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5480677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2.87 *
|
作者 |
格雷姆.麥克雷.伯內特
|
译者 |
林雨蒨 |
出版社 |
方言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2-02-23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04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要逃離絕望,不要殺了你自己,要殺了你的自我。」
不跟上這個世界錯了嗎?
有病沒病,由誰定義?
一場精神科醫師與病人的貓抓老鼠遊戲,
讓正常與失常的界線逐漸失守……
■ 有時候你就是必須看著自己,一點一點地崩潰
2019年年底,本書作者收到了一份匿名包裹,
裡頭裝有五本神祕筆記本。
內容記述著筆記主人偶然讀到活躍於六○年代的
精神科醫師布雷斯維特的著作《反治療》(Untherapy)。
這些故事精采迷人,直到倒數第二章〈桃樂絲〉時,
她清楚知道寫的就是已死去的姊姊,
並深信是布雷斯維特親手將姊姊推向自殺。
為了摸索真相,她取了假名羅貝卡,並到布雷斯維特那裡做心理諮商;
但她和自己捏造的人物時而融合、時而分裂,
布雷斯維特開始懷疑她根本不是羅貝卡,
而她或許也漸漸不清楚自己是誰……
■ 我就這樣旁觀著你,因為我是你心底的怪物
「你的自我和現在的你並不是兩個獨立的存在體。
問題是少做一點你自己,還有做個不同的自己。」布雷斯維特說。
「但如果我變成另一個自己,我就不會是我了。我會是別人。」我回答。
從前言到後記,作者描述了一個如水氣般氤氳的迷離世界。
這個故事虛虛實實,似真似假,不限於羅貝卡和布雷斯維特之間,
甚至延伸到真實生活中,作者與筆記主人,以及我們每個讀者之間。
如同書中圍繞的主題:哪個「我」才是真實的自己?
或許應該問,用另一種面貌過生活就是精神有病嗎?
諷刺的是,為了融入群體,社會教育我們要無時無刻戴上面具,
而這時的「偽裝」,難道不是其中一個自我嗎?
誰能定義哪個面貌為真?哪個是假呢?
《寂寞拍賣師》裡曾說:「每個贗品都有它真實的部分。」
何以「偽裝」就要被抨擊與屏棄?
從羅貝卡與布雷斯維特的交流中,可以了解到六○年代反精神病學的思潮,
以及「瘋狂」與「正常」相繼傾頹又互相依存的奇異魅力。
■ 直面你內心即將崩壞的部分,透視孤獨與自我的心理小說
「聽到不用每次都『做自己』沒有關係,
成為自己的替身不是問題,我鬆了口氣。」
現代精神醫學試著從精神科學的角度尋求人性的解答;
但精神科學仍有未知的領域。
這幾年,「做自己」成為顯學,彷彿沒有「做自己」
人生就是受限的,是失敗的。
但「做自己」的人,真的能確定那個自己就是真實的自我嗎?
在名為「做自己」的潮流裡,是否隱含著一股壓力?
「追求做自己是種盲目的崇拜。我們應反過來把世界當成一個舞台,
隨心所欲地演出任一版本的自我。」
想獲得完整的自我,必須經歷過失去。
但,到頭來,或許我們從未擁有過……
真實推薦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各界讚譽
★「關於伯內特的作品,一言以蔽之,你永遠也無法確定你會讀到什麼!他可是一名『轉移注意力大師』。小說形式模糊了虛構與現實的界限,讀者本是來尋求一個答案;卻被書中更多謎團所吸引而尋找了更多答案。」──希瑟.麥克戴德(Heather McDaid),《The Skinny》
★「你會完全被這個滿是詭計、昏暗的詼諧作品所魅惑。它的敘述者不可靠,而作者同樣也不可靠。」──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最佳新小說
★「伯內特的高竿之處在於埋藏書頁間的爆點。有趣、狡詐加上完美的情節,以一種令人滿足的方式揭開──或隱藏──它的祕密。書中內容更喚起我們的同情心,並召喚了一個失落的時代。而書裡那些「錯誤安排」正是本書的有趣之處。」──詹姆斯.沃頓(James Walton),《泰晤士報》(The Times)
