
售价 |
RM390.60 |
作者 |
巴布・狄倫
|
出版社 |
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9-09-26 |
库存量 |
有库存 此商品为电子书,订单确认收到后将发送兑换码至电子信箱。 |
|
电子书试读
本书为流动版面EPUB格式,适合用 mooInk、手机、平板及电脑阅读(无法在其他阅读器上阅读),不能下载及打印。需登录第三方网站readmoo.com兑换及阅读。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當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201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迄今歌詞的完整呈現。
◎繁體中文版集合音樂人、詩人與學者,精心翻譯與註解,是華文世界巴布.狄倫歌詩集最佳譯本。
◎31張專輯、386首歌詞,中英對照。
◎《紐約時報》:「狄倫作為一位歌手而足以躋身文學史,這部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大英百科全書》:「狄倫被譽為他那個世代的莎士比亞……設定了歌詞寫作的標竿。」
◎滾石雜誌2015年公布「古往今來100位最偉大的創作歌手」名單,巴布.狄倫名列第一。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1960年代以來叛逆文化的代表人物,創作歌手巴布.狄倫,表彰他的歌詞「在美國歌謠傳統裡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他是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音樂人,紐約時報指出,「這或許是溯自1901年以來,最極端的選擇」。
在此之前,2008年,普立茲獎也因為他的「歌詞創作飽含特出的詩的力量,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帶來深遠影響」,頒給他一個特別獎。其實,從1990年代末起,學界和詩人們便已開始探討他歌詞的詩藝,與荷馬、維吉爾等古典詩人並列討論。《大英百科全書》說,狄倫「被譽為他那個世代的莎士比亞……設定了歌詞寫作的標竿」。
滾石雜誌2015年刊出的「古往今來100位最偉大的創作歌手」名單,巴布.狄倫名列第一。這部書收錄了這位吟遊詩人迄今創作的全部386首歌詞,中英文對照,依他的31個專輯的次序整理,並經狄倫親手校定。
繁體中文版邀請夙有專精的詩人、學者、作家擔任這樁艱鉅的翻譯工程,並由中英文學養俱佳的美籍學者費正華(Jennifer Feeley)擔任翻譯諮詢,主編馬世芳亦參酌各方考證耙梳詞義,與譯者往來討論,力圖保留原詞多樣奔放的語感,並兼備可讀性。狄倫作品中可能對中文讀者產生隔閡的專有名詞、聖經與文史典故、雙關語、時代背景,均盡力詳註,希望讓中文讀者終於得以親近這位樂史巨人。
各冊內容簡介
巴布.狄倫歌詩集 I(1961-1964)
本輯收錄狄倫出道之初最早的四張專輯,是他從民謠圈異軍突起、成為「時代發言人」的引爆點。在這個階段,狄倫確立了我們今日集體意識中所謂「民謠歌手」的形象。從此以後,大抵每個揹起吉他企圖為時代寫歌的青年,都難以逃離狄倫巨大的身影。
從他最初的這些作品,可以看到狄倫如何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蛻變為卓然自成一家的成熟創作者。《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堪稱當代民謠史影響最深遠的原創專輯,次年的《時代正在改變》則是狄倫社會鬥爭意識最強烈的專輯。迄《巴布.狄倫的另一面》,他漸與紐約民謠圈和左翼政治分道揚鑣,部分歌詞語言密度愈來愈高,意象愈來愈晦澀,預示了接下來的劇烈轉變。
巴布.狄倫歌詩集II(1965-1967)
本輯收錄狄倫六十年代中期樂風丕變,從民謠轉向搖滾,創造力「井噴式」爆發的一系列曠世鉅作。因為這幾張專輯,他被封為青年反叛文化的旗手,拱上了救世主的寶座。
狄倫促成了搖滾和民謠的匯流,從此解放了流行音樂形式和內容的想像。同輩音樂人深受刺激,風行草偃,搖滾遂從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娛樂,升級成為足堪承載思想和技藝的新興創作形式。
《全數帶回家》和《六十一號公路重遊》較多憤世、乖張、夢魘式的末日寓言,《金髮疊金髮》則更趨於內觀、私我,觸目都是破碎挫敗的愛情風景。《約翰.衛斯理.哈丁》轉為素淡簡約,在官能舖張、籠罩著暴力與戰爭陰影的年代,它是無視時俗的暮鼓晨鐘。
巴布.狄倫歌詩集III(1967-1970)
本輯收錄狄倫六十年代末期樂風返樸歸真的作品。《納許維爾的天際》和《新早晨》皆編制清簡,詞作以情歌為主,間以寓言式的歌謠。《自畫像》主要集合翻唱曲和實況錄音,只有兩首新創曲。
