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賴喇嘛說止觀: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三個錦囊
|
|
|
|
|
|
|
|
|
ISBN |
9789860609639 |
定价 |
NT480 |
售价 |
RM75.00 |
优惠价 |
RM66.75 *
|
作者 |
比丘丹增.嘉措,比丘尼圖丹.卻准
|
译者 |
項慧齡 |
出版社 |
眾生
|
出版日期 |
2021-07-02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560 页. 22.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捨離對入定與神通的奇思異想,
我們從修持心的寂止出發,
發現身心寂靜的安樂,
觀見一切法如幻如化,如影如響。
揮起止觀雙運的空性智慧之劍,
斬斷無明之根,證得正覺。
禪定是什麼樣的境界?神通又是什麼樣的能力?有了強大的定力與超凡的神通就一定能解脫煩惱的束縛,證得正等正覺嗎?
佛陀曾問弟子:「什麼是達至涅槃之道呢?」答案自然不是能禁欲苦行或會飛天遁地,而是修習由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與八正道等七種修持所構成的三十七菩提分法。這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法教濃縮並闡明了戒、定、慧三增上學,修持此三增上學便可導向涅槃。本書即是達賴喇嘛尊者對如何修持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詳盡解說。
尊者首先探討「皈依三寶」這個主題。皈依能夠增長我們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以三寶作為心靈的指引,可促進我們對因果業報法則的理解與修持,它是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的標記。能體證三寶,我們的佛性就能自然顯現。
在教導增上戒學時,尊者告誡我們要避免做出傷害眾生的行為,時時覺察自己的身、語、意,以淨化惡業,積聚福德資糧。在說明增上定學時,尊者以「九住心」教導我們如何修習寂止,使心專注於一境,以止觀雙運,將禪定結合智慧與菩提心,就能步上正覺的大乘法道。此外,尊者特別舉出中國佛教天台宗智顗大師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明從行走、站立、坐著、躺臥等各種活動,以及當六根認知六塵境時,應該如何修持止觀。在探討增上慧學時,尊者帶領我們深入探究三十七菩提分法,強調以正念與正知將佛法的意義融入自心,如實地了知無我與空性,就能以智慧斬斷無明之根,超脫輪迴。
尊者把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簡明易懂的忠告,交織於錯綜複雜的法教之中,並殷殷叮囑在修持三增上學時,必定要懷有證得解脫或正等正覺的發心,如此三增上學才會帶來出世間之果。這是達賴喇嘛尊者帶領我們步上解脫道的第三個錦囊妙法。 |
|
|
|
|
|
|
|
|
|
|
|
|
|
|
目錄
【緣起】一座智慧與慈悲的橋梁
【序言】體證三寶即是佛性的實現/比丘尼圖丹.卻准
略語表
第一章 值得信賴的心靈指引
佛教道途的入口
皈依三寶的理由
心的潛能和三寶的存在
根本乘的三寶
波羅蜜多乘的三寶
佛寶的八種殊勝功德
法寶的八種殊勝功德
僧寶的八種殊勝功德
勝義皈依和世俗皈依
金剛乘的三寶
第二章 佛、法、僧的功德
四無畏
如來十力
佛的十八不共法
佛陀身、語、意的功德
佛陀是可信的指引
隨念佛、法、僧
三寶的各別特色
因皈依與果皈依
第三章 與三寶建立真誠的法緣
正式皈依
皈依的學處
持守適當的皈依
菩薩的皈依
第四章 增上戒學
修持三增上學,獲得正覺
「持戒」是成為聖者的最佳徵相
持守別解脫戒以調伏心
律藏的部派
修持別解脫戒的利益
不食用致醉物或酒精類飲料
為獲得解脫而選擇禁欲獨身
菩薩戒與密乘戒
犯錯並且改過自新
第五章 僧伽——出家團體
僧伽的重要性
佛法的存在與弘揚
過出家生活的目的
維持僧伽的清淨
西藏的出家人與寺院機構
西方出家人所面臨的挑戰
女性領受具足戒
給出家人的忠告
領受出家戒的喜悅
第六章 增上定學與禪定波羅蜜
正定與寂止
增長寂止的重要性
利於增長寂止的條件
培養寂止的所緣境
選擇禪修的對境
安排禪座
與身體共事
第七章 障礙與對治法
五蓋——干擾禪定的煩惱
調伏五蓋,證得增上心
克服蓋障,獲得自在
五過失與八斷行
