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
|
|
Animaux Homos: Histoire naturelle de l’homosexualité |
|
|
|
|
|
|
|
|
ISBN |
9789571394831 |
定价 |
NT420 |
售价 |
RM65.60 |
优惠价 |
RM58.38 *
|
作者 |
芙樂兒・荳潔
|
译者 |
陳家婷 |
出版社 |
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 |
2021-11-02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8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這本書的出現與存在,正提醒了作為自以為優異的人類,
我們是多麼容易被自身的經驗與理解所侷限,以為眼前的狹小視線所及便是世界的全貌。】
*公鵪鶉們會趁母鵪鶉孵蛋時幽會性愛?
*在沒有公鴿的環境下,母鴿們會自行發展性關係?
*雄蜜蜂會在寒冷的冬天群聚,並集體性交?
*螢火蟲的男男交歡,都發生在晚上十點之後?十點前很少見?
*在暖氣房的公蝙蝠會用摩擦另一隻公蝙蝠的下肢來獲得滿足?
*兩頭雌天鵝共同築巢後,一頭會像雄天鵝保護牠們的家?
*黑猩猩會透過同性戀關係換取三餐溫飽?
*母獼猴會對同性秀出屁股,毫不客氣表示自己想交配?
——別大驚小怪了!同性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其實,動物的同性戀關係可以:
>調節社交關係緊張
>加強社會聯繫
>結盟取得保護
>幫忙照顧幼小
>展現生物豐富性與性別多樣性
>促進個體和物種永存
「單性蜥蜴的假交配」、「南非鴕鳥或雌大耳刺蝟的異常行為」、「蝴蝶與蛾的低道德標準」,長久以來科學家用花梢的措辭描述被認為「不自然的」動物界的同性戀行為。為質疑與澄清這個誤解,作者追溯從古至今科學家對動物同性戀的觀察,以及詮釋的歷史,即便這項主題在科學界仍然忌諱,但確實已在近一千種動物物種中觀察到同性戀行為或動機。愉悅、誘惑遊戲、擁抱、愛撫、忠誠和伴侶生活、對後代的保護及照顧,通過對動物生態和行為學的研究,作者發現了動物之間的性,不僅為了增加繁殖的多樣型態,更令人驚訝的是,從中發現動物同性戀對物種演化的重要性。
名人推薦
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 呂欣潔
科普作家 張東君
——強力推薦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什麼是自然?什麼是正常?——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 呂欣潔
大自然的奧妙,生物與動物行為的多樣性——科普作家 張東君
譯者序
同性戀是真真實實存在於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序
引言
第一章 禁忌的歷史
淫亂的古代鷓鴣
動物界的同性戀和早期基督徒
僅是為了繁殖
中世紀寓言
鷓鴣在現代仍然淫亂
性反常的甲蟲
鰓角金龜中的同性戀
費雷博士的實驗
如今的小小計算
最早有關哺乳動物和鳥類的文章
流蘇鷸的反常習性
廿世紀的科學進步,但仍充滿偏見
二十一世紀仍受到刻板觀念的困擾
當企鵝推翻先入為主的想法時
失散戀人的悲痛
企鵝蛋之謎
謎霧更濃烈
安德魯更改姓名,卻不更改性別
第二章 了解動物同性戀
那些不生育的例子
動搖的演化論
了解動物行為學
動物同性戀的可能的和假定的功能
表達強勢
社交關係緊張的調節
和解
加強社會聯繫
結盟
對幼小的照顧
親子選擇
吸引異性伴侶
為了異性戀行為的練習
生殖競爭
難以捉摸或根本不存在的功能?
生物學上適應的副產品
而在這一切中的愉悅感呢?
昆蟲的愉悅感
當果蠅藉酒消愁時
無關生育的性
適應不良(失調)
生物的豐富性
性別多樣性
當遺傳學介入
多方面的現象
第三章 求偶、愛撫、擁抱、交配
鴕鳥舞
鸚哥的愛
來幾場捉迷藏
獼猴的性高潮
日本獼猴的激烈玩耍
海牛之吻
鯨豚類同性之間的「慾經」
孤雌的蜥蜴
爬行動物的求偶表現
有生殖能力的同性戀
必要的行為多樣性
第四章 伴侶生活和同性伴侶共同育幼
大角羊的選擇:同性戀還是陰柔帶女人味的?
海豚同性戀
天鵝爸爸們
共同育兒的灰熊媽媽們
三或四個個體的多元成家
熱帶魚女同性戀伴侶
第五章 跨性別動物和變性動物
跨性別的鳥
變性的魚
是母的,變成是公的,再又變成母的
結論 自然與道德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芙樂兒.荳潔(Fleur Daugey)
法國科普作家、新聞記者、動物行為學家。修習心理學與動物行為學後,投身非政府組織自然保護工作,並轉向寫作與新聞業。她的靈感來自大自然生物,寫作主題環繞在有羽毛或有毛髮的動物,或有葉綠素的植物,並探索神祕的靈長類動物生活和歷史。已出版超過二十一本著作,包括《三百種動物的三百個妙趣橫生的傳奇故事》、《動物的愛情生活》、《菇類,熊厲害!》、《植物也有性嗎?》等。
譯者簡介
陳家婷
一九九二年生於台北,二○一九年底於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海洋生物研究博士班畢業,博士論文標題為《馬賽地區食浮游生物魚的食性》。目前是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探討海洋顆粒性有機物質之碳、氮、磷的元素比例對浮游生物種類組成的影響。興趣為潛水、海洋生物觀察、為有理的少數打抱不平,以此書為法文翻中文的翻譯處女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