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從偏見、記憶、直覺等心理特質,解開不公平審判之謎 揭露人性的弱點如何帶來悲劇的、讓人撕心裂肺的不正義結局 「本書的寫作是為了解釋人類缺陷,亦即人類心理上的弱點,如何導致錯誤的有罪判決,而今日,這個問題無論是在台灣、在阿根廷,還是在美國,都一樣無法避免。」 從一個不相信冤獄存在的聯邦檢察官,到創辦旨在平冤的「無辜計畫」。馬克•戈希藉由本書分享他所看到與經歷的美國司法真實面貌:人的心理特質與政治壓力,導致司法體系內的行動者,包括警察、檢察官、法官、辯護人,往往在無知亦未察覺到的情況下,表現出難以置信的不正義行動。 馬克•戈希提出他所看到的美國司法一股重要的發展趨勢: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冤案,改革刑事司法系統。 造成司法盲目的心理學解讀,包括幾個主要概念:認知失調、確認偏誤及記憶汙染等等。馬克•戈希從許多冤案中,都看到了這三種心理問題,從而導致冤案難反,以及不願面對錯誤承認冤案,或者縱然平冤後仍然否認這些案件有問題。 作者特別提到,刑事司法制度不是自動運轉的機器,歷經了多年的校準後,它仍然無法達到完美的正義。我們必須承認這個制度是由人類組成的,所以它充滿了人類心理上的缺陷。我們應該要擁抱人性,不要害怕承認跟降低人類錯誤的出現。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謙卑,並且接受人是有侷限的。
目錄
第二章 盲目的否認 •好人創造的「邪惡」之果 •認知失調 •行政之惡 •去人格化 •結論
第三章 盲目的野心 •結構上傾向有罪判決的體制 •法官 •警察與檢察官 •辯護律師 •陪審團
第四章 盲目的偏見 •錯誤的科學證詞 •預期中的「正確」答案 •緝凶的壓力扭曲專家對證據的觀察
第五章 盲目的記憶 •人類的記憶有些不可靠 •有關記憶的研究 •記憶與指認錯誤 •編碼、儲存和提取 •汙染與錯誤歸因 •證人錯誤指認的案件 •錯誤記憶和虛偽自白 •七成大學生會對自己不曾做過的犯罪建構出詳細但不實的記憶 •合成的證詞 •大眾對記憶的錯誤認識
第六章 盲目的直覺 •根據確鑿的證據作判斷,而不是一個人的態度 •對於人類測謊能力的研究 •行為證據
第七章 盲目的隧道視野 •我們很擅長說服自己相信想要相信的事 •檢察官的工作是追尋正義,而不是打贏官司 •高尚導致的腐敗 •制度性腐敗的證據類型 •滾雪球效應
第八章 看到及接受人類的侷限 •刑事司法制度需要全面檢討 •改變總是來得很慢 •我們需要社會正義運動
作者簡介馬克•戈希Mark Godsey辛辛那提法學院教授,俄亥俄無辜計畫(Ohio Innocence Project)發起人,現為該計畫主任,該單位共營救了二十八冤獄犯(合計刑期525年)。曾擔任紐約市的聯邦檢察官,並獲傑出表揚。持續為People, Newsweek,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NN, Dateline NBC, Forensic Files等媒體擔任評論員與撰寫文章。譯者簡介堯嘉寧臺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現為英/日文專職譯者,譯有:《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被誤解的犯罪學:從全球數據庫看犯罪心理及行為的十一個常見偏誤》、《從噁心到同理:拒斥人性,還是站穩理性?法哲學泰斗以憲法觀點重探性傾向與同性婚姻》等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