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人、思想和社會》的關鍵詞是「政治」。杜拉克關心的「政治」,是負責任的人的負責任的行動。本書反映的是杜拉克「管理學」賴以產生的更宏闊的政治、社會視野。 《人、思想與社會》的主要話題,是20 世紀中葉(1946-1971)的人和事。可是,藉著談論時政,杜拉克提出了更為根本的問題。比如,如何在染上意識形態熱病的世界裡捍衛健全的政治生活?如何在普遍麻木和冷漠的世界裡捍衛健全的政治生活?很多時候,狂熱的世界、冷漠的世界會疊加在一起,共同圍剿人的責任、負責任的人。所以,更為根本的問題是:如何捍衛負責任的人?如何讓人在整全視野裡理解自己的責任?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導讀 政治的根基與危機 楊無銳 前言 第1章 新型市場與新型企業家 多元化的合併/接管合併/新成長型公司/「不可能會發生」的發展/多國籍企業/凱因斯症候群/職業的大眾市場/初步的反應/職業市場中的庫存危機/新的資產經理人/促成職業市場發揮作用/多國籍公司與民族國家/集中就是競爭 第2章 不合時宜的齊克果 第3章 新政治筆記 新的國內現實/新的國內議題/國際政治的議題/南方流失決定票/經濟集團的式微/種族團體的角色正在改變/市中心與郊區/對政黨的影響/大社會―實質與話術 第4章 浪漫世代 第5章 卡爾宏的多元主義 第6章 美國的方向 品質上不同/我們缺乏的政府/學校介入政治/年輕人接管/年輕人的政治/經濟成為令人厭煩的事/詹森的困境/機會 第7章 成為高效能總統的祕訣 如何利用專家/組成一個新政黨/優先事項清單/不隱藏的說服者 第8章 亨利.福特 第9章 美國人有政治天賦 第10章 日本嘗試創造第二次奇蹟 自信的理由/⋯⋯以及恐慌的理由/繼續什麼也不做/舊口號和新世代/尋找確定性/我們是玩真的嗎? 第11章 我們可以從日式管理中學到的事 「共識」的意義/「終生僱用」的迷思與現實/關懷與照顧年輕人 第12章 凱因斯:經濟學是個神奇的體系 第13章 美國政治的經濟基石 美國政治的經濟基石/美國歷史的重要主軸/經濟衝突的運用/「兩黨合作」的偏誤/「共識」的侷限/創新的必要
作者簡介 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譯者簡介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歡有生命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