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全基金會50年來對教育和文化的支持,
既是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
也等同於台灣社會文化的資產。
在展望下一個50年之際,
我們將懷抱著謙卑和感恩之心,
傳承洪建全基金會的精神資產,
傾盡全力為下一代經營出比好還要更好的基金會。
──張淑征
洪建全先生打造的「國際牌」家喻戶曉,是陪伴台灣經濟社會同步成長的關鍵企業,可以說「有中華商場的記憶,就有國際牌的記憶」。在台灣還處於戒嚴時期的1971 年,洪建全先生很有遠見地成立了「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由簡靜惠擔任執行長,將「文化」帶入洪家事業版圖。
洪建全基金會的50年,也是台灣文化發展的50年;基金會50年的發展歷程,已然轉化成我們共享的文化資產。
基金會為台灣播下文化與教育的種籽:70 年代,以《書評書目》雜誌開啟了文學評論的先聲;並首開當時台灣新局,以台灣收藏最豐的音樂黑膠唱片和電影資料,帶起了台灣民俗音樂的復興;在台灣經濟成長指數激增的80 年代,基金會以「文經學苑」開創了人文與企業合一的先河;90年代以「敏隆講堂」為名設立的現代學堂,人人在此學習文史哲藝課程與深度閱讀;到了2000年後期,透過委託及直接贊助,支持跨越各學科領域、當代藝術家的「覓計畫」也正式啟動……在在都是以文化深植在台灣社會進展的歷史裡。
面對現在與未來,基金會持續積極關注時代脈動,敏銳地作出回應與創見,讓臺灣文化能夠創新、前衛,具有生命力……
全書透過每一張經典、珍貴的歷史照片,隨著令人驚歎的視覺紀錄,帶著我們觀看過去、觀看現在,觀向未來……
本書特色
◆基金會創造許多第一,開風氣之先:1970年代,在基金會普遍以救貧救濟為主的慈善事業,洪建全基金會是第一個長期規劃耕耘教育文化的非營利組織,也由此創造了許多第一:創辦專業書評雜誌《書評書目》、創立兒童文學創作獎、成立視聽圖書館、支持臺灣原創音樂、錄製臺灣第一張民歌唱片、成立敏隆講堂開啟民間辦學風氣、成立「覓計畫」建立文化播種與藝術實踐的平台……。點點滴滴植栽成一座文化森林。
◆全書收錄兩百多張歷史照片影像,為台灣保留半世紀珍貴文化紀錄:從1946年洪建全先生在衡陽路成立「建隆行」開始、1971年洪建全基金會成立到2021年啟動「HAX」計畫,經典而珍貴的一張張照片,呈現基金會長達半世紀在教育、文化、藝術領域的扎根與耕耘,展現基金會發展與臺灣文化變遷之間相互成就的能量。
名人推薦
【時代見證】
齊邦媛 作家.現年98歲
簡靜惠以歷史畢業生的理想,設置敏隆講堂發揮現代人文休憩站的功能,在這個紛亂、災難頻襲的時代,人們最需要強韌的內心力量…… 她投入文化講座和活動深廣的影響,都已深植在台灣社會進展的歷史裡。
許倬雲 歷史學家.現年92歲
敏隆講堂掀起台灣社會的民間講學風氣,也激發一股人文學習的風潮…… 並逐步擴大為有系統的開辦文史哲藝課程,致力於提倡人文素養及文化關懷,這是為台灣厚培文化土壤。
黃春明 作家
洪建全基金會一直有很好的表現,在閱讀風氣消失的今天,面對出版社一直關掉,重慶南路的書店也只剩下幾家,大家都忙著滑手機,敏隆講堂的人文課程能長期堅持,彌足珍貴。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創團藝術總監
當年(1974 年)因為您(簡靜惠)的慷慨,支援雲門做這個事(贊助賴德和的作品《白蛇傳》),音樂家因此能夠發表他們的作品,廣大的群眾也認識了李泰祥、許博允、賴德和、溫隆信,馬水龍這幾位年輕的本土作曲家。台灣開始有了一個音樂的氛圍。那是一個很值得懷念的時代。
詹宏志 作家,PChome董事長
基金會在每一個時期的創意與開展,都跟台灣社會文化發展有緊密相聯的邏輯,我也在不同階段受到不同的啟發,現在回頭看,彷彿基金會和我人生一直相伴。
