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說,青少年會聽vs.如何聽,青少年願意說:八堂青春期溝通課,讓孩子敞開心胸、樂意合作、接受指引的對話技巧
|
|
How to Talk so Teens will Listen and Listen so Teens will talk |
|
|
|
|
|
|
|
|
ISBN |
9789863619338 |
定价 |
NT320 |
售价 |
RM50.00 |
优惠价 |
RM44.50 *
|
作者 |
安戴爾‧法伯,依蓮‧馬茲麗許
|
译者 |
陳莉淋 |
出版社 |
高寶
|
出版日期 |
2020-11-2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24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
美國亞馬遜排行榜第一名暢銷書《怎麼說,孩子會聽 vs. 如何聽,孩子願意說》青少年版教養經典!
★家有青少年必備的教養聖經★
學業、家事分工、門禁、處罰、戀愛、性、毒品……青春期會遇到的各種難關,該怎麼和孩子順利溝通?
國際知名的親子溝通專家教你掌握與孩子連上線的新語言,帶來易懂、實用的青春期生存指南!
在親子關係大師的引導下學習新語言,與青少年對話,輕鬆達成合作共識,創造良好互動關係,化解青春期的重重難題。
安戴爾.法伯與依蓮.馬茲麗許憑藉突破性的暢銷書籍《怎麼說,孩子會聽 vs. 如何聽,孩子願意說》,改變了父母的養育方式。
現在,他們帶來全新的青少年版教養指南,將幫助家長解決青少年和父母所面臨的棘手問題。
本書充滿直截了當的建議,提供了創新、容易實踐的建議以及久經實驗的技巧,可以為親子的長久關係打下基礎。
從門禁、性到毒品等重要議題,本書為父母提供了幫助孩子安全度過充滿風風雨雨的青春期的實用工具。透過本書,
父母將學到:
如何表達他們的惱怒或氣憤,而不會傷害彼此感情
有助於回應青少年孩子在意的事的方式
鼓勵一個青少年合作並承擔責任的技巧
處罰的替代方法,以幫助青少年面對他們不好的行為並進行改善
如何和平地解決衝突
如何趁機利用機會來討論性與毒品
青少年將學到:
同齡的其他孩子是怎麼述說他們的擔憂與挫折
與朋友和家人相處更好的具體技巧
以禮貌的方式向父母親表達自己的不贊同
專業推薦
Choyce / 親子作家
胡展誥 /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 諮商心理師
彭菊仙 / 親子專家
劉仲彬 / 臨床心理師、作家
歐陽立中 / 丹鳳高中教師、Super教師
魏瑋志(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致謝
如何正確閱讀及使用這本書
這本書為什麼誕生
作者筆記
第一步 處理感受
第二步 我們還在不停「確認」
第三步 處罰還是不處罰
第四步 一起解決問題
第五步 與孩子們會面
第六步 關於感受、朋友和家庭
第七步 父母與青少年一起
第八步 處理性與毒品
下次的會面
其他可能會有幫助的(英文)書籍
了解更多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安戴爾.法伯(Adele Faber)、伊蓮.馬茲麗許(Elaine Mazlish)
兩位都是成人與兒童溝通方面的國際知名專家,贏得了眾多父母的感謝和專業團體的熱情讚美。
她們的第一本書《Liberated Parents, Liberated Children》以「文學成就證實了人類精神的最高價值」而獲得克里斯多福獎。她們隨後的書籍《怎麼說,孩子會聽 vs. 如何聽,孩子願意說》以及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Siblings Without Rivalry》都大賣超過三百萬本,並翻譯為二十多種語言版本。她們的書《How to Talk So Kids Can Learn—At Home and in School》被兒童雜誌列為「年度最佳家庭教育書籍」。由公共廣播電視公司所製作的兩位作者團體工作坊計劃和影片目前正被世界各地的家長與教師團體所使用以改善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怎麼說,青少年會聽 vs. 如何聽,青少年願意說》則著手應對青少年時期會出現的棘手問題。
兩位作者皆師從已故的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博士(Dr. Haim Ginott),也是紐約市社會研究新校教職員和長島大學家庭生活協會的前成員。除了經常在美國、加拿大和海外演講外,她們也出現在每個主要的電視談話節目上,從歐普拉秀到早安美國。她們目前居住於紐約長島,兩位皆是擁有三個孩子的母親。
譯者簡介
陳莉淋
台北人,兼職譯者。長庚大學職能治療系學士,美國匹茲堡大學應用發展心理碩士。喜歡與兒童相處也樂於探討父母、家庭對兒童的影響。目前從事兒童發展與早期療育相關工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