《地下室錄音帶》是1967年夏狄倫退隱期間和之前巡演的樂手在鄉間舊宅合錄的一系列作品,事隔多年始結集發行。這些歌或有著渾不可解的趣怪歌詞,或有著史詩式的古老語言,又時時呼應百年來的草根歌謠傳統。狄倫日後的創作將會不斷回到《地下室錄音帶》的世界,那個聖與俗、善與惡、歷史與當下的界線都泯然不存的江湖。
巴布.狄倫歌詩集IV(1973-1978)
本輯收錄狄倫七十年代的大部分作品。《行星潮浪》是他的第一張排行冠軍專輯,狄倫在親手繪製的專輯封面寫下「鑄鐵歌謠與傷心情歌」,歌詞全部是第一人稱的私我敘事,帶有哀傷自棄的底色。《血路斑斑》多是悒鬱心碎的情歌,在抒情和敘事之間取得了細膩的平衡,飽含真誠袒露的情感,足以列入狄倫最精采的傑作。論者多謂這張專輯紀錄了他和妻子莎拉婚姻的崩壞,但狄倫始終否認這些歌帶有自傳色彩。
《渴望》和作家雅克.力維合撰大部分歌詞,多半是情節生動的敘事曲。《合法上路》在意象濃密的歌詞中閃現厭世傾向與末日景觀,彷彿替接下來的信仰轉向預先作了鋪陳。
巴布.狄倫歌詩集V(1979-1983)
本輯收錄狄倫以「宗教三部曲」為始的四張專輯。1979年,猶太人出身的狄倫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並連續出版兩張福音專輯《慢行列車駛過來》和《得救的人》,直到1981年的《注射愛》才重返世俗題材,但仍以宗教主題為主。狄倫後來否認他在這段時間被冠上的所謂「重生基督徒」身分:「我從未說過自己『重生』,那只是媒體冠上的名詞。我不認為自己曾是不可知論者,我總相信有一種至高的力量,眼前的世界並非真實世界,還有新的世界會來。」
進入八十年代,狄倫漸漸不再以忠貞基督徒自居,但宗教和信仰的主題,始終在他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異教徒》專輯除了內在的自剖,情愛的告白,並觸及以巴衝突、環保與全球化這些時事題材。此輯收錄的同時期創作,亦有不可多得的傑作。
巴布.狄倫歌詩集VI(1985-1990)
本輯收錄狄倫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為止的專輯。《情色歌舞帝國》堪稱秀異之作,但之後的《酩酊大醉》和《在音軌中》多半歌詞都非由狄倫主創,一般認為是他重新摸索方向的低潮期。迄1989年的《慈悲啊》,狄倫終於重新贏回眾人信心。在這些歌裡,狄倫是睥睨時代的憤世者,是引人入勝的說書人,也是胸懷慈悲的傳道者。這張專輯被譽為足以和《血路斑斑》乃至於六十年代的經典昂然並立。
狄倫九十年代的首張專輯《紅色天空下》近於遊戲之作,之後狄倫暫時擱筆,有七年時間未曾發表新創作品。
巴布.狄倫歌詩集VII(1997-2012)
本輯收錄狄倫暮年「重攀顛峰」的系列傑作。睽違七年的原創專輯《遺忘的時光》滿是厭世惆悵的底色,然而內力深沉老辣,為狄倫拿下了葛萊美「年度專輯」大獎。接下來幾年,年過六旬的狄倫靈感泉湧,接續出版了兩張重量級的傑作《「愛與盜竊」》和《摩登時代》,頗有議者以為這三張專輯可以和他1965到1966年間石破天驚的「搖滾三部曲」前後輝映。這些歌的主題落回了永恆的叩問:生存與死亡,靈魂與來生,愛慾與救贖,脆弱的人性,虛妄的現世,重複的歷史。
2009年,狄倫與「感恩的死者」樂團詞人羅伯.杭特共同創作《共度此生》專輯,語言漸趨凝鍊簡潔,大幅向芝加哥藍調為主的庶民音樂傳統靠攏。2012年的《暴風雨》,歌詞多半沉鬱而有殺氣,滿是死亡、罪孽與暴力的氣息——年過七旬的狄倫,像身經百戰的老將軍,在硝煙中回首。血痕未乾,目光依然凌厲。
封面攝影者簡介
波文映畫社MW studio TW,新銳影像團隊,作品常見時尚雜誌、唱片封面。曾擔任2019年金音獎主視覺設計。
FB m.facebook.com/manbowenstudio
IG mw_studio_tw
作者簡介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1-)
本名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創作歌手、作家、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狄倫是二十世紀以降西方樂壇最受尊崇、影響力最大的創作歌手,在《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百大創作歌手」名列第一。他不僅繼承吟唱詩人的民歌傳統,亦能融會古今,緊扣時代意識,翻轉語言質地,徹底改變了民謠的風貌。又與搖滾結合,打破樂種藩籬,成為青年叛逆文化的旗手。同代人風行草偃,觸發了西方流行樂的巨大變革。其後一度回歸鄉村樂與草根歌謠,並漸次鎔鑄各路樂風,賦傳統以新意,亦帶來極深遠的影響。
畢生獲獎無數,包括十一座葛萊美獎(含一座終身成就獎),並曾以電影主題曲獲奧斯卡獎與金球獎,1988年進入搖滾名人堂。2008年以其「歌詞創作飽含特出的詩的力量,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帶來深遠影響」獲普立茲特別獎。
