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人人恐懼戰爭,但未必都渴望和平。
★莫斯科與華盛頓的軍事對峙,可能毀滅地球上的所有人類。
>>>1985年,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料想得到,冷戰將在他們卸任前嘎然而止。
★貿易制裁、科技封鎖、間諜滲透、意識形態之爭,將世界撕裂為兩個陣營。
>>>美蘇「四巨頭」如何化解敵意猜忌,克服種種反對,促成和平降臨?
1991年12月26日,數十年來第一次,一度遮蔽共產世界的鐮刀與鐵鎚旗幟在克里姆林宮緩緩地落下。標誌了蘇聯這個龐大帝國的解體,以及美蘇冷戰的終結。
短短六年前,當戈巴契夫成為蘇聯共產黨總書記,並挑選謝瓦納茲作為外交部長時,冷戰還看不到盡頭。自由與共產陣營的對峙、兩大核武強權的相互威脅,隨時可能將人類帶往毀滅的深淵。經過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政治、經濟、軍事與意識形態衝突,西方與共產陣營都無法想像和平倏乎之間就到來了,上千枚互相瞄準的戰略核武飛彈解除了,末日的警鐘停歇了。更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蘇聯領導人居然展開了驚天動地的內部改革。極權政體、計畫經濟、莫斯科對遼闊疆域與周邊民族的鐵腕控制,一夕瓦解。
這一切如何憑空而生?《意外的和平》提供了最細膩、權威、完整的紀錄與解答。
■經濟凋敝,敲響共產帝國的喪鐘。
蘇聯的失敗始於計畫經濟的失敗。1980年代,蘇聯人均國民所得僅僅英國的1/3。集體農場的無效,造成1,100萬英畝農地的荒廢,高達1/5的糧食得向西方進口。這個號稱領導共產世界的強權甚至無法餵飽自己的國民。每年1%的工業成長速度,遠遠落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同時,帝國過度擴張的結果是蘇聯的國防預算高達18%。曠日費時的阿富汗戰爭,以及對東歐盟邦的援助,更拖累了捉襟見肘的財政。為了挽救經濟、安撫飢餓困乏的人民,戈巴契夫知道改革勢在必行。第一步就是要與美國達成和解,停止軍備競賽。
◎「我們的目標是阻止下一階段的軍備競賽。如果做不到,我們將失去更重要的東西。我們會被拖進無法負擔的軍備競賽,而我們的能力已到了極限。」──戈巴契夫
◎「如果人民的食衣住行都像西德那麼好,那也用不著在意識形態上合作。你們在這裡抱怨向西方借錢舉債,但你們又能怎樣?你們根本毫無辦法。為什麼幾萬個西德人、奧地利人、丹麥人來我們黃金海岸旅遊,他們的生活都比我們好呢?這些人不是大富豪,他們只是一般工人。」──保加利亞總理史坦尼謝夫
■以戰止戰,雷根全力推動軍備競賽,為的是和平!
雷根不同於先前歷任美國總統,他不只要壓制共產主義擴張,更要擊垮共產主義。1983年,他不顧許多幕僚的勸阻,大膽宣布美國將啟動俗稱「星戰計畫」的「戰略防禦系統」,開啟了新一波與蘇聯的軍備競賽。然而,儘管被許多人批評為「戰爭販子」,雷根真正想要的不是戰爭,而是談判與和解。他要盡一切可能逼迫蘇聯妥協,避免核子大戰。
◎「我一直研讀聖經,裡面對世界末日的描寫提到許多城市被摧毁,而我相信我們絕對要加以避免。我們絕對要加以避免……我們一定要記住我們不可能打贏核子戰爭,也根本不該打。戰爭之後的倖存者要住哪裡呢?我們必須消滅核子武器。」──雷根
◎「我們應該竭盡所能避免戰爭爆發,所以我們要進行裁軍會談。我們都相信裁軍的成功有賴於建立互信,要信任對方的做法。所以,我們都認為要在貿易上、在文化上、在兩邊政治人物的許多接觸上多多合作。」──契爾夫人
■保守鷹派抵制,盟邦反對。領導人如何以決心與智慧化解?有時候,你得相信你的敵人!
