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新時代X新觀念X新面貌 兩岸四地──歷史教育與教學方法的再發現 21世紀的教師已由「知識傳授者」逐漸變成「知識引導者」,提升學生對問題的感受與思考以及啟發學生的多元感知已然成為時代趨勢。且看兩岸四地的學者專家,融合現代教育觀念與科技工具,走出文本與課堂,再造歷史教育的全新可能。 隨著時代變遷與資訊流通的迅速,許多歷史教育學者發現,當今21世紀,如要吸引年輕學子對歷史教育的重視,「引起他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格外重要,因此,身處各級教育現場的歷史教師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透過現代科技工具的協助,在課程設計如能取材生活、教學實務注重互動探索,對於推進歷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確實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本書為香港杜葉錫恩教育基金會主辦之「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之論文成果,此研討會邀請兩岸四地從事歷史教育的研究者與專家,以多元化的觀點及教學方法,表述歷史教學。內容分為兩冊,第一冊為「教育行為卷」、第二冊為「教育現場卷」;「教育行為卷」主要研究歷史教育的理念、構想及課程設計。「教育現場卷」則是研究進行歷史教育的個案,以實踐時遇到的成功及有待優化的地方,引證歷史教育的理念及實踐的課題。 本書特色 1. 本書為香港「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錦。 2. 「教育行為卷」主要研究香港歷史教育的理念、構想及課程設計:如清末明初的歷史教學、現代香港區域歷史教材書寫,到STEAM課程學習和繪本共讀流程等課題。
推薦序一/黃華康 推薦序二/張雅麗 編者序/梁操雅、梁超然、區志堅 第一章 區域文化,區域教學和區域合作/魏楚雄 第二章 淺析清末民初歷史教科書中的「國恥」與「亡國」話語/李帆 第三章 民主化與中學歷史教育的困境:臺灣經驗的反省與檢討/黃克武 第四章 性別視域中的口述歷史教學與研究/侯杰、梁淑榮 第五章 中國大陸義務教育歷史教科書多樣化實踐分析/徐賜成 第六章 從「敘事性」因素中尋求歷史課教學立意/李凱 第七章 論香港中國歷史教育電子教學化面對的挑戰與機遇/陳志華、何展鵬、岑春彤 第八章 香港中史發展現困局:淺論現況與願景/梁延敬 第九章 初中非華語學生學習中國歷史的課堂研究/陳漢成 第十章 淺議20世紀20年代中小學歷史教育的旨趣與取法/朱煜 第十一章 歷史學習與深度認知/林援森 第十二章 歷史教材的書寫:民族主義在香港史/張少強 第十三章 大陸新課程高中歷史解釋素養目標落實的三個基本問題/侯桂紅 第十四章 法律知識與專題研習:向學生教導香港法律史/吳文堅 第十五章 中學通識教育:法律下的言論自由/劉嘉華 第十六章 法律知識與通識課程:基本法第23條/吳佰乘 第十七章 北美華人學者探討大中華地區歷史教科書與博雅教育精神之「中華性」軟實力/陳明銶、鄭華君 第十八章 古今並用:以「考現學」作為「考古學」方法/周俊基 第十九章 詩歌與道德哲學的教學橋樑:竹書〈五行〉篇的情感論/黃君良 第二十章 口述史是通過大腦記憶進行的當代公眾歷史研究/錢茂偉 第二十一章 香港中學經濟及歷史科教學未注意的課題:香港廠商的發展/陳佩玲 第二十二章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歷史為主題的STEAM課程/王志宏、陳凱萱、劉銳業 第二十三章 「互聯網+」助力少數民族文化傳播/許波、陳聖日 第二十四章 簡論多元文化導向的僑生歷史教育/沈宗憲 第二十五章 結合沙維雅模式的情緒繪本共讀流程/蔡逸寧 第二十六章 歷史教育在未來的發展路向初探:「飛」一般的歷史學習反思/魏文輝 第二十七章 文獻、口述與教學:「考據派」口述史的方法及意義/蘇柏玉 第二十八章 醫學與專題研習:中國傳統醫療文化與全球化/鍾彥雯 第二十九章 本港中國歷史教育面臨的問題與思考/李學銘 第三 十章 淺析漢語文化學習者之偏誤及其教學方法: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學習虛詞「都」為例/賴志成 第三十一章 跨學科的中國文化研究和教學:以人工智慧與中國文化研究為例/梁萬如 第三十二章 研學與課堂結合:孔子思想在現代文化教育的意義/胡清雅 第三十三章 基於歷史核心素養的作業設計:以「工業革命」為例/鄒德美
主編簡介 梁操雅 香港教育大學前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曾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嘉許為推動本地文化的傑出人士,專責本地教育發展及文化承傳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範圍包括香港史、本地歷史與文化、教育與承傳、課程與評核制度、口述歷史、實地考察探究等,近年著作有《香港考評文化的承與變──從強調篩選到反映能力》、《匠人、匠心、匠情繫紅磡──承傳與變易》、《教育與承傳︰歷史文化的視角》、《教育與承傳 (二)──南來諸校的口述故事》、《實地考察探究︰理論與實踐》、《香港歷史散步》、《葵青:舊貌新顏.傳承與突破》等。 梁超然 香港教育大學畢業,先後獲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嶺南大學學士文憑(通識教育)。曾於新亞研究所學習史學方法,受業於李學銘先生。現為中國暨南大學歷史系哲學博士(歷史地理)候選人,研究範圍為晚清人才地域分布。從事教育工作將近二十年。曾任優才書院(中學部)副校長、天才教育協會秘書長、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現任慕光英文書院校長、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協會(香港)理事、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客席教授。自少對歷史書沈迷不已,近年尤對日本戰國史、中日關係史、宋代士大夫群體交往以及中國近代史的典籍和著述多有研習。願以治史為終身事業、通史致用。 區志堅 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香港旅遊業議會課程評審委員,並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德堡大學東亞歷史文化學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東洋文庫等高等院校及學術機構訪問學人,著作有:合編《香港海關百年史》、《北學南移》、《從多元角度看中國與世界》、《知識與認同:現代學者論歷史教育及教科書》、The Perspec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及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等,主要從事近代中國學術思想史、社會文化史、香港歷史的教研工作。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