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88763474 |
定价 |
NT580 |
售价 |
RM90.60 |
优惠价 |
RM80.63 *
|
作者 |
張國剛
|
出版社 |
香港中和出版
|
出版日期 |
2022-03-0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12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從張騫「鑿空」西域、鄭和下西洋,到郭嵩燾《使西紀程》,
中國人的「西方」概念經歷了哪些變化?
從「秦那」到「賽里斯」,從絲綢到香料,從陸路到海路,
西方人為何執着尋找「東方」?
從東漢到羅馬,從歐羅巴的「中國趣味」到紫禁城的「西洋風」,
絲綢之路承載了多少東西文明的交流與互鑑?
本書是一部絲路文明新解。書中將歐亞各民族在絲綢之路上長達三千年的文明交往劃分為四個宏大的篇章:從史前交往到打通絲路,遠古的東方與西方首次相遇;漢唐時期諸神入華,四大文明體系在西域邊地匯流,開始形成多元貿易和文化交流網絡;宋明之際,香藥東來、瓷器西去,華夏物產經由海上絲路到達中亞,遠迄歐洲;至晚明盛清,傳教士東來,拉開了中國與歐洲從想像異邦走向東西之辯的文明互鑑的帷幕。至此,絲綢之路終將亞非歐三大洲,亦即近代以前的文明世界緊密聯繫起來。
推廣重點
●重走絲綢之路
中西文化交流史入門必讀
●以歷史為鏡鑑
千年前的全球化經驗歷久彌新
●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兼具知識性、趣味性與可讀性
1. 回望絲路三千年,再現亞歐大陸跨文化交流的傳奇歷史;
2. 扎實考證,生動解讀,從人物、事件、器物等方面剖析中西文化互鑒的影響;
3. 以史為鑑,從古人對異文化的兼容並蓄中尋找今日全球化問題的答案。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言
傳統絲綢之路上的動力機制 i
第一篇
鑿空之舉 從文明的邊疆到西眺羅馬 1
第一章 人類的童年與文明的邊疆 3
第二章 遠古神話中的東方與西方 13
第三章 希臘化時期:絲路之前的中西文明交流 27
第四章 鑿空之舉:張騫出使西域 43
第五章 東漢與羅馬:絲路帝國的遙望 54
第二篇
諸神入華 東來傳經與西行求法 67
第一章 從西域神僧到中土大唐:佛教入華 69
第二章 從敦煌飛天到楊貴妃的胡旋舞 83
第三章 景教入華:唐代的基督教與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98
第四章 中古絲路上的粟特商人 116
第五章 中古絲路上的「西遊記」 128
第三篇
季風南海 陸上絲路的衰落與海上絲路的興起 145
第一章 天方海舶:宋元南海「香瓷之路」 147
第二章 《馬可.波羅遊記》:從發現契丹到發現世界 162
第三章 三保太監鄭和與航海王子亨利 173
第四章 晚明盛清的中歐貿易格局(上):
雙嶼港與海上走私 184
第五章 晚明盛清的中歐貿易格局(下):
澳門與廣州的離岸貿易 190
第四篇
想像異邦 中歐文明的交流與互鑑 205
第一章 「利瑪竇規矩」及其意義 207
第二章 明清傳教士眼中的中國政治 218
第三章 歐羅巴的「中國趣味」與紫禁城的「西洋風」 229
第四章 禮儀之爭: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 239
第五章 18世紀晚期中國形象的逆轉 250
終篇
歷史視野與現實觀照 271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