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樂時光
|
|
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 |
|
|
|
|
|
|
|
|
ISBN |
9789863873426 |
定价 |
NT350 |
售价 |
RM54.70 |
优惠价 |
RM48.68 *
|
作者 |
馬塞爾.普魯斯特
|
译者 |
劉森堯 |
出版社 |
印刻
|
出版日期 |
2020-08-2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72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追憶似水年華》偉大風格的起點,一代名家奠基之作,
意識流小說先驅普魯斯特成就巨擘前首部作品集。
●資深翻譯家劉森堯、作家朱嘉漢專文評析推介。
●收錄多幀普魯斯特的影像紀錄,完整呈現其傳奇生平。
●隨書附贈經典藏書票。
意識流小說先驅、現代主義文學奠基者
普魯斯特成就巨擘前首部創作!
生命總是滿布懊悔的裂痕,
愛情的狂喜與失落,
翻騰、纏繞不止的欲念,
盡如騷動不安的無用浮沫。
唯有死亡,能為我們解除生命之重負。
青年時期的普魯斯特,尚未成就日後令他蜚聲世界文壇的《追憶似水年華》前,即已徘徊在愛欲生死的掙扎與思索。戀愛中的猜疑、妒忌與占有,是愛情的恩賜還是詛咒?
面對死亡,我們該以怎樣的姿態活著,又該如何看待那即將被死亡接引的人們?生命中的愛欲、追悔、嗔恨,在死亡面前都如遠去的浪花,終歸平息消逝。
那麼,死亡或許正是為靈魂帶來平靜的恩典?
本書收錄了普魯斯特青年時期創作的短篇小說、隨筆,與詩篇;主題皆圍繞著對生命的不滿與懊悔,不可信任的愛情,以及死亡的迷惑。悔恨、愛、死亡等貫串他日後偉大巨著的核心題旨,盡皆在此書中浮現、萌芽。
本書不僅是普魯斯特的少年首作,更是星辰即將綻出光芒的前刻,夜空為之豁然璀璨的瞬間。
|
|
|
|
|
|
|
|
|
|
|
|
|
|
|
目錄
【譯者序】普魯斯特和《歡樂時光》/劉森堯
作者序
席凡尼子爵之死
薇奧蘭特或世俗生活
義大利喜劇片段
世俗生活與熱愛音樂:談福樓拜的《布瓦爾和貝居謝》
布羅伊夫人的憂鬱夏天
畫家和音樂家的畫像
一位年輕女孩的告白
進城吃晚飯
懊悔:時間的夢幻色彩
妒意的終結
【附錄】
如何進入普魯斯特的歡愉時光?/朱嘉漢
普魯斯特影像紀年/朱嘉漢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1871-1922)
出生於巴黎一個藝術氣氛濃郁的家庭,但從小就因哮喘病而被「逐出了童年時代的伊甸園」。他的氣質內向而敏感,對母親的依戀,對文學的傾心,為以後的創作埋下了種子。青年時代經常出入上流社會沙龍,看穿社會的虛偽與浮幻。父母相繼去世後,開始寫作《追憶似水年華》,以生命的最後十四年中完成令他蜚聲世界文壇的巨著。在他筆下,時間可以無限的鋪陳,隨意壓縮;過去、現在、未來可以在意識中顛倒、交疊、相互滲透。堪稱為現代主義文學意識流小說先驅。
譯者簡介
劉森堯
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愛爾蘭大學愛爾蘭文學碩士,並於法國波特爾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著有《電影生活》、《導演與電影》、《天光雲影共徘徊》,譯有《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威瑪文化》、《啟蒙運動: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閒暇》、《歡樂時光》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