楊照 作家,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在台灣文學史上,《書評書目》最大特色在於包容性…… 我會認為《書評書目》最容易、也最快速反應出時代的關心議題…… 讀者也就很快的在書與評論間,找到嚴肅與認真的連結。
【世代觀點】
吳明益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小時候中華商場的對面就是洪建全基金會,當時當然不可能知道它在做什麼。直到在東華大學任教時,當我們需要邀請國際上的華文作家來台灣演講,帶給台灣不同的文化交流時,洪建全基金會的敏隆講堂、銅鐘講座就伸出援手。這就像童年時遙遠的,想像和文化並無太深聯繫的一個知名品牌,在我們推廣文學時備感艱難時給予我們最可貴的、實質的協助,我們感動並且感謝這樣的文化實踐。也希望基金會在台灣社會永遠存在。
林平 東海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前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洪建全基金會」超越了一個家族的所能,從經典到當代,跨越了多重價值門檻,彰顯了營運跨世代、受眾跨齡別、服務跨領域、視野跨世紀、持續更新前行的宏大職志!
郝廣才 格林文化發行人,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社長
我相信台灣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曾被「洪建全基金會」點亮心中的火炬,照亮心中的夢想! 在那個到處都是牆的台灣,洪建全基金會是一個箱子,讓我們看過圍牆;是一面窗子,讓我們呼吸不一樣的空氣!
張鐵志 《VERSE》雜誌創辦人暨總編輯
洪建全基金會五十年的故事就是一部台灣的跨界文化史,從音樂、出版、兒童文學,到思想講堂和當代藝術,他們用深耕與累積支持台灣文化前進,而下一個五十年會是更多的創新與實驗,重新想像台灣文化的可能。
彭俊亨 文化部前政務次長,元智大學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博士學程副教授
當大家都在談ESG、SDGs,基金會早在五十年前即揭示以「文化」做為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落實踐行至今。2019年甫推動的HAX計畫奠基在使命傳承的路徑上與時俱進,展現創新前瞻,為所當為。在此致上老員工的深深期待與敬意。
蔡政憲 訊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這本50年紀念冊,見證了「洪建全基金會」在過去半世紀裡,戮力完成的台灣文化基因編輯的偉業,而我,也正是這時代中眾多接受此文化基因轉殖的其中一人。……我多麼感謝基金會開啟的絕妙旅程,以及Grace、Royce兩位用心傳遞如文化聖火的志業,讓台灣這麼美!
劉若瑀 優人神鼓.財團法人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洪家人總是,第一個發現如何將我們生活的環境和我們的成長連結!……直到現在,簡阿姨頂著一頭白髮仍然給予優人智慧的指引,在關鍵時刻幫助我們度過難關!感恩陪伴我們成長的簡阿姨!
蔣顯斌 CNEX視納華仁聯合創辦人暨董事長
當年如果你也曾踏足此處,也許會看到許多小朋友興奮地看書、聽故事,卻又因為身在圖書館不得不輕聲說著悄悄話。在一個個錄音機前聽故事聽到出神的孩子中, 其中有一個,就是當時年僅六、七歲的我。……我感覺到這一顆顆善念的種籽,因著土地與時間的滋養,默默在茫茫人海中抽芽,生養不息。感恩播種之手,處世界之熙來攘往,從不負初衷。
簡文彬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交響樂團的聲音多而豐富,想要成為一位稱職的指揮,必須有能力「聆聽」。1983到1988年,就讀國立藝專的時期,洪建全視聽圖書館是我「聆聽」的重要資料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