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3529026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优惠价 |
RM41.74 *
|
作者 |
周作人
|
出版社 |
風雲時代
|
出版日期 |
2020-11-2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2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不忘追求人的藝術,真實反映人的生活;畢生提倡人的文學,努力踐行人的夢想。
※《藝術與生活》收入周作人1917至1926年間所作共21篇文章,是周作人日後思想的奠基之作。周作人自言:「我對於文藝與人生的意見大抵在這裡邊了」,因而提名曰《藝術與生活》。其中《人的文學》一篇,被胡適譽為:「這是當時關於革命文學內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
※何謂「人的文學」?與「非人的文學」的區別在哪裡?兒童的文學與大人的文學又有什麼不同?真理永遠存在,只因我們自己太愚昧,以致無從發現,聞道太遲?!周作人如何評論作家左拉?他對大文豪陀思妥也夫斯奇之小說又是如何看待?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也是懂得生活藝術的作家,他的散文可說是中國白話美文的標準。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周作人散文代表作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藝術與生活為精神 文學和創作為思想
未必花錢逾黑飯,依然有味是青燈。
山居亦自多佳趣,山色蒼茫山月高。
掩卷閉門無一事,支頤獨自聽狼嗥。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之弟,周建人之兄。是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他與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共同將當時的文壇注入了一股新的風潮。《藝術與生活》收入周作人一九一七至一九二六年間所作共二十一篇文章,是周作人日後思想的奠基之作。對中國新文學的發展極具建設性,其中《人的文學》一篇,胡適讚為:「這是當時關於革命文學內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書中有他對中外文學的獨特見解,對如何養成人的道德與實現人的生活有深刻的體會。
《藝術與生活》最早於1931年二月由上海「群益書社」出版,原有序二篇,收文二十一篇。序一作於1926年8月,中云:「說這本書是我的長篇的論文集亦未始不可。我以後想只作隨筆了。」1936年12月,中華書局將《藝術與生活》列入《現代文學叢刊》重新出版,收文二十一篇還是照舊,序文卻只保留序一,沒留序二。本集是作者唯一的長篇論文集,反映了五四新文學運動中他所提倡的「人的文學」這一中心思想,也奠定周作人一生作品的基礎。
※【周作人名言】
1.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
2.我只希望,祈禱,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蕪下去,這就是我的最大願望。
3.寫文章本來是為自己,但他同時要一個看的對手,這就不能完全與人無關系,蓋寫文章即是不甘寂寞,無論怎樣寫得難懂意識裡也總期待有第二人讀,不過對於他沒有過大的要求,即不必要他來做嘍囉而已。
4.人類的最大弱點之一是自命不凡的幻想。
5.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
6.我現在的快樂只想在閑時喝一杯清茶,看點新書,無論他是講蟲鳥的歌唱,或是記賢哲的思想,古今的刻繪,都足以使我感到人生的欣幸。
7.我愛紳士的態度與流氓的精神。
名人評價
胡適:「到現在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東西了。」
郁達夫:「中國現代散文的成績,以魯迅、周作人兩人的為最豐富最偉大,我平時的偏嗜,亦以此二人的散文為最所溺愛。一經開選,如竊賊入了阿拉伯的寶庫,東張西望,簡直迷了我取去的判斷。」
楊牧:「周作人是近代中國散文藝術最偉大的塑造者之一,他繼承古典傳統的精華,吸收外國文化的精髓,兼容並包,就格調之成長和拓寬言,同時的散文作家似無有出其右者。周作人之為新文學一代大師,殆無可疑。」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自序
*【第一卷】文藝縱橫談
平民的文學
人的文學
新文學的要求
兒童的文學
聖書與中國文學
中國戲劇的三條路
國語改造的意見
國語文學談
文學上的俄國與中國
歐洲古代文學上的婦女觀
*【第二卷】文藝中外論
勃來克的詩
日本的詩歌
日本的小詩
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
論左拉
陀思妥也夫斯奇之小說
俄國革命之哲學的基礎
*【第三卷】日本新村記
日本的新村
新村的理想與實際
訪日本新村記
遊日本雜感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
號知堂。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著名散文家、思想家及翻譯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並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後,參與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並與魯迅等創辦《語絲》週刊。他精通日語、古希臘語、英語,並自學世界語。在日本留學期間,與魯迅合作翻譯出版《域外小說集》。主要著作有回憶錄《知堂回想錄》、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談龍集》、《談虎集》、《看雲集》、《苦茶隨筆》等,詩集《過去的生命》,小說集《孤兒記》,論文集《藝術與生活》、《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論著《歐洲文學史》,文學史料集《魯迅的故家》、《魯迅小說裡的人物》、《魯迅的青年時代》,另有多種譯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