★「一個關於祕密、自毀與瘋狂的精采故事,扣著一絲懸疑又令人費解。除了作者賦予的滑稽細節外,我們還能聽到書中每位角色的聲音,讓這個鬥智遊戲充滿活力與吸引力。」──傑克.格列齊(Jake Kerridge),《每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曲折、狡猾且深具自我意識的新小說,充滿了替身與分身的詰問。植根於一九六○年代的反精神病學文化,書中不斷推翻關於瘋狂、身分與罪惡的觀念。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項權力遊戲,最終,作者將我們每一個人拉入了故事中,並在我們手上留下墨跡。這不僅是我們沉浸或沉淪於故事的標誌,也是作者要求我們面對內在瘋狂的方式。」──凱特.韋伯(Kate Webb),《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這本小說和作者的前作一樣有魅力,發展了一種隱祕的敘事手法,並對自我的本質與身分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伯內特以令人欽佩的方式清醒地寫作,同時能探查與照亮心靈的黑暗處。他以閒散、冷漠卻又生動活潑的筆調,提出了我們選擇稱之為現實的本質與感知的問題。」──亞倫.梅西(Allan Massie),《蘇格蘭人報》(The Scotsman)
★「這是一幅關於一位女性和她的心理治療師的肖像畫,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已無關緊要,這兩條交錯的線很快都變得引人注目,我像魚一樣上鉤了。」──蕾拉.沙奈(Leyla Sanai),《旁觀者》(The Spectator)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第1本筆記本
身為個體,我們全都遭受一連串獨一無二的情境衝擊。那些情境加上人對情境的個別反應,最終才形成了我們每一個人。
▍布雷斯維特研究之一:早年生活
返回童貞時期,不用像在我爸的屋簷下,要假裝對那些冷落輕視無動於衷,真的是件很愉快的事。直到那時我才了解,原來我在家時也在演戲。
▍第2本筆記本
自殺,讓我們全都變成了電視劇《瑪波小姐探案》中的瑪波小姐。你就是會忍不住去尋找線索,而且很自然地會從過去翻找,畢竟自殺的人現在擁有的也就只有過去。
▍布雷斯維特研究之二:牛津
你必須把存在看成是瞬息萬變和無意義的,其他都只是各種不同的自我欺騙形式。
▍第3本筆記本
不過,如果是像我這樣人生沒有多大逆境的人,沒人會想叫我撐下去。大家都認為我會撐下去,就好像我是個自動裝置,為什麼不呢?
▍布雷斯維特研究之三:殺了你的自我
布雷斯維特替他做的,顯然是擺脫假裝成別人的罪惡感,讓他相信模擬的自我與他隱藏的自我同樣真實。鮑嘉對友人說:「聽到不用每次都『做自己』沒有關係,成為自己的替身不是問題,我鬆了口氣。」
▍第4本筆記本
「為什麼妳這麼在乎意義?」他說,「當然,每件事都沒有意義。接受生命是無意義的,是釋放自己的第一步。」
「既然每件事都沒意義,又何必改變?」我說。
▍布雷斯維特研究之四:安格路事件
布雷斯維特面對法庭的態度(他脫下鞋子,故意在杜威廉進行終結辯論時踢他的腳),以及整體上的傲慢,無法贏得陪審團的心。
▍第5本筆記本
不過,昏睡幾乎不是阻止一個人自我了結的適當理由,只是因為太懶得自殺所以活了下去,既不高尚也不浪漫;然而這似乎就是我現在的狀況。
▍布雷斯維特研究之五:逃離
直到現在,回到這裡後,我才了解我對達靈頓的厭惡錯了,討厭達靈頓只是因為這是我的家鄉。我討厭的不是達靈頓,而是我自己;我試圖逃離卻失敗的,是我自己。
再版後記
謝辭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格雷姆.麥克雷.伯內特|Graeme Macrae Burnet
蘇格蘭最耀眼的文學天才。在基爾馬諾克土生土長,並於布拉格、波爾多、波多和倫敦擔任英語教師多年。返回格拉斯哥後,又替各家獨立電視公司工作八年。擁有聖安德魯斯大學國際安全研究文學碩士學位,以及格拉斯哥大學英語文學學士學位。
本書為他的第四本小說,出版前於版權經紀圈頗受好評,榮登《衛報》(The Guardian)年度期待出版書單,出版後即獲選《書商》(The Bookseller)編輯精選書,而他也以第二本小說《他的血腥計畫》(His Bloody Project)入圍曼布克文學獎決選。文章散見《衛報》、《觀察家報》(The Observer)、《世界報》(Le Monde)。
譯者簡介
林雨蒨
澳洲墨爾本大學研究所畢,曾任國際通訊社編譯。譯作甚豐,包括《改變人心、贏得支持的奇蹟說服力》、《天使遺留的筆記》、《為了與你相遇》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