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找對人、用對方法、做對事的關鍵思考
|
|
The Why Axis: Hidden Motives and the Undiscovered 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 |
|
|
|
|
|
|
|
|
ISBN |
4713510942611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0.46 *
|
作者 |
葛尼奇,李斯特
|
译者 |
齊若蘭 |
出版社 |
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1-04-13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28 页. 21.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沒搞懂誘因之前,別靠直覺做決策!
善用現場實驗經濟學,精準決斷事物的因果脈絡。
「我用本書將經濟學從學者的象牙塔帶進你家客廳。」──李斯特(本書作者)
如果康納曼的《快思慢想》讓你驚嘆連連,本書兩位作者的現場實驗會更加令你大開眼界!
幼稚園園長祭出遲到罰款,希望能約束家長準時接小孩放學,結果家長遲到的情況不減反增,這是怎麼一回事?鄰居原本熱心環保,常主動做資源回收,但自從實施空瓶罐可以兌換現金後,鄰居反而變得意興闌珊,這是為什麼?童子軍年度募款活動開始了,今年增加了分組競賽獎勵辦法,募款愈多的組別,能按募款金額拿到一定比例的高額獎金,結果總募款金額竟不如往年,問題又是出在哪裡?
這類種瓜得豆的烏龍事件,生活中層出不窮。你在哭笑不得之餘,是否也百思不得其解呢?
其實,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
誘因是人類行為最強的驅動力量,但也最是千折百轉,如果沒有先參透因果關係,誘因反而可能成為最大的破壞力量,讓事情荒腔走板,脫軌演出。因果關係並不容易駕御,偏偏人都習慣憑直覺、甚至想像,從事物的表相論斷真相,一腳踩到誘因謬誤的地雷。
人類行為一直是經濟學家感興趣的主題,行為的誘因也向來是耐人尋味的研究領域。經濟學家為了確定因果關係,不斷在研究方法上推陳出新,而本書兩位作者的現場實驗,正是行為經濟學的重大創新。他們有時深入街頭巷口,有時飛到地球的另一端翻山越嶺,為的是運用現場實驗,在真實世界裡尋找關於歧視、競爭、性別差異、慈善行為的真實答案,他們的研究不但是行為經濟學的重要里程碑,研究的結論對於個人選擇、家庭教育、企業策略乃至公共政策,更有重要寓意。
跟著兩位行為經濟學家的腳步,探索大數據不說、但有效決策不能不懂的關鍵。就算不能讓全世界都聽你的,至少做事不瞎忙、生活不吃虧!想要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精準掌握誘因設計,本書是絕對不容錯過的精采佳作!
專文導讀
林明仁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各界推薦
「李斯特的現場實驗研究具革命性意義。」--蓋瑞.貝克,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葛尼奇是先鋒開拓者,他的研究推倒了實驗室和真實世界的高牆。」--艾爾文.羅斯,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想要見識現場實驗的威力嗎?就來看看李斯特和葛尼奇如何解開經濟誘因的秘密吧!」--王道一,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真正的天才總是獨具慧眼,李斯特和葛尼奇是真正的天才,也是真正的開拓者,他們的貢獻可說是過去五十年來最偉大的經濟學創新成就之一。」--史帝文.李維特,《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
「行為經濟學的創新,幾乎都有葛尼奇和李斯特的身影,尤其是他們在敏感而隱晦的經濟學領域裡的探索。」--丹.艾瑞利,《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關於歧視、性別差異是先天或後天、如何消弭學業成就差異以及其他重大問題,想要尋求解答,本書都是豐富的參考資源。」--泰勒.柯文,《中午吃什麼?》作者
|
|
|
|
|
|
|
|
|
|
|
|
|
|
|
目錄
導讀 人生無處不相關,隨機實驗定因果/林明仁
推薦序 整個世界都是經濟學家的實驗室/王道一
序言 現場實驗:經濟學研究的開拓與創新/史帝文‧李維特
前言 放下預設鏡片看世界──探究行為的表相與真相
第1章 什麼能使鬼推磨?──誘因為何有效或失靈?
第2章 男女為什麼同工不能同酬?──分類廣告、迷宮和投球遊戲透露的事
第3章 誰說女性天生不愛競爭?──母系社會的啟示
第4章 落寞的第二名和歡欣的第三名──用得失框架激勵學習,消弭成就落差
第5章 為貧窮創造平等的教育起跑線──一個大型的幼齡教育現場實驗計畫
第6章 終結現代歧視的關鍵句──我不是真的討厭你,只是想多賺點錢!
第7章 小心選擇,你可能會自食其果!--尋找歧視背後隱藏的動機
第8章 自己的苦難自己救!--掌握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資訊
第9章 人為何會慷慨解囊?──做善事是因為菩薩心?還是虛榮心?
第10章 滿懷熱情也要冷靜分析──慈善事業突破傳統思維
第11章 誰還在憑想像做企業決策?──善用實驗擬定策略
結語 人生好比實驗室
謝辭
附註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葛尼奇(Uri GNEEZY)
生長於以色列。在特拉維夫的街頭初識賽局理論的奧妙。現任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經濟學教授。
李斯特(John A. LIST)
生長於威斯康辛的藍領階層家庭。從棒球卡交易開啟他的經濟學現場實驗研究之路。現任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
他們兩人在實驗室研究之外另闢蹊徑,以現場實驗觀察人在自然環境下的真實行為反應。現場實驗為行為經濟學打開全新視野,諾貝爾經濟學家貝克(Gary Becker)曾點名李斯特為他極看好的未來諾貝爾獎得主。
譯者簡介
齊若蘭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新聞碩士。曾任職好時年出版社、天下雜誌、康健雜誌,目前自由從事文字工作。譯作繁多,如《第二次機器時代》、《高成長八國》、《數位革命》、《目標》、《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必要的革命》、《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從A到A+》、《基業長青》、《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