縱然美蘇雙邊領導人都有意和解,但首先得面對內部強烈的反彈聲浪。美國共和黨內堅定的反共分子擔心雷根被戈巴契夫的花言巧語給蒙蔽。國防部與CIA更斷定,蘇聯的談判只是沒有誠意的緩兵之計,美國應該堅持以經濟制裁與國防現代化拖垮蘇聯。西方盟國擔心美國在與蘇聯和談之後,會放棄對西歐國家提供軍事保護。
另一方面,戈巴契夫不僅得安撫軍方高層的不滿,更得面對其他共黨國家領袖的反對。東德何內克批判蘇聯的改革偏離了馬列主義精神,是對十月革命的背叛。卡斯楚則提醒戈巴契夫別忘了蘇聯的成就。
◎「現在就說戈巴契夫是個溫暖有愛、值得信賴的人有點太早。他有爪子,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把爪子伸出來。我們知道他們不統治世界不會善罷甘休……我們絕不能限制自己建立防禦核子武器的能力。」──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
◎「克里姆林宮是全世界最邪惡的地方。」──中情局局長凱西
■最新解密檔案史料,還原「四巨頭」折衝談判的真相細節,客觀評價歷史功過。
《意外的和平》記錄了從1985至1991年之間,雷根、戈巴契夫、美蘇政府官僚、北約與華沙盟邦首領之間的爭執與談判、分歧與妥協。在內部的質疑、外部的反彈中,「四巨頭」──總統雷根、總書記戈巴契夫、國務卿舒茲、外長謝瓦納茲──憑藉著自身對和平的強大信念、堅忍的耐心、審慎的智慧,一步步克服彼此意識形態的差異、國家安全的顧忌、以及各種情報、假情報、宣傳戰的重重迷霧,在多次的會晤與高峰會當中,終於達成美蘇的妥協和解。
牛津大學院士羅伯.塞維斯是享譽全球的蘇聯史專家,在《意外的和平》中,他大量引用最新解密的歷史檔案,包括蘇聯政治局的檔案、重要幕僚首度公開的日記、秘密會議紀錄,以此重構過去不為人知的細節。解釋冷戰終結的理論很多,有的著重於雷根政府透過軍備競賽對蘇聯施加的壓力、有的著重蘇聯體制的僵化與經濟政策的失敗。但塞維斯更著重於人的層面,並試圖平衡賦予美蘇雙邊政治人物等量的歷史貢獻:雷、戈、舒、謝四人的決斷、斡旋與合作,決定了冷戰的和平落幕與蘇聯共產極權的解體。
國際政治的變化有時是巨大的歷史潮流緩緩積累、滴水穿石的結果。但《意外的和平》告訴我們,少數領導人透過精心謀劃的運籌帷幄,也是可以發揮重組全球政治板塊的巨大力量。
台灣國際戰略專家聯袂推薦
.李大中(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理事長)、
.汪 浩(作家、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翁明賢(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
.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
.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黃清龍(POP撞新聞主持人)、
好評推薦
《泰晤士報》2015年度選書:「這本沉重的巨作記錄了1991年蘇聯解體前關鍵的人物與思維……塞維斯的列寧、史達林、托洛茨基傳記可圈可點,如今再度執筆著書,為那意想不到的談判、突如其來的和平,留下發人省思的紀錄。」
《BBC歷史雜誌》:「本書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平易近人。資訊龐雜、份量很重,但不難入門,要言不煩,精彩好看。」
《外交事務》:「塞維斯透過爬梳浩瀚的歷史檔案,以及最近才公開的檔案資料,建構出這本內容豐富的歷史巨著,還原『華盛頓與莫斯科攜手推動不可思議的和平』的經過。要能在一本書中涵蓋這麼多的元素,需要非凡的敘事與寫作技巧,而塞維斯在這方面展現了非凡的功力。」
《華爾街日報》:「美蘇冷戰結束的細節在本書中被絲絲入扣地記錄下來,而且對參與各方都有公平的評介,想要瞭解白宮與克里姆林宮的秘辛,本書是極佳的入門。」
《華盛頓郵報》:「《意外的和平》推翻了鷹派對於雷根政府的蘇聯政策的說法,指出他們對事件經過的回憶是選擇性的,甚至是不正確的。塞維斯教授對蘇聯解體前的各場會議、辯論,提供了鉅細靡遺的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