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 民間作為抵抗的社會網絡/吳介民 推薦序 定格中國民間知識分子的草根轉身/趙思樂 中文版序 致謝 導論 從公共知識分子到「磚家」 民間知識分子的興起 暫定的類型學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 方法論 第一章 草根知識分子:理論與歷史視角 知識分子:規範性理念和社會實踐 國家情結:一個歷史性回顧 論當代知識分子的三個觀點:文人傳統、社會網絡、全球後現代性 第二章 王小波與沉默的大多數:重新定義天安門之後的知識分子 中國知識分子、道德規範和服務於國家 知識與樂趣 批判烏托邦與啟蒙 「走出」沉默並站在無權者的立場上 新民間文學 第三章 研究毛澤東時代的民間史家:紀念、記錄、爭論 從菁英到底層:民間史家、對象和方法 紀念草根右派 記錄:研究大饑荒的職業和業餘史家 爭論:半官方和非官方刊物 第四章 從邊緣探索及改變社會:獨立電影的興起與落幕 作為民間知識分子的獨立導演:宣言與闡釋 作為話語和視覺實踐的獨立紀錄片 邊緣的民間空間:電影節、藝術村、烏托邦社群 第五章 草根專業人士:維權律師、學者與訪民 孫志剛事件與新型「維權」模式 公盟:新型民間智庫 于建嶸與信訪制度 從二〇〇八年轉折點到新公民運動 第六章 記者、部落客與新的公共文化 商業媒體的興起和公共話語的多元化 網路的發展和作為部落客的知識分子 公共空間:以「單向街」為例 網路上的打壓 結論 附錄 再論民間知識分子:對話魏簡 形成一種公共意識:對話賈樟柯 三十位民間知識分子小傳 註釋
作者簡介 魏簡(Sebastian Veg) 法國艾克斯大學文學博士,魯迅小說的法文譯者,現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中國思想史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思想史、知識分子與文學。他曾長駐香港,先後任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訪問學者、香港大學助理教授,2011至2015年間擔任中心研究中心主任、中心季刊China Perspectives總編輯。編有《毛時代的大眾記憶:從批判性爭論到重估歷史》(Popular Memories of the Mao Era: From Critical Debate to Reassessing History)、《太陽花與雨傘:臺灣與香港的社會行動、表達實踐與政治文化》(Sunflowers and Umbrellas: Social Movements, Expressive Practices,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aiwan and Hong Kong),著有《在虛構與現實之間:二十世紀初的文學、現代主義和民主》(Fictions du pouvoir chinois: Littérature, modernisme et démocratie au début du xxe siècle)等書。 譯者簡介 曾金燕 (導論、第一、二、四章、附錄對談)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美國科爾比學院橡木學人(攝影與電影),現任瑞典隆德大學東亞與東南亞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的文化與政治、知識分子身分與社會行動、社會性別與性、民族與女性書寫。著有《中國女權:公民知識分子的誕生》,獲2017年香港出版雙年獎社科類獎項,參與製作、導演、發行《自由城的囚徒》、《致劉霞》、《凶年之畔》、《喊叫與耳語》等紀錄片電影,以筆名發表中、法、英文小說與詩歌等。 徐曦白 (第三、五、六章、結論、附錄小傳) 牛津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中國公民社會組織與國家的關係。文章見於澎湃新聞、界面新聞、端傳媒等媒體,譯有《資本主義還有未來嗎?》、《瓶頸:新的機會平等理論》、《自由主義被遺忘的歷史》等書。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