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橘園策展(股)公司董事長簡丹以她敏銳的觀察、獨具的慧眼,細膩的筆觸,為藝文圈及藝術界二十一位在這個文化產業生態中努力超過三十年的女性朋友做下紀錄,記錄下那個年代所經歷的點點滴滴,深具意義,她們個人的才能、努力和付出,也映照了生命的軌跡和時代的脈絡,對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創造了實屬不易的價值。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1 彭俊亨/女生的力量,不容小歔
序2 蕭瓊瑞/俠女出手
序3 鄭乃銘/刺蝟的優雅
前言/簡丹
【俠女1號】
藝術,是她生命中的美德
--我們永遠敬愛的侯王淑昭女士
【俠女2號】
人生不需要做很多事,但每一件都要做到最好
--音樂家陳郁秀博士的生活哲學
【俠女3號】
她在哪裡,哪裡就有豐收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的生命能量
【俠女4號】
努力成為一個適任的、有溫度的媒體人
--典藏雜誌社長簡秀枝的任務
【俠女5號】
藝術,讓生命開出美麗的花朵
--美術館之友聯誼會永遠的會長劉如容
【俠女6號】
藝術是一種信仰,讓生命更豐美
--信源企業董事長楊麗芬的微笑
【俠女7號】
失敗,是可以翻轉力量的學習
--薛保瑕博士的藝術之路
【俠女8號】
生活中的磨難,是生命裡的福祉
--北美館館長林平千方百計愛藝術
【俠女9號】
美好生活的提案者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創造高雄的城市想像
【俠女10號】
曾經是五座美術館的館長
--謝素貞博士,建立了個人品牌的館長
【俠女11號】
堅韌的拓荒者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賴香伶的開創與實踐
【俠女12號】
一切都是因為愛
--潘小雪博士的藝術變奏曲
【俠女13號】
自在自為的做自己的主人
--亞洲文化協會臺灣分會執行長張元茜的人生哲學
【俠女14號】
由非主流走向主流
--藝術家吳瑪悧的文藝復興之路
【俠女15號】
策展通過實踐去思想,既是知識的生產也是集體的工作
--立方計畫空間總監鄭慧華的任務與使命
【俠女16號】
策展,其實是一種創作的行為
--北美館資深策展人蕭淑文的思維
【俠女17號】
細說從前,人在「伊通公園」二十九年
--藝術家陳慧嶠的痛苦與榮耀
【俠女18號】
無時不是立於不敗之地
--誠品畫廊執行總監趙琍的美麗傳奇
【俠女19號】
不可被忽視的南臺灣一俠女
--加力畫廊總經理杜昭賢的豪邁與多情
【俠女20號】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所以步步為營
--羲之堂總經理陳筱君的魄力與大器
【俠女21號】
堅持走一條單純的道路
--非畫廊簡丹的漫漫行
後記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鄭乃銘
之前曾任職於在自由時報文化版。是亞洲地區知名的媒體工作者,他用心觀看藝術和藝術家,用筆書寫藝術並關心藝術生態;在媒體工作近30年,他堅守岡位,成為亞洲地區藝術環境的超級觀察員。他文筆辛辣,卻擁有一顆善良溫厚的心,是媒體圈受到敬重和喜愛的名人。
高子衿
前典藏·今藝術總編輯,如今任職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擔任行銷推廣組組長一職。
關心台灣藝術家的創作和藝術環境與生態的發展,並擁有一雙擅長觀察的眼和一支仁厚而懂得分析與分享的筆。
徐孝貴
在藝術行政的領域中,對閒置空間的經營與管理十分嫻熟,同時擅長公共藝術的規劃與執行。將對藝術的觀察,並展現在文字的呈現上,是資深的藝術文化工作者。
簡丹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