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88758463 |
定价 |
NT490 |
售价 |
RM76.60 |
优惠价 |
RM68.17 *
|
作者 |
何偉歡,羅金義
|
出版社 |
中華
|
出版日期 |
2021-09-03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84 页. 23.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一百年後,地球會變成怎樣?
1980 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備受全球關注,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成為國際間的重要議題。「四小龍」之一的香港,當時是亞洲最富裕的地方之一,然而享受經濟奇跡帶來的繁榮富裕之餘,與之共生的是急劇惡化的環境污染。四十年來,環保署的成立、「去工業化」等,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污染問題;然而在整體環保政策上,成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香港,似乎對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完全不感興趣。
在香港講環保並不討好。但事實是,氣候變遷的確在進行中,我們的確需要作出改變—— 儘管很多人懷疑甚或否認這個事實,又或對氣候變遷的言論習以為常、無動於衷。
本書以「問題探究法」(issue inquiry approach)寫作,探討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廢物何去何從、與動植物共融、過綠色生活四個重大範疇,涵蓋再生能源、垃圾分類、保育海洋生物、糧食安全危機、綠色本地遊、古蹟保育等二十多項與每個香港人息息相關的議題,分析香港政府應對這些問題的方法及推出的政策,又以其他國家的環保政策作對比、借鑒。期望能為理論和哲學層面的考掘先邁開第一步,讓我們切實地在國際視野下反省自身的不足。 |
|
|
|
|
|
|
|
|
|
|
|
|
|
|
目錄
導論 環保挑戰的全球在地化 4
甲 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 12
一、減排、碳中和與新能源 13
二、「清新空氣藍圖」遠離世情? 38
三、水資源管理策略居安不思危? 43
四、就讓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向「光暴力」說不 48
五、從「氣候罷課」到氣候變化教育 54
乙 香港超載:廢物何去何從? 58
一、垃圾收費:為什麼15 年來皆師老無功? 59
二、垃圾分類工作要成功可以不經陣痛嗎? 64
三、疫情下塑膠污染大流行 70
四、「垃圾海洋」無限復活,我們能置身事外嗎? 75
五、東亞垃圾貿易反擊戰當中的香港 82
丙 與牠/ 它共融 88
一、山野無痕,如何守護香港郊野公園? 89
二、人樹共融?三代發展局的樹木管理之道 96
三、「圈養」之外?海洋公園與海洋生物保育 103
四、港產野生動物的不幸 108
丁 綠色生活:衣食住行 114
一、無痛之痛:速食時裝「斷捨離」有多偽善? 115
二、玩具有「害」:從「少」開始教育的環保課業 121
三、新冠肺炎揭示的糧食安全危機 125
四、誰是「大嘥鬼」:香港惜食運動應該劍指何方? 130
五、「可不是吃素的」應有的三思 136
六、綠色建築:後勁不繼與背道而馳 142
七、熱浪日常,開與不開冷氣之間的掙扎 148
八、聽見噪音問題在社區呼叫嗎? 153
九、古蹟保育:收成還是寒冬? 159
十、綠色本地遊「殤」機處處? 163
十一、單車出行:交通工具?消閒活動? 169
小結 香港環保政策停留在八十年代? 174
後記 181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何偉歡
香港教育大學大中華研究中心項目主任。嶺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士(主修當代社會問題與政策研究)、香港中文大學社會政策文學碩士。曾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和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從事研究工作。對身邊的事與物感興趣,熱愛大自然,關心環境保育工作,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操練、實踐簡樸生活。
羅金義
香港教育大學大中華研究中心聯席總監,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總編輯。近年有關香港研究的編著包括《回歸20年:香港精神的變易》、《獅子山下的南亞小企業》等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