九住心——九種攝心的過程
心輕安與身輕安、身輕安樂與心輕安樂
證得寂止的過程
第八章 等至
寂止是修習勝觀的基礎
以七種作意離於欲界
色界等至——四禪那
無色界等至——四無色定
觀四諦的等至——生起出世間道
八解脫——心暫時離於雜染
九次第定——發展心的靈敏度
神通——超凡的身心力量
神通之於菩薩的重要性
佛教的止修
行者應修持道次第
第九章 巴利語傳統的禪定
禪修的對境
四梵住——修習三摩地的方法
四禪那——四種現法樂住
四無色定——四種寂靜住
四種三摩地的修習
三摩地與「觀」
第十章 中國佛教的修止
法道從禪定和智慧開展
在禪修的上座與下座創造平衡
在從事坐禪時,修習止觀
與環境互動時,修習止觀
偏離正道的禪修與正確的禪修
對治魔羅
第十一章 增上慧學:正念與正知所扮演的角色
修菩提分法,親近佛陀
正念與正知的重要性
正念——心不忘失對境
正知——審察身心的狀態與行為
正念與正知並肩合作
「正念」的現代理解與應用
菩提分法散發智慧之焰
第十二章 四念處(一):身、受、心三念處
修持四念處的目的
念處——把正念安置於對境上
共與不共的行相
身念處——觀身不淨
受念處——觀受是苦
心念處——觀心無常
第十三章 四念處(二):法念處
法念處——觀法無我
隨觀五蓋,鎮伏五蓋
隨觀五蘊,了知五蘊非我
隨觀六處,捨斷結縛
隨觀七覺支,達至解脫
隨觀四諦,了知苦集與苦滅
金剛乘的正念
菩薩的四念處修持
法無我與四念處
四念處的利益
第十四章 三十七菩提分法
證得正覺的必備條件
四正勤——四種正確的精進
四神足——神奇化現之足
五根與五力——導向「徹底捨斷」
七覺支——導向正覺
八聖道——出世間的法道
三十七菩提分之間的關係
三十七菩提分與五道
世俗與勝義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根本乘與大乘行者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藏傳佛教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詞彙解釋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比丘丹增.嘉措(Tenzin Gyatso)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本名丹增.嘉措,1935年生於青海省安多,兩歲時被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1959年流亡印度,在達蘭薩拉(Dharamsala)成立西藏流亡政府至今。達賴喇嘛為中藏和平奮鬥,於198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此外,他更放眼世界,關懷地球,致力提倡慈悲、寬恕、包容、知足與自律等以佛教為本的價值觀,促進世界各大宗教傳統之間的和諧,為人類的心靈幸福不斷地努力。曾三度來台弘法,在台也擁有廣大具信弟子。
◎達賴喇嘛相關著作
眾生出版:《達賴喇嘛說金剛經》、《收拾書包成佛去!》、《如來藏,藏如來》
比丘尼圖丹.卻准(Thubten Chodron)
比丘尼圖丹.卻准是達賴喇嘛的美籍弟子,1977年成為佛教比丘尼,經年在美國各地巡迴弘法。她成長於美國洛杉磯,1971年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系,之後在南加州大學擔任研究員。在亞洲、歐洲與美國進行多年的研究與傳授佛法之後,她在華盛頓州創立舍衛精舍(Sravasti Abbey),並且擔任住持。她是一位廣受歡迎的演說者,以實際可行的方式,說明如何把佛教法教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成為數本暢銷書的作者,其中包括《我想知道什麼是佛法》(Buddhism for Beginners),同時也是堪蘇爾.蔣巴.德卻(Khensur Jampa Tegchok)的著作《洞見空性》(Insight into Emptiness)的編輯。
若欲取得更多關於比丘尼圖丹.卻准的資訊,請參見:sravastiabbey.org 與 thubtenchodronbooks.org。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從事翻譯多年,譯有《修行百頌》、《大圓滿之歌》、《如是》、《你可以更慈悲》、《如來藏,藏如來》等書。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西雅圖。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