201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獎項的音樂人。瑞典學院表彰他「在偉大的美國歌謠傳統裡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
狄倫迄今出版逾三十張錄音室專輯,並著有小說《狼蛛》(Tarantula)、自傳《搖滾記》(Chronicles: Vol.1,中文版由大塊文化出版)。他也是業餘畫家,曾出版畫冊多種,並有鑄鐵裝置等藝術創作。
《巴布.狄倫歌詩集》收錄了狄倫1961至2012年間創作的386首歌詞,中英文對照,依31張專輯次序整理,其中多首經狄倫親手重新編輯。《紐約時報》謂:「狄倫作為一位歌手而足以躋身文學史,這部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編者簡介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著有散文集《耳朵借我》、《歌物件》、《昨日書》、《地下鄉愁藍調》等。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並獲多座廣播金鐘獎。
翻譯諮詢
費正華(Jennifer Feeley)
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博士,翻譯過許多中國、台灣、香港作者的詩、小說和散文,作品散見於多種期刊和選集。譯作Not Written Words: Selected Poetry of Xi Xi (不是文字:西西詩集)於2017年獲得盧西恩.斯泰克亞洲翻譯獎及香港出版雙年獎。
譯者簡介
余三奇
現為專業中、英文教材編輯。曾得過三次梁實秋翻譯獎,閒暇時喜歡翻譯英文詩歌、小說、戲劇。(譯《巴布.狄倫的另一面》、《街頭守法者》、《酩酊大醉,失去知覺》、《慈悲啊》)
李康莉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分校英美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大學兼任英語教師、社區大學講師、職業譯者。曾出版中文詩集。中文著作《閱讀的力量》(天下文化/合著)等。翻譯書籍包括《文化地圖》(好優文化,2017)《暗房裡的男人》(Net and Books, 2017)《甘地教我的情商課》(天下文化,2019)等等。(譯《全數帶回家》、《遺忘的時光》、《「愛與盜竊」》)
孫維民
詩人,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博士,曾獲得中國時報新詩獎、梁實秋散文獎等,著有詩集《日子》、《地表上》等。(譯《在音軌中》)(譯《共度人生》)
馬世芳
廣播人,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著有散文集《耳朵借我》、《歌物件》、《昨日書》、《地下鄉愁藍調》等。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並獲多座廣播金鐘獎。(譯《全數帶回家》、《六十一號公路重遊》、《金髮疊金髮》、《納許維爾的天際》、《慢行列車駛過來》、《注射愛》、《遺忘的時光》、《「愛與盜竊」》)
崔舜華
1985年冬日生。著有詩集《波麗露》(2013)、《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2014)、《婀薄神》(2017)。並有散文集《神在》(2019)。(譯《血路斑斑》、《渴望》)
張之豪
現任基隆市議員,網路專欄作家,文史工作者,曾任總統府諮議。興趣為搖滾樂與電影。加拿大UBC大學畢,台大政研所碩士,政大亞太博士班肄業。(譯《納許維爾的天際》、《紅色天空下》)
張芬齡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選》、《聶魯達詩精選集》、《精靈:普拉絲詩集》、《白石上的黑石:瓦烈赫詩選》、《拉丁美洲現代詩選》等二十餘種。曾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2017年與陳黎同獲胡適翻譯獎。(譯《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時代正在改變》、《全數帶回家》)
陳黎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2005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2012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譯《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時代正在改變》、《全數帶回家》)
曾珍珍
