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推薦序】打開自我結節的心靈鑰匙 ◎壺雕藝術家 丁仲星
【自序】在不勇敢的時候,找自己
迷茫世代,我們需要找到定位。
當我們遇到自己,然後把好久不見的自己接住了,甚至是抱抱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就能帶來一股支持、療癒的力量。
【前言】獨處時刻,擁抱缺了一角的自己
學習「擁抱」失落,品嘗人生的各種際遇,這個獨處角落於是成為安頓身心的地方,也帶動轉變的契機。
這股安穩力量,能在波瀾之後,讓我們更堅定前行
Chapter 1 不用怕,看見自己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疫情之前,工作、家庭、聚會,多數人忙著衝刺生活,沒有太多時間留給自己;疫情爆發之後,口罩、病毒、警戒升級,人與人刻意保持安全距離,行事曆一下子有了許多空白,竟加深內在的恐慌。
「停下來,好讓你的靈魂跟上!」此刻,正好讓自己喘口氣,在這個安靜的空間裡,傾聽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感受,進入「找自己」的旅程……。
1 自己,一切紛擾的起點?
2 拉回,越走越遠的自己!
3 我是誰?關於「我」的角色扮演
4 靜下來,找一個靠近自己的角度
5 自我對話,人生階段性整理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1 找自己的小遊戲
Chapter 2變動時刻的內在追尋,聽見自己的心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脾氣就是忍不住了……。」、「為什麼我會說出傷人的話?」這些看見都曾讓我們陷入懊悔或是低落的情緒中,當我們以旁觀者的角度,從生活、人際、經驗、想像及轉變中,重新看見自己時,便能在不同階段和際遇中學習,找到安放自己的方式。
當我們接受自己本來的樣貌,就能夠自在地展現自我,進而接受每個人價值觀的不同,自然而然欣賞各種屬於自己的樣態。
1 獨處的必修課──從生活裡尋找自己
2 與人互動,但求真誠──從人際中發現自己
3 閃耀光芒的生命厚度──從經驗塑造自己
4 欣賞美的各種樣態──從想像中相信自己
5 流動的信念──從調整轉換中尋找自己
6 建立修復的韌力──在際遇中安放自己
7 我輩中年,同在的幸福──在時代中活出自己
8 躍出代溝,世代衝突的再看見
9 自我覺察,迷茫世代的安定學
10 人生下半場,學習安適自在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2 畫出自己的「生命線」
Chapter 3 暖心經驗,影響生命至深
美國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指出,在溝通的情境中,人們容易出現五種因應的互動型態,分別是指責型、討好型、理智型、打岔型及一致型。
當我們開始讀懂自己行為背後的想法時,才能夠貼近更真實的自己,更能明白過往被暖心照顧的經驗,如何影響生命至深。
1 冰山之下,隱晦的呼求……
2 看得見行為背後,隱藏著互動拉扯
3 發現情緒背後,貼近真實的自己
4 孤獨,但不孤單
5 保有改變可能,就是自我突破
6 嶄露真我,關係互動最好的方式
7 你的期待,並非我的期待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3 暖心經驗的自我照顧
Chapter 4 讀懂情緒,找回獨處安定力
每個人都是在「我」、「他人」和「情境」的互動當中,一旦遇到自己都搞不定的時候,總希望有人可以陪伴,給予協助。
當我們「只有自己」的時候,仍可透過自我陪伴的力量,進而突破僵局。
1 讓我靜一靜,展現自我陪伴的力量
2 涵容,情緒轉換的能力
3 看見內心小劇場,讓情緒安在
4 停看聽,避免情緒一再踩紅線
5 關係的傷,情緒記得
6 從遺棄的孤單裡,走出「心境界」
7 迷茫、焦慮又空虛?找到自己的人生指南
8 也許孤獨,但不心慌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4 自我冥想呼吸法
Chapter 5 修補斷裂,跟自己重新接軌
很多人會自己給自己一些「規則」,例如:不可以生氣、不可以流淚、不可以……,同時伴隨很多的「應該」:我應該堅強、應該勇敢……,好像人生從來就不屬於「我」,對生活少了感受,最後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跟自己作伴的同時,也就是接回最開始的自己。
1 我不能生氣?整理想法,走出情緒漩渦
2 自我不設限,更多選擇性
3 創造一個新的自己
4 接住自己,型塑生命意義
5 勾畫另一段生命曲線,重新挖掘自我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5 為自己打破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