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黎文敔的相關信函我們知道他已經把這本書寄到順化朝廷、越南的北圻統使、中國的上海廣學會、遠東博古院。如此這本書可能有最少四本子,但是目前我們只有寄到遠東博古院本子的通信及版本。此本現在藏於越南漢喃研究院的圖書館,編號為A.2592/1-2。
這本書有281頁,包含兩集:《易上》(A.2592/1)和《易下》(A.2592/2)。在形式方面,這本書有兩部分,是第一卷《易上》及第二卷《易下》。在內容方面,這本書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關於周易的各問題進行研究的各小課題,比如《周易圖說》,《化原考論》,《圖書前論》,《易道合論》,《卜筮問答》,《天地難論》,《龜馬考論》,《易爻鎖說》,《解疑略論》,《卜筮改法》,《水朝新演》,《附錄干支演義》等。第二部分則是解釋易經的64卦(含《周易究原上經》和《周易究原卷下》)。其中,在第一部分黎文敔明顯地表現出個人對周易的思想,而在第二部分則進一步開展他的這些觀念。實際上黎文敔已經接受中國清朝學者的疑古熱潮,他曾經用西方當時對科技研究的結果來提出自己的看法。
越南儒學資料簡介
黃俊傑 阮金山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劃,最近10年來致力於「東亞儒學」新領域的開拓與研究,出版《東亞文明研究叢書》、《東亞文明資料叢書》、《東亞文明書目叢書》等三大書系,至今(2009年)已出版百冊。
由於研究資料的關係,過去10年來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韓國的儒學發展。為了更聚焦「東亞儒學」的研究,所以從2009年起開始出版《東亞儒學研究叢書》與《東亞儒學資料叢書》兩種出版品。前者以研究論著為主,後者則蒐集並出版東亞儒學的相關原典與史料。現在重印出版的這一批「越南儒學資料」,就是本院開拓東亞儒學新視野的重要工作。這批資料的影印出版,都獲得原庋藏單位正式授權。我們願就越南儒學的發展概況以及這一批資料的狀況,略作說明。
儒學、漢字以及其他中國文化要素,雖然早在秦漢時代便已傳入越南。但從公元2到10世紀之間,儒家思想對越南社會的影響,似乎僅限於華僑、行政官僚等上層社會人物,尚未普及到社會其他階層。因此,這段期間並未出現出色的儒家學者及儒學著作。
第10世紀李朝成立之後,統治者有意識地採納儒家思想和制度,致力於建設一個獨立文明的國家,儒學對越南社會的影響才全面地加速展開。儒家思想首先深入政治領域,接著擴展到教育制度、學術訓練、文藝創作、社會文化、民間風俗等等。從第10到第15世紀,儒學在越南的地位逐漸提升,但因佛教盛行,儒學在三教之中未能取得優勢,仍與佛道兩家平分秋色。
自公元15世紀的黎朝起,儒家的地位才開始超越佛道兩家,成為越南社會的主流思想,儒學也逐步滲透到越南社會的各個領域及階層,這種發展一直延續到19世紀。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之下,越南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原來的東南亞特質逐漸失色,而浸潤在中國文化中的東亞特色佔了上風。雖然受到法國統治的干擾,越南最後一個王朝阮朝仍然繼承並發揮儒家傳統,這種持續性的發展,使儒家思想對於越南的社會文化、人民生活、社會價值體系等方面的影響,在18及19世紀達到最深刻的程度。越南人在接受儒家思想的同時,也無可避免地將其「在地化」,以符合越南本土文化及本地人的個性,而在這種「在地化」過程中豐富了原始儒學的內容。
越南的儒學文獻使用兩種文字記載:漢字及越南文字(稱為「字喃」)。越南人用漢越讀音來念漢字,字喃則是越南人參考漢字造字原則所創的標音方塊文字,用來記錄越南語言。字喃的發明雖然早在第10世紀之前,但目前公認最早的長篇字喃著作遲至13世紀才出現。在最近7個世紀裡,越南人同時使用漢字及字喃兩種文字著書立言,雖然字喃的使用並未如漢字頻繁,但以其寫成的文獻也構成了越南儒家典籍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作者簡介
黎文敔
或名黎敔(1860-1934)字應和,號狂士或者懶士,越南國南定省春長府膠水縣萬祿社(今越南南定省春長縣春風社第十二村)人。黎文敔的黎姓本來從太平省建昌縣范氏而改過來,他的高祖娶萬祿社黎氏的女兒,在萬祿生活所以把自己的黎姓改成黎姓。黎文敔的母親是一個天主教的信徒,黎文敔老年也信從天主教。其家族有講學的傳統。黎文敔曾經娶三位妻子,有八個男孩和五個女孩,他的家庭富裕,常行善,當時政府的官員都相當看重他。
黎文敔在南定度過一生。四十歲(1900)他陪徐淡博士出使法國,然後回家鄉著書。他也跟維新運動會的人士交流,雖未參與他們的活動,但是時常幫他們的忙。從1927年12月到1928年11月,為了申請准許使用黎文敔的作品作為教科書,他把相關著作寄到順化朝廷及越南北圻統使。他也一併寄到中國的上海廣學會、遠東博古院,企圖推廣自己的名聲與學術。當時政府雖然沒准許他的提議,但給他送九品文佳爵并一塊金錢,從那時候開始他被大家稱為九敔翁。總體來說暮年他讀天主教書,但是他還是一位交替時期的儒士。
關於黎文敔的著作有《附槎小說》,《周易究原》,《論語節要》,《大學晰義》,《中庸說約》,《醫學纘要》,《禮經主仁》。 |