詩人、譯者、比較文學學者。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英美系教授。2008年以翻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的著作《最藍的眼睛》獲第32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另譯有魯益師(C.S. Lewis)著作數本、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詩選與導讀《寫給雨季的歌》,詩作散見報紙副刊。(譯《慢行列車駛過來》、《得救的人》、《注射愛》)
楊嘉
音樂是興趣也是維生的工作。從主持電台西洋音樂節目開始,一路撰寫西洋樂評並翻譯音樂書籍。經歷國語唱片公司的全盛時期,而後進入國際唱片公司,發展亞洲音樂新媒體。2014年返台專心翻譯工作。(譯《情色歌舞帝國》)(譯《暴風雨》)
葉佳怡
台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憤怒的白人:直擊英國極右派!》、《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恐怖老年性愛》、《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和《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等十數種。 (譯《慢行列車駛過來》、《得救的人》、《注射愛》)
葉覓覓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創作藝術碩士。以詩錄影,以影入詩。夢見的總是比看見的還多。擅於拼貼別人的無關成為自己的有關。標準廢墟控。作品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德國斑馬影像詩影展最佳寬容影片等。育有詩集三本,《漆黑》、《越車越遠》與《順順逆逆》。(譯《地下室錄的音帶》)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家、攝影家。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藝術家。曾出版詩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及評論集《異托邦指南》等。譯作有《尋找倉央嘉措》、《這裡》等。(譯《約翰.衛斯理.哈丁》)
蔡琳森
1982年夏日生。有詩集《杜斯妥也夫柯基:人類與動物情感表達》(2015)、《寡情問題》(2015)、《麥葛芬》(2019)。譯有艾倫.金斯堡詩集《嚎叫》(與崔舜華合譯, 2015)。(譯《血路斑斑》、《渴望》)
鍾永豐
詞作者,與歌手林生祥合作七張專輯,得過多座金曲獎、金音獎,並兩獲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譯《巴布.狄倫》)
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出版有詩集《樂天島》等八種、散文《阿瓜日記──八○年代文青記事》、評論《新世紀台灣劇場》、《邁向總體藝術──歌劇革命一世紀》及小說、劇本等多種。擔任過四十餘齣劇場、歌劇、舞蹈之導演。歷任台北詩歌節、圖博文化節、台灣國際人權影展之策展人。現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譯《自畫像》、《新早晨》、《比利小子》、《行星潮浪》、《異教徒》、《摩登時代》)
目錄列表:目錄 巴布.狄倫歌詩集Ⅰ(1961-1964) 巴布.狄倫歌詩集Ⅱ(1965-1967) 巴布.狄倫歌詩集Ⅲ(1967-1970) 巴布.狄倫歌詩集 IV(1973-1978) 巴布.狄倫歌詩集 V(1979-1983) 巴布.狄倫歌詩集Ⅵ(1985-1990) 巴布.狄倫歌詩集Ⅶ(1997-2012)
|
|
|
|
|
|
|
|
|
|
|
|
購買電子書注意事項:
1. 此電子書閱讀服務配套由台灣「Readmoo讀墨電子書」提供。
2. 電子書為虛擬商品,無實體物品,格式為流動版面EPUB,適合用 mooInk電子閱讀器、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3. 訂單確認交易成功後,將以電子郵件寄送「電子書兌換碼」,您亦可於城邦閱讀花園網路書店「會員專區」查詢。
4. 憑電子書兌換碼可於「Readmoo讀墨電子書」兌換該本電子書。請前往「Readmoo讀墨電子書」專屬頁面,註冊成為會員并依循頁面顯示的流程進行兌換。
兌換網址:https://readmoo.com/redeem
5. 電子書兌換碼不限本人使用,惟僅限使用一次,並僅適用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6. 購買后不得辦理退貨,也無法退費。
7. 更多電子書相關資訊及常見問